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振式双转子超声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2059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共振式双转子超声电机,包括定子、第一至第二转子、壳体、内筒、第一至第三连杆、输出轴、第一至第二轴承、第一至第二预紧螺母、第一至第二预紧弹簧;所述定子包括基体、腹板、q个连接板、2m个驱动足、以及2n个兰杰文换能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兰杰文换能器的一阶纵振模态激发出驱动足的弯曲振动模态,进而驱动转子转动,避免了在传统行波型超声电机长时间运转过程中贴片式压电陶瓷环容易疲劳损坏和脱落问题;有效利用了压电陶瓷片在d33模式下能量转换率高的优势,能够获得更高的驱动效率;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电机设计形式灵活多样、输出扭矩大、运动精度高、工作寿命长,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精密制造、生物医疗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超声电机技术和压电精密驱动,尤其涉及一种共振式双转子超声电机


技术介绍

1、行波型旋转超声电机是旋转型超声电机中最典型且研究最成熟的一类,已经成功应用于工业制造、光学系统、生物医疗等民用领域,因此在当前成为短时服役于各类空间机构的首选项。随着航空航天等高精尖领域的发展,各类航天器对行波超声电机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控制力矩陀螺、激光指向机构、空间机械臂等典型空间机构对旋转型行波超声电机提出了低速大扭矩、长寿命、高精度的应用需求。然而在传统行波型旋转超声电机的长时间运转过程中,一方面,贴片式压电陶瓷工作在d31模式下,导致机电能量转换效率较低,电机性能难以提升;另一方面,多极化分区的压电陶瓷环在交变应力的反复作用下,容易疲劳破坏和脱落,严重降低电机的使用寿命。因此,急需找到可行的优化或替代方案以推动旋转型超声电机在高精尖设备及各类空间机构中长时间、高效稳定的服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现有行波型旋转超声电机由于采用贴片式压电陶瓷环而带来的能量利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共振式双转子超声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第一转子、第二转子、壳体、内筒、第一至第三连杆、输出轴、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一预紧螺母、第二预紧螺母、第一预紧弹簧和第二预紧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振式双转子超声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子和基体的上端面上的m个驱动足相抵的端面、第二转子和基体的下端面上的m个驱动足相抵的端面上均设有摩擦层,以提高摩擦力和摩擦寿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振式双转子超声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块的侧壁上设有对称的、平行于其轴线的截交面,便于其配合预紧螺栓进行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振式双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振式双转子超声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第一转子、第二转子、壳体、内筒、第一至第三连杆、输出轴、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一预紧螺母、第二预紧螺母、第一预紧弹簧和第二预紧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振式双转子超声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子和基体的上端面上的m个驱动足相抵的端面、第二转子和基体的下端面上的m个驱动足相抵的端面上均设有摩擦层,以提高摩擦力和摩擦寿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振式双转子超声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块的侧壁上设有对称的、平行于其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颖马欣驰皮奥特沃尔·瓦西尔耶夫达柳斯·马泽卡谢尔盖·鲍罗庭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