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复合碳源辅助剂自动添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复合碳源辅助剂自动添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2718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碳源辅助剂自动添加装置,涉及复合碳源添加技术领域。该复合碳源辅助剂自动添加装置,包括处理框、调节机构、下料框、搅拌机构、往复机构和调速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的伸缩端设置有第一空心杆,所述第一空心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通断板,所述往复机构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左侧贯穿设置有往复移动且可调速的伸缩组件,所述调速机构调节伸缩组件的移动速度,所述伸缩组件包括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的左侧设置有可调节的第二空心杆,所述第二空心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密封板。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进行碳源物料的配比,降低工作量,且实现间断性和可调性投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碳源添加,具体为一种复合碳源辅助剂自动添加装置


技术介绍

1、因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生活污水排放量和富营养化物质增多,导致湖泊、水库富营养化日益严重。目前相关部门已要求污水处理厂首先利用生物脱氮除磷,然后才能将污水排入受纳水体,以防污染环境。复合碳源脱氮效果好是污水处理的常用处理剂。复合碳源的生产需要在反应过程中加入醇类、糖类,有机酸及盐类,达到符合污水处理的标准,目前多数工厂生产过程中还是人工添加,不仅效率低,还存在添加不及时添加量不够准确的问题,辅助剂添加不均匀反应不够充分,同时复合碳源的生产属于化学反应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2、现有技术的一些复合碳源辅助剂自动添加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在对多种物料进行添加的过程中,当需要按量进行配比时,大多都需要提前将物料配比好,再投入料框中,存在提前工作量较大的问题;其次,配比好的物料会直接排入污水中,实际上,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需要按照水流量进行间断性的投入物料,过多或者过快都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且带来负面化学效应。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碳源辅助剂自动添加装置,解决了提前配比工作量大,且无法按照要求进行间断性且可调性投料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复合碳源辅助剂自动添加装置,包括处理框、调节机构、下料框、搅拌机构、往复机构和调速机构,所述处理框的上表面等距设置有三个入料口,所述调节机构设置有三组,且包括滑动连接于处理框内部的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的伸缩端设置有第一空心杆,所述第一空心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通断板,所述通断板的后侧通过弹簧连接于处理框的内部,所述通断板滑动贴合于入料口的底部,所述第一套筒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处理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与所述卡块适配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贯穿导向槽向外,且固定连接有导向块;

5、所述下料框与处理框连通,所述下料框的底部开设有下料口,所述往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下料框底部的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左侧贯穿设置有往复移动且可调速的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包括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的左侧设置有可调节的第二空心杆,所述第二空心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滑动贴合于下料口的底部。

6、优选的,所述第一套筒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块,所述第一空心杆固定连接于第一螺纹块的外表面,所述第一螺纹块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第一套筒的内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与该滑槽滑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侧壁通过两个相互啮合的锥齿轮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上端贯穿至第一套筒的外部,且固定连接有旋钮,所述旋钮位于定位槽内滑动。

8、优选的,所述下料框的上表面等距设置有三个通口,所述通口与入料口一一对应。

9、优选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下料框右侧外表面的搅拌电机、搅拌电机输出端的搅拌轴、位于下料框内部转动的搅拌杆。

10、优选的,所述固定框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表面靠外侧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转盘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滑动连接于固定框的内壁,所述第二套筒固定连接于滑板的左侧。

11、优选的,所述第二套筒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块,所述第二空心杆固定连接于第二螺纹块的左侧外表面,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侧壁通过两个相互啮合的锥齿轮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外端贯穿至第二套筒的外部,且固定连接有转帽。

12、优选的,所述第二螺纹块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定位指针,所述定位指针位于第二套筒的外表面滑动。

13、优选的,所述调速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固定框外表面的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贯穿至固定框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固定框的内壁还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

14、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且齿数比为2-4:1,所述第二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且齿数比为1:2-4。

15、(三)有益效果

1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碳源辅助剂自动添加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7、1、设置有处理框、三个入料口、调节机构、连接架、通断板、弹簧、卡块、定位块和导向块,通过三个入料口可分别投入不同的碳源物料,通过对相应导向块的移动,带动定位块移动,使其卡入卡块中,进而压缩弹簧,使得通断板内移,进而在入料口底部形成缺口,实现物料的下移,实现三种物料的选择性下料;其次,在物料的下料过程中,可通过转动旋钮,带动第一转动杆和第一螺纹杆进行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螺纹块和第一空心杆进行移动,可对入料口底部的缺口进行大小的调节,进而实现对物料的下料配比。

18、2、设置有往复机构和调速机构,通过驱动电机的驱动作用,带动第一转动轴进行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转动轴进行转动,使得转盘进行转动,并在连接杆的连接作用下,带动滑板和伸缩组件进行往复移动,最终使得密封板进行往复移动,进而可在下料口处进行间歇性下料,避免持续下料;其次,在电动伸缩杆的驱动作用下,第一转动轴移动,当第一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时,进行增速,提高密封板的移动速度,实现物料的“多次且少量”型下料,当第二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时,进行降速,降低密封板的移动速度,实现物料的“少次且多量”型下料。

19、3、设置有伸缩组件,通过转动转帽,带动第二转动杆和第二螺纹杆进行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螺纹块和第二空心杆进行移动,可对密封板与下料口的贴合位置进行调节,进而可调节缺口的大小,实现对密封板单次移动的下料量进行控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碳源辅助剂自动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框(1)、调节机构(3)、下料框(9)、搅拌机构(10)、往复机构(11)和调速机构(12),所述处理框(1)的上表面等距设置有三个入料口(2),所述调节机构(3)设置有三组,且包括滑动连接于处理框(1)内部的第一套筒(31),所述第一套筒(31)的伸缩端设置有第一空心杆(36),所述第一空心杆(36)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架(4),所述连接架(4)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通断板(5),所述通断板(5)的后侧通过弹簧(6)连接于处理框(1)的内部,所述通断板(5)滑动贴合于入料口(2)的底部,所述第一套筒(31)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卡块(7),所述处理框(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与所述卡块(7)适配的定位块(8),所述定位块(8)贯穿导向槽(101)向外,且固定连接有导向块(8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碳源辅助剂自动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3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34),所述第一螺纹杆(34)的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块(35),所述第一空心杆(36)固定连接于第一螺纹块(35)的外表面,所述第一螺纹块(35)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滑块(37),所述第一套筒(31)的内壁开设有滑槽(38),所述滑块(37)与该滑槽(38)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碳源辅助剂自动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杆(34)的侧壁通过两个相互啮合的锥齿轮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33),所述第一转动杆(33)的上端贯穿至第一套筒(31)的外部,且固定连接有旋钮(32),所述旋钮(32)位于定位槽(102)内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碳源辅助剂自动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框(9)的上表面等距设置有三个通口(91),所述通口(91)与入料口(2)一一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碳源辅助剂自动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10)包括固定连接于下料框(9)右侧外表面的搅拌电机、搅拌电机输出端的搅拌轴、位于下料框(9)内部转动的搅拌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碳源辅助剂自动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11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盘(112),所述转盘(112)的表面靠外侧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13),所述连接杆(113)远离转盘(11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滑板(114),所述滑板(114)滑动连接于固定框(111)的内壁,所述第二套筒(1151)固定连接于滑板(114)的左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碳源辅助剂自动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筒(115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154),所述第二螺纹杆(1154)的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块(1155),所述第二空心杆(1156)固定连接于第二螺纹块(1155)的左侧外表面,所述第二螺纹杆(1154)的侧壁通过两个相互啮合的锥齿轮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1153),所述第二转动杆(1153)的外端贯穿至第二套筒(1151)的外部,且固定连接有转帽(115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复合碳源辅助剂自动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纹块(1155)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定位指针(1157),所述定位指针(1157)位于第二套筒(1151)的外表面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碳源辅助剂自动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速机构(12)包括固定连接于固定框(111)外表面的电动伸缩杆(121),所述电动伸缩杆(121)的伸缩端贯穿至固定框(111)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22),所述驱动电机(12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123),所述第一转动轴(12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24)和第二齿轮(125),所述固定框(111)的内壁还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127),所述第二转动轴(127)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126)和第四齿轮(128)。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复合碳源辅助剂自动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124)与第三齿轮(126)啮合,且齿数比为2-4:1,所述第二齿轮(125)与第四齿轮(128)啮合,且齿数比为1:2-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碳源辅助剂自动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框(1)、调节机构(3)、下料框(9)、搅拌机构(10)、往复机构(11)和调速机构(12),所述处理框(1)的上表面等距设置有三个入料口(2),所述调节机构(3)设置有三组,且包括滑动连接于处理框(1)内部的第一套筒(31),所述第一套筒(31)的伸缩端设置有第一空心杆(36),所述第一空心杆(36)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架(4),所述连接架(4)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通断板(5),所述通断板(5)的后侧通过弹簧(6)连接于处理框(1)的内部,所述通断板(5)滑动贴合于入料口(2)的底部,所述第一套筒(31)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卡块(7),所述处理框(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与所述卡块(7)适配的定位块(8),所述定位块(8)贯穿导向槽(101)向外,且固定连接有导向块(8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碳源辅助剂自动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3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34),所述第一螺纹杆(34)的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块(35),所述第一空心杆(36)固定连接于第一螺纹块(35)的外表面,所述第一螺纹块(35)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滑块(37),所述第一套筒(31)的内壁开设有滑槽(38),所述滑块(37)与该滑槽(38)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碳源辅助剂自动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杆(34)的侧壁通过两个相互啮合的锥齿轮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33),所述第一转动杆(33)的上端贯穿至第一套筒(31)的外部,且固定连接有旋钮(32),所述旋钮(32)位于定位槽(102)内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碳源辅助剂自动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框(9)的上表面等距设置有三个通口(91),所述通口(91)与入料口(2)一一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碳源辅助剂自动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10)包括固定连接于下料框(9)右侧外表面的搅拌电机、搅拌电机输出端的搅拌轴、位于下料框(9)内部转动的搅拌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明珠邢博虹赵洪印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碧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