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混气设备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混气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2766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48
本申请提供一种混气设备,涉及气体混合设备的技术领域,该混气设备包括混气罐、气体分析仪、控制器和循环混合单元,循环混合单元包括壳体、循环电机和循环扇叶,循环扇叶转动设于壳体内,循环电机固设于壳体上,并与循环扇叶连接。通过气体分析仪对罐体出气口处的混合气体进行实时在线取样分析,得到实时在线分析取样数据,混气设备通过控制器程序算法分析,并输出指令实时动态调节第一流量计的流量或/和第二流量计的流量大小。通过循环电机驱动循环扇叶转动,对两种气体进行强制混合,使壳体内的混合气体排入罐体内,从而延长两种气体在壳体内的混合时间,尽量避免混合气体的组分配比精度发生偏差,保证混合气体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气体混合设备的,尤其是涉及一种混气设备


技术介绍

1、特气柜是用于供应易燃、易爆、毒性或腐蚀性等特种气体的输送柜设备。在一种特气柜的工作场景下,需要通过混气设备将两种有效组分气体按照特定比例混合,得到多组分均匀分布的混合气体。

2、目前特气柜常用的混气设备主要由两路进气管、流量阀和气体混合罐等部件构成,两路进气管分别与气体混合罐连通,流量阀设有两个,并分别安装在两路进气管上。通过两路进气管分别向气体混合罐内通入两种不同组分的气体,使两种气体在气体混合罐内形成混合气体后,从气体混合罐的排气口排出使用,气体在进气管内流通时,通过两个流量阀分别对流经两路进气管的气体流量进行控制。

3、上述混气设备在气体混合过程中,当两个流量阀分别设定好流量值后,流量阀则控制进气管内的气体流量保持恒定,然而由于进入进气管内的气体纯度等因素,当进气管内的气体流量始终保持恒定后,从气体混合罐排气口最终排出的混合气体的组分配比精度容易发生偏差,从而影响混合气体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气设备,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混气设备产生的混合气体的组分配比精度容易发生偏差,从而影响混合气体使用效果的问题。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混气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混气设备,包括:

4、混气罐,所述混气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

5、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一进气管与所述罐体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一进气管上连通设有第一流量计;

6、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与所述罐体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二进气管上连通设有第二流量计;

7、气体分析仪,所述气体分析仪与所述罐体的出气口连通;

8、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气体分析仪、第一流量计和第二流量计电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气体分析仪对罐体出气口处的混合气体进行实时在线取样分析,得到实时在线分析取样数据,数据传回到控制器与原始设定的混合气体的混合标定值进行数据比对。当数据偏离时,混气设备通过控制器程序算法分析,并输出指令实时动态调节第一流量计的流量或/和第二流量计的流量大小,从而尽可能保证罐体出气口的混合气体的标定值是实时准确无误的,尽量避免混合气体的组分配比精度发生偏差,保证混合气体的使用效果。

10、可选的,所述罐体内部设有多片间隔排布的混流片,所述混流片上分别设有混流孔。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两种气体流过混流片的混流孔时,可对进入罐体内的两种气体进行混流,从而提高两种气体的混合均匀度。

12、可选的,还包括循环混合单元,所述循环混合单元包括壳体、循环电机、循环扇叶、第一弹性件和第一阀板,所述循环扇叶转动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循环电机固设于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循环扇叶连接,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进气口连通的入气管,以及与所述罐体内部连通的排气口,所述第一阀板可开闭封堵设于所述排气口处,所述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壳体上,并作用于所述第一阀板上,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提供推动所述第一阀板封堵于所述排气口处的弹力。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两种气体通过入气管进入到壳体内后,通过循环电机驱动循环扇叶转动,使两种气体在壳体内循环流动,对两种气体进行强制混合,当壳体内的气压增大到一定值后,在气压的作用下克服第一弹性件的弹力,推动第一阀板移动,将排气口打开,使壳体内的混合气体排入罐体内,从而延长两种气体在壳体内的混合时间。

14、可选的,所述循环混合单元还包括第二阀板,所述第二阀板可开闭封堵设于所述入气管处,并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一阀板连接,当所述第一阀板打开时,所述第一阀板能够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二阀板关闭,当所述第一阀板关闭时,所述第一阀板能够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二阀板打开。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阀板打开时,通过传动机构带动第二阀板关闭,避免在通过排气口排气时未混合的气体进入壳体内,从而尽量避免此时从入气管进入壳体内的气体未经充分混合就从排气口排出。

16、可选的,所述壳体内设有支板,所述支板上设有柱体,所述排气口设于所述柱体上,所述第一阀板滑动套设于所述柱体上,所述第一阀板上设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上设有挡板,所述第一阀板和挡板分别位于支板的两侧,所述第一弹性件为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设于所述传动杆上,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板和挡板抵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弹性件采用第一弹簧,将第一弹簧套设于传动杆上,并将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支板和挡板抵接,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可推动第一阀板沿柱体滑动,同时排气口设于柱体上,从而提供推动第一阀板封堵于排气口处的弹力。

18、可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所述传动杆上设有第一齿条,所述入气管上设有阀槽,所述第二阀板滑动插设于所述阀槽,所述第二阀板上设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一齿轮转动设于所述入气管上,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分别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阀板相对于壳体滑动对排气口进行开闭时,带动传动杆和第一齿条移动,第一齿条通过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条滑动,从而带动第二阀板沿阀槽滑动,对入气管进行开闭,实现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的联动开闭。

20、可选的,所述排气口包括沿轴向设于所述柱体上的第一气道,以及沿径向设于所述柱体上的第二气道,所述第二气道沿所述柱体周向均布,所述第一气道与所述第二气道连通。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壳体内的气体在排出壳体进入罐体内时,需要流经第二气道和第一气道,从而在流经第二气道和第一气道时对两种气体再次起到一定的混流效果,有效提高混合后的气体的均匀度。

22、可选的,所述循环混合单元还包括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设于所述壳体上,当所述第一阀板打开时,所述传动杆能够与所述锁定机构连接,以限制所述传动杆相对于所述壳体滑动,所述循环混合单元设有两组,两组所述循环混合单元上的锁定机构相互连接,当其中一组所述循环混合单元的传动杆与所述锁定机构连接时,另一组所述循环混合单元的传动杆与所述锁定机构分离。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其中一组循环混合单元的第一阀板打开后,传动杆与锁定机构锁定连接,第一阀板保持打开状态,此时另一组循环混合单元的第一阀板处于关闭状态。当另一组循环混合单元的第一阀板打开后,通过传动杆作用于锁定机构,使其中一组循环混合单元的第一阀板关闭,从而实现两组循环混合单元第一阀板的交替开闭。

24、可选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基座、楔形块、第二弹性件、触发柱、第三齿条和第二齿轮,所述基座固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触发柱可伸缩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基座上设有插接槽,所述传动杆能够与所述插接槽插接,并能够与所述触发柱抵接,所述楔形块可伸缩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传动杆上设有能够与所述楔形块卡接的锁槽,所述第二弹性件设于所述基座上,并作用于所述楔形块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气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0)内部设有多片间隔排布的混流片(14),所述混流片(14)上分别设有混流孔(14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78),所述传动杆(752)上设有第一齿条(754),所述入气管(76)上设有阀槽(761),所述第二阀板(77)滑动插设于所述阀槽(761),所述第二阀板(77)上设有第二齿条(771),所述第一齿轮(78)转动设于所述入气管(76)上,所述第一齿条(754)和第二齿条(771)分别与所述第一齿轮(78)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包括沿轴向设于所述柱体(712)上的第一气道(714),以及沿径向设于所述柱体(712)上的第二气道(715),所述第二气道(715)沿所述柱体(712)周向均布,所述第一气道(714)与所述第二气道(715)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气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混气电机(80)和转盘(90),所述罐体(10)的底部设有外筒体(15),所述外筒体(15)内设有环形板(16),所述外筒体(15)与所述环形板(16)之间围合形成进气腔(17),所述环形板(16)上设有第一气孔(161),所述环形板(16)内设有内筒体(18),所述内筒体(18)上设有第二气孔(181),所述内筒体(18)与所述环形板(16)之间围合形成环形腔(19),所述罐体(10)内设有与两组所述循环混合单元(70)的入气管(76)连通的中间腔(110),所述罐体(10)上设有与所述中间腔(110)和环形腔(19)连通的通气槽(113),所述进气口(11)包括设于外筒体(15)上的第一进气口(111)以及设于所述内筒体(18)上的第二进气口(112),所述混气电机(80)固设于所述外筒体(15)上,所述转盘(90)设于所述环形板(16)内,并与所述混气电机(80)的输出轴固接,所述转盘(90)上设有沿环形排布的叶板(9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气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0)内部设有多片间隔排布的混流片(14),所述混流片(14)上分别设有混流孔(14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78),所述传动杆(752)上设有第一齿条(754),所述入气管(76)上设有阀槽(761),所述第二阀板(77)滑动插设于所述阀槽(761),所述第二阀板(77)上设有第二齿条(771),所述第一齿轮(78)转动设于所述入气管(76)上,所述第一齿条(754)和第二齿条(771)分别与所述第一齿轮(78)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包括沿轴向设于所述柱体(712)上的第一气道(714),以及沿径向设于所述柱体(712)上的第二气道(715),所述第二气道(715)沿所述柱体(712)周向均布,所述第一气道(714)与所述第二气道(715)连通。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康黄金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弗川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