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材料表面改性,尤其涉及一种医用可降解镁合金表面改性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骨组织修复材料大部分为不可降解金属,例如钛合金、镍钛合金、不锈钢等。如果不可降解植入体一直留在体内,可能会对人体组织产生排异反应,且病变部位再次出现问题,会直接影响再次治疗。如果二次手术取出,又会给患者带来经济压力和精神负担。目前市场上的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的弹性模量过低,力学强度不够,很难完美地替代骨组织。镁及其合金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生物降解性、降解产物可随新陈代谢排出、弹性模量与骨组织接近等优点,被誉为“新一代医用金属材料”。然而,其在体内过快的降解速率,较差的生物相容性以及生物功能性,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2、镁及其合金在体内过快的降解速率会导致其过早失去机械性能,同时也会引起植入体周围组织液ph升高,导致炎症反应等。而表面改性以提高其抗腐蚀性是一种常用的方法。近年来,微弧氧化涂层的探索开发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微弧氧化涂层自身的多孔结构、易局部腐蚀等特点,使得其存在抗腐蚀性不足等问题。同时,微弧氧化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降解表面改性镁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表面改性镁合金材料包括具有多孔结构的微弧氧化镁涂层以及在所述微弧氧化镁涂层表面原位自组装形成的姜黄素螯合铁纳米花涂层,所述姜黄素螯合铁纳米花涂层至少部分密封微弧氧化镁涂层的多孔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表面改性镁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弧氧化镁涂层的孔径尺寸为0.1~1.8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降解表面改性镁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表面改性镁合金材料的铁含量为0.5%~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降解表面改性镁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降解表面改性镁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表面改性镁合金材料包括具有多孔结构的微弧氧化镁涂层以及在所述微弧氧化镁涂层表面原位自组装形成的姜黄素螯合铁纳米花涂层,所述姜黄素螯合铁纳米花涂层至少部分密封微弧氧化镁涂层的多孔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表面改性镁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弧氧化镁涂层的孔径尺寸为0.1~1.8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降解表面改性镁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表面改性镁合金材料的铁含量为0.5%~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降解表面改性镁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表面改性镁合金材料的涂层总厚度为4-7μm;其中姜黄素螯合铁纳米花涂层的厚度为1.2μm。
5.一种可降解表面改性镁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通过微弧氧化技术在镁合金表面构建具有多孔结构的微弧氧化镁涂层;将覆盖所述微弧氧化镁涂层的镁合金浸泡于姜黄素与亚铁离子溶液的混合溶液中,通过原位反应在所述氧化镁涂层表面自组装形成姜黄素螯合铁纳米花涂层。
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