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扶手角度调节装置、座椅总成和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扶手角度调节装置、座椅总成和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2014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38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扶手角度调节装置、座椅总成和车辆,扶手角度调节装置包括承载杆、转动杆和折叠组件,转动杆和折叠组件位于承载杆下方,承载杆靠近座椅后方位置与转动杆连接,转动杆用于与座椅骨架转动连接;承载杆靠近座椅前方位置与折叠组件转动连接,折叠组件用于与座椅骨架转动连接;响应于确定折叠组件处于可伸缩状态,承载杆通过转动杆相对于座椅骨架转动。本申请提供的扶手角度调节装置、座椅总成和车辆,通过折叠组件和转动杆可为承载杆提供前后两个位置的支撑,具有较好的承重能力,可以安装长度更长的扶手组件,实现对乘员的手臂和手部进行有效支撑,增加座椅以及整车的舒适性体验,还可以在扶手上集成电器开关等附加功能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车辆,尤其涉及一种扶手角度调节装置、座椅总成和车辆


技术介绍

1、随着人们对汽车舒适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对于后排独立座椅的扶手,需要其具备角度调节功能以适应乘员不同身形和坐姿。在相关技术中,部分车型会采用旋转小扶手来实现角度调节功能,但在该结构中为了实现小扶手的旋转功能,其与座椅主体之间只有一个支撑点,这就限制了小扶手的整体长度和承重能力,使其既因为长度较短而无法实现对乘员手部的有效支撑,又因为承重能力较小而不能集成电器开关等附加功能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扶手角度调节装置、座椅总成和车辆。

2、基于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扶手角度调节装置,包括:承载杆、转动杆和折叠组件,所述转动杆和所述折叠组件位于所述承载杆下方,所述承载杆靠近座椅后方位置与所述转动杆连接,所述转动杆用于与座椅骨架转动连接;所述承载杆靠近座椅前方位置与所述折叠组件转动连接,所述折叠组件用于与所述座椅骨架转动连接;所述折叠组件处于可伸缩状态,所述承载杆通过所述转动杆相对于所述座椅骨架转动。

3、进一步地,所述折叠组件包括枢转的第一转动件和连接杆。

4、进一步地,所述扶手角度调节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座椅骨架固定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转动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套装有棘轮自锁机构,所述棘轮自锁机构与所述第一转动件固定连接;所述棘轮自锁机构为锁止状态,所述承载杆朝远离所述第一转轴的方向转动。>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动件包括连接的第一安装部和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设有与所述棘轮自锁机构的结构相匹配的第一安装位,以连接所述棘轮自锁机构;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与所述连接杆转动连接的支耳。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动件包括基体和结构板,所述基体在靠近边缘处设有朝向所述座椅骨架的凸起;所述基体的边缘还设有朝向远离所述座椅骨架的翻边,所述结构板通过所述翻边与所述基体扣合,在所述凸起位置形成所述第一连接部,在非凸起位置形成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结构板伸出所述基体形成所述支耳。

7、进一步地,所述结构板靠近所述第一安装位的位置设有安装缺口。

8、进一步地,所述扶手角度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二转动件包括连接的第二安装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安装部,且朝向所述座椅骨架凸出;所述第二安装部用于与所述座椅骨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设有连接孔,所述转动杆通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转动件插接固定。

9、进一步地,随所述折叠组件的伸展,所述承载杆长度方向的轴线相对于水平面能够向上倾斜的角度为0°至10°。

10、进一步地,随所述折叠组件的收缩,所述承载杆长度方向的轴线相对于水平面向下倾斜的角度为0°至25°。

11、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杆处于向下倾斜状态,所述承载杆的前端能够位于座椅坐垫的水平投影范围内。

12、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杆包括连接的第一杆段和第二杆段,所述第二杆段低于所述第一杆段以在所述第二杆段上方形成附加安装位;所述第一杆段与所述转动杆连接,所述第二杆段与所述折叠组件转动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杆段和所述第二杆段之间通过过渡段平滑首尾连接;所述扶手角度调节装置还包括加强杆,所述加强杆包括与所述转动杆连接的第一加强段和与所述过渡段连接的第二加强段;所述第一加强段的轴线与所述转动杆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二加强段的轴线与所述过渡段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一加强段和所述第二加强段平滑首尾连接。

14、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座椅总成,包括所述扶手角度调节装置。

15、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所述座椅总成。

16、本申请提供的扶手角度调节装置、座椅总成和车辆,通过折叠组件和转动杆可为承载杆提供前部和后部两个位置的支撑,相比于相关技术中后侧单一位置的支撑结构,本申请由于具有较好的承重能力,一方面可以安装长度更长的扶手组件,实现对乘员的手臂和手部进行有效支撑,增加座椅以及整车的舒适性体验,另一方面还可以在扶手上集成电器开关等附加功能装置,为扶手以及整车的功能性提升提供结构支持,使安装有本申请的座椅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扶手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杆(1)、转动杆(2)和折叠组件(3),所述转动杆(2)和所述折叠组件(3)位于所述承载杆(1)下方,所述承载杆(1)靠近座椅后方位置与所述转动杆(2)连接,所述转动杆(2)用于与座椅骨架(4)转动连接;所述承载杆(1)靠近座椅前方位置与所述折叠组件(3)转动连接,所述折叠组件(3)用于与所述座椅骨架(4)转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组件(3)包括枢转的第一转动件(32)和连接杆(3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扶手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角度调节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座椅骨架(4)固定的第一转轴(8),所述第一转轴(8)与所述第一转动件(3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8)套装有棘轮自锁机构(6),所述棘轮自锁机构(6)与所述第一转动件(32)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扶手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件(32)包括连接的第一安装部(321)和第一连接部(322),所述第一连接部(322)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安装部(321);所述第一安装部(321)设有与所述棘轮自锁机构(6)的结构相匹配的第一安装位(323),以连接所述棘轮自锁机构(6);所述第一连接部(322)设有与所述连接杆(31)转动连接的支耳(325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扶手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件(32)包括基体(324)和结构板(325),所述基体(324)在靠近边缘处设有朝向所述座椅骨架(4)的凸起;所述基体(324)的边缘还设有朝向远离所述座椅骨架(4)的翻边(3241),所述结构板(325)通过所述翻边(3241)与所述基体(324)扣合,在所述凸起位置形成所述第一连接部(322),在非凸起位置形成所述第一安装部(321);所述结构板(325)伸出所述基体(324)形成所述支耳(325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扶手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板(325)靠近所述第一安装位(323)的位置设有安装缺口(325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角度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二转动件(21),所述第二转动件(21)包括连接的第二安装部(211)和第二连接部(212),所述第二连接部(212)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安装部(211),且朝向所述座椅骨架(4)凸出;所述第二安装部(211)用于与所述座椅骨架(4)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212)设有连接孔(213),所述转动杆(2)通过所述连接孔(213)与所述第二转动件(21)插接固定。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随所述折叠组件(3)的伸展,所述承载杆(1)长度方向的轴线相对于水平面能够向上倾斜的角度为0°至10°。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随所述折叠组件(3)的收缩,所述承载杆(1)长度方向的轴线相对于水平面向下倾斜的角度为0°至25°。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杆(1)处于向下倾斜状态,所述承载杆(1)的前端能够位于座椅坐垫的水平投影范围内。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杆(1)包括连接的第一杆段(11)和第二杆段(12),所述第二杆段(12)低于所述第一杆段(11)以在所述第二杆段(12)上方形成附加安装位(13);所述第一杆段(11)与所述转动杆(2)连接,所述第二杆段(12)与所述折叠组件(3)转动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扶手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段(11)和所述第二杆段(12)之间通过过渡段(14)平滑首尾连接;所述扶手角度调节装置还包括加强杆(7),所述加强杆(7)包括与所述转动杆(2)连接的第一加强段(71)和与所述过渡段(14)连接的第二加强段(72);所述第一加强段(71)的轴线与所述转动杆(2)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二加强段(72)的轴线与所述过渡段(14)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一加强段(71)和所述第二加强段(72)平滑首尾连接。

13.一种座椅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扶手角度调节装置。

14.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座椅总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扶手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杆(1)、转动杆(2)和折叠组件(3),所述转动杆(2)和所述折叠组件(3)位于所述承载杆(1)下方,所述承载杆(1)靠近座椅后方位置与所述转动杆(2)连接,所述转动杆(2)用于与座椅骨架(4)转动连接;所述承载杆(1)靠近座椅前方位置与所述折叠组件(3)转动连接,所述折叠组件(3)用于与所述座椅骨架(4)转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组件(3)包括枢转的第一转动件(32)和连接杆(3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扶手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角度调节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座椅骨架(4)固定的第一转轴(8),所述第一转轴(8)与所述第一转动件(3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8)套装有棘轮自锁机构(6),所述棘轮自锁机构(6)与所述第一转动件(32)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扶手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件(32)包括连接的第一安装部(321)和第一连接部(322),所述第一连接部(322)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安装部(321);所述第一安装部(321)设有与所述棘轮自锁机构(6)的结构相匹配的第一安装位(323),以连接所述棘轮自锁机构(6);所述第一连接部(322)设有与所述连接杆(31)转动连接的支耳(325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扶手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件(32)包括基体(324)和结构板(325),所述基体(324)在靠近边缘处设有朝向所述座椅骨架(4)的凸起;所述基体(324)的边缘还设有朝向远离所述座椅骨架(4)的翻边(3241),所述结构板(325)通过所述翻边(3241)与所述基体(324)扣合,在所述凸起位置形成所述第一连接部(322),在非凸起位置形成所述第一安装部(321);所述结构板(325)伸出所述基体(324)形成所述支耳(325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扶手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板(325)靠近所述第一安装位(323)的位置设有安装缺口(325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角度调节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保国黄浩吕振邦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车和家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