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零件成形的微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2082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微成形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微型零件成形的微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参数设定:通过工艺实验,采用金属材料进行加工,通过参数记录模块对参数进行记录,确定出金属材料的成形工艺参数范围;S2、扫描路径:提出控制激光成形时导致的零件内部缺陷的方法,该方法具体是采用激光优化扫描间距。确定零件加工基本工艺参数后,通过正交实验法得到扫描速度、扫描间距,激光功率的工艺参数确定激光扫描成形层形貌及尺寸,确定金属材料的成形工艺参数范围,得到精确工艺参数范围,得到金属零件内外扫描轮廓,通过图像解析模块将扫描图像解析为数字信息,得到数字信息集,通过上述技术的配合,可以实现微型零件加工更精准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成形制造,尤其是微型零件成形的微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1、微成形的主要工艺,如微冲压成形(包括;仲裁、弯曲、拉深、胀形)、微注射成形(塑料、金属、陶瓷)、微体积成形(包括挤压、锻造、镦粗)以及工模具、材料和设备的应用和研究情况,微成形在金属成形领域通常指对至少两个尺寸达到亚毫米级的零件或者结构件的成形技术。

2、目前大部分微型零件成形的微加工工艺都是粉末注射成形,是在塑料注射成形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型近净成形技术,适用于批量制备几何形状复杂、尺寸细小、性能优异的金属或者陶瓷零件,精密度不是太高,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微型零件成形精密度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激光加工的需求越来越大,微型零件及产品在医疗、精密仪器、航空航天等领域被广泛应用,微型产品的制造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潜力,微成形技术生产成本低、效率高、加工质量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3、为此,我们提出微型零件成形的微加工工艺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微型零件成形的微加工工艺,以解决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微型零件成形的微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零件成形的微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包括金属材料和激光设备的评定试验,施工工艺的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及其它性能的检测和测定,以及施工质量的检验和测定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零件成形的微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金属材料的成形工艺参数范围为扫描速度为2~6mm/s、扫描间距为2~3mm、激光功率为1300~1900W、材料分层厚度为0.1~0.6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零件成形的微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可视化设备根...

【技术特征摘要】

1.微型零件成形的微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零件成形的微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包括金属材料和激光设备的评定试验,施工工艺的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及其它性能的检测和测定,以及施工质量的检验和测定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零件成形的微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金属材料的成形工艺参数范围为扫描速度为2~6mm/s、扫描间距为2~3mm、激光功率为1300~1900w、材料分层厚度为0.1~0.6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零件成形的微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可视化设备根据步骤s1中场景需求和数据指标、解决方法,设计搭建数据可视化分析仪表盘,设备动图推送,可以直观、真实、精确地展示设备形状、设备分布、设备运行状况,同时将设备模型与实时、档案等基础数据绑定,实现设备在三维场景中的快速定位与基础信息查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零件成形的微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正交实验法是利用一套规格化的表格,即正交表来设计试验方案和分析试验结果,能够在很多的试验条件中,选出少数几个代表性强的试验条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延锋李治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舜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