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装配式围堰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装配式围堰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41270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围堰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围堰结构及施工方法,主体部件内部设有安装腔;相邻的两个所述主体部件之间通过可拆卸式的连接;第一支撑部件呈矩阵布置设于安装腔内,其与主体部件之间为固定连接;第二支撑部件呈环状阵列布置设于主体部件的开口处,其与主体部件之间为固定连接;第三支撑部件设于主体部件底部,其与主体部件之间为固定连接,其贯穿主体部件至安装腔;承载部件设于安装腔内,其位于第一支撑部件下方,其内部设有空腔;通过第三支撑部件对主体部件进行支撑,便于主体部件安装于河床上,通过第一支撑部件和第二支撑部件对主体部件进行支撑,避免主体部件受外压变形,同时通过改变主体部件内部水量对主体部件进行沉浮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围堰施工,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围堰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围堰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为建造永久性水利设施而修建的临时性围护结构。围堰的作用是防止水和土进入建筑物的修建位置,以便在围堰内排水、开挖基坑、修筑建筑物等,一般主要用于水工建筑中,而围堰的高度要高于施工期内可能出现的最高水位。除非作为正式建筑物的一部分,围堰一般在用完后就需要拆除。

2、随着我国在公路桥梁事业多年来的持续高速发展,桥梁建设越来越多跨越大江、大海等海域。海上桥梁在非通航孔区桥跨形式通常设计为整孔预制箱梁,具备承台数量大、结构尺寸统一、墩位处水深等工程特点,若采用普通吊箱围堰施工,需在水下投入大量的围堰底板且无法回收,并且需投入吊挂系统进行围堰下放封底,具有操作工序复杂、承台施工工期较长、成本较高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围堰结构及施工方法,以解决传统的承台工期长、成本高、操作复杂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3、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围堰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

4、主体部件,所述主体部件内部设有安装腔,其顶部为开口式结构;

5、相邻的两个所述主体部件之间通过可拆卸式的连接;

6、第一支撑部件,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呈矩阵布置设于安装腔内,其与主体部件之间为固定连接;

7、第二支撑部件,所述第二支撑部件呈环状阵列布置设于主体部件的开口处,其与主体部件之间为固定连接;

8、第三支撑部件,所述第三支撑部件设于主体部件底部,其与主体部件之间为固定连接,其贯穿主体部件至安装腔;

9、通过第三支撑部件对主体部件进行支撑,便于主体部件安装于河床上,通过第一支撑部件和第二支撑部件对主体部件进行支撑,避免主体部件受外压变形,同时通过改变主体部件内部水量对主体部件进行沉浮操作。

10、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主体部件为组合式结构,包括:

11、第一箱体部件,所述第一箱体部件内部设有第一腔室,其顶部设有开口;

12、第二箱体部件,所述第二箱体部件内部设有第二腔室,其套设于第一腔室中,其顶部设有开口;

13、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中分别设有呈矩阵布置的第一支撑部件;

14、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顶部开口处设有呈四角阵列布置的第二支撑部件;

15、其中,所述第二支撑部件分别与第一箱体部件和第二箱体部件之间为固定连接。

16、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箱体部件和所述第二箱体部件结构相同,且两者为组合式结构,包括:

17、水平板,所述水平板上设有安装区;

18、垂直板,所述垂直板呈矩阵布置设于水平板上,其与水平板之间为固定连接,且相邻的两个垂直板之间为固定连接;

19、所述水平板和所述垂直板上设有若干呈轴向布置的加强肋。

20、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水平板与垂直板相接处还设有密封部件。

21、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水平桁片部件,所述水平桁片部件呈矩阵布置设于第二腔室内;

22、水平桁片部件包括:

23、环板部件,所述环板部件设于第二腔室内,其与第一支撑部件相连接;

24、水平支撑部件,所述水平支撑部件设于环板部件底部,其与环板部件之间为固定连接;

25、斜向支撑部件,所述斜向支撑部件呈交叉式设于环板部件底部,其与环板部件之间为固定连接。

26、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水平桁片部件之间存在间距。

27、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围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8、1)在预定水面位置搭设桁架,以及支撑平台,并采用抽取设备对河床底部进行清渣、平整、裸岩处理至预定高度;

29、2)在支撑平台上安装围堰的起吊下放系统

30、3)准备装配式围堰结构的第一箱体部件和第二箱体部件,并将零部件做试拼装检测,试拼装无误后的零部件,通过提吊下放系统转至支撑平台上;

31、4)在支撑平台上对首节围堰构件的第一箱体部件和第二箱体部件做抗渗性检测,检测无误后通过转运设备以及提吊下放系统,在水面上进行首节围堰的组装;

32、5)首节围堰构件组装完毕后,进行同步下放试吊检测,检测无误后,一次拼装第二节、第三节等其余围堰构件,并与首节围堰构件进行连接,构成围堰部件;

33、6)通过提吊下放系统对围堰部件进行下放,下放过程中通过增减围堰部件内部的水量以及辅助设备对围堰部件进行定位精准调节,直至下沉至河床底部;

34、7)围堰部件下沉后,通过限位装置以及相应的连接结构与支撑平台相连接,使支撑平台与围堰部件连为一体;

35、8)在围堰部件顶部增设第四节围堰构件,使第四节围堰构件与围堰部件形成一体,构成一体式结构,并在围堰部件的第一箱体部件与第二箱体部件之间分次填充c20砼;

36、9)通过抽取设备对围堰部件的外周河床进行清理,同时在围堰部件的外表面做打磨处理,处理后在围堰部件底部与河床相接处抛填封堵件,并对围堰部件底部做封底砼处理,使围堰部件与河床保持位置恒定;

37、10)经过封底砼处理后的围堰部件通过抽取设备对围堰部件内部的水进行分批次抽取,抽取过程中并依次安装相应的支撑结构,抽取完毕后对围堰部件内底面进行清洁处理;

38、11)进行承台施工。

3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采用双层箱式结构作为主体部件,并在主体部件上安装有多层的支撑部件,以提高主体部件在水下的稳定性,避免主体部件变形,通过在水面上将预处理后的第一箱体部件和第二箱体部件进行安装,并依次进行拼接,简化了安装的复杂性,并对组装完成后的围堰结构进行封闭,进一步提高围堰结构在水下的稳定性,同时在围堰结构内进行分批次填充,以及分批次安装,不仅安装更加便捷,且使安装过程中,围堰整体不受外界水压的影响,安装完毕后进行承台施工和拆除,不仅安装更加便捷,且整体成本低,工期大大缩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件为组合式结构,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部件和所述第二箱体部件结构相同,且两者为组合式结构,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板与垂直板相接处还设有密封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平桁片部件,所述水平桁片部件呈矩阵布置设于第二腔室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的两个水平桁片部件之间存在间距。

7.一种围堰施工方法,应用权利1-6中的任意所述的装配式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件为组合式结构,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部件和所述第二箱体部件结构相同,且两者为组合式结构,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板与垂直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双学卢江龙吴援君谭礼锋靳壮尚彩霞程畅孔富永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