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2693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47
本申请涉及一种连接端子。连接端子用于功率模块,连接端子包括插头部、第一缓冲部、第二缓冲部以及连接部。第一缓冲部包括形变部和多个支撑部,多个支撑部中的至少部分通过形变部相连接,支撑部背向插头部的一侧设有形变空间,形变部和支撑部中的至少一者与插头部相连接。第二缓冲部连接于第一缓冲部远离插头部的一侧。连接部连接于第二缓冲部远离第一缓冲部的一侧。其中,第一缓冲部被配置为连接端子受压时形变部先于第二缓冲部形变以使支撑部在形变空间内移动。本申请能够有效提高连接端子的结构强度,进而提高连接端子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功率模块制造,尤其涉及一种连接端子


技术介绍

1、功率模块广泛应用于交流电机,变频调速和直流斩波等电源控制器件中,如电源加热,变频器,逆变器,电焊机等工业自动化领域中。传统功率模块一般包含功率半导体芯片,陶瓷覆铜基板,绑定线和连接端子,各器件通常焊接在陶瓷覆铜基板上构成主电路。

2、在相关技术中,连接端子顶部通常需要穿过外部的pcb板来实现功率模块与外电路的信号互联,而连接端子和外部pcb板装配过程或者在震动环境中运行,会对连接端子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所以如何提高连接端子的结构强度,一直是功率模块制造技术中的一个研究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端子及其制作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连接端子的结构强度,进而提高连接端子的使用寿命。

2、一方面,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连接端子,连接端子用于功率模块,连接端子包括插头部、第一缓冲部、第二缓冲部以及连接部。第一缓冲部包括形变部和多个支撑部,多个支撑部中的至少部分通过形变部相连接,支撑部背向插头部的一侧设有形变空间,形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端子,用于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分设于所述形变部沿第一方向上的两侧,且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通过所述形变部相连接,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插头部和所述第一缓冲部并排设置方向相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支撑部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二支撑部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还包括第三支撑部,所述第三支撑部与所述插头部相连接,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端子,用于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分设于所述形变部沿第一方向上的两侧,且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通过所述形变部相连接,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插头部和所述第一缓冲部并排设置方向相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支撑部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二支撑部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还包括第三支撑部,所述第三支撑部与所述插头部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中的一者朝向所述插头部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三支撑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形变部共用一个所述第一支撑部或所述第二支撑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多个第四支撑部,多个所述第四支撑部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形变部包括第一形变部和第二形变部,所述第一形变部和所述第二形变部分设于所述第四支撑部沿第一方向上的两侧,且相邻两个所述第四支撑部通过所述第一形变部和所述第二形变部相连接,所述第一方向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帅帅李松韬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华太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