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内窥镜探头光纤镜头对准粘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1060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3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光纤内窥镜探头光纤镜头对准粘接装置,包括机架、对准机构和观察机构,机架包括底板和连接杆,对准机构包括三维位移台、光纤夹具、物镜夹具,观察机构包括可转动设置的支架、两个摄像机,两个摄像机的拍摄光轴相互垂直且拍摄光轴重合点位于支架的旋转轴线上;物镜夹具包括连接座、下夹座和上夹座。上夹座和下夹座用于夹持定位成像物镜,光纤夹具用于夹持定位光导纤维,三维平移台可带动光导纤维进行位置调整,从而与成像物镜对准。对准过程中则可以通过两个拍摄光轴相互垂直的摄像机进行观察,并且支架的转动可实现两个摄像机的同步转动,从而满足多角度、多方位的观察,以确保光导纤维与成像物镜的对准粘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内窥镜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光纤内窥镜探头光纤镜头对准粘接装置


技术介绍

1、纤维内窥镜利用光导纤维与透镜组合来传导光线与图像,它经人体的天然孔道或手术切口进入人体,用来检查人体内部难以触及的组织结构。纤维内窥镜主要由物镜系统、光学传像系统、观察成像系统构成,光学传像系统是由数万根直径在1微米以下的光导纤维列成一束,一端对准观察成像设备,另一端通过物镜系统中的物镜对准被观测物表面,医生通过观察成像系统能够非常直观地看到脏器表面的情况,便于及时准确地诊断病情。成像设备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使窥镜所拍摄到的内部情况呈现在屏幕上以便观察。

2、纤维内窥镜中的使用到的物镜系统包括光导纤维、成像物镜和镜筒,在组装过程中,光导纤维的端面和成像物镜的端面需要对准粘接,否则会影响成像效果及成像质量。例如:1.当光导纤维端面不能被成像物镜端面完全覆盖时,光导纤维端面未被成像物镜端面覆盖区域就无法起到传递光的作用,从而降低传输功率及造成画面缺失;2.当光导纤维端面与成像物镜端面贴合或两者存在夹角贴合时,光经过成像物镜就不能有效直接地通过光导纤维传递至观察成像系统,导致成像效果不佳,画面不清晰等问题。而光导纤维与成像物镜的尺寸非常小,最小仅有数微米,工人在组装过程中难度高、误差大、效率低,因此,需要设计一种便于光导纤维与成像物镜对准粘接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纤内窥镜探头光纤镜头对准粘接装置,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组装光导纤维与成像物镜时难以精确高效对准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光纤内窥镜探头光纤镜头对准粘接装置,包括机架、对准机构和观察机构,所述机架包括底板和垂直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连接杆,所述对准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三维位移台、可拆卸设置于所述三维位移台上的光纤夹具、固定在所述连接杆上的物镜夹具,所述观察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杆上的支架,所述支架上固定有两个摄像机,两个所述摄像机的拍摄光轴相互垂直且拍摄光轴重合点位于所述支架的旋转轴线上;

3、所述物镜夹具包括连接座、与所述连接座固定的下夹座和可升降设置的上夹座,所述连接座与所述连接杆固定,所述支架与所述连接杆转动连接的一端套设在所述连接座上。

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上夹座和下夹座用于夹持定位成像物镜,光纤夹具用于夹持定位光导纤维,上夹座的高度调节可以满足不同的夹持需求,三维平移台可带动光导纤维进行位置调整,从而与成像物镜对准。对准过程中则可以通过两个拍摄光轴相互垂直的摄像机进行观察,并且支架的转动可实现两个摄像机的同步转动,从而满足多角度、多方位的观察,以确保光导纤维与成像物镜的对准粘贴。

5、优选地,所述支架包括两个相互垂直的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所述第一支板和所述第二支板的一端相互固定,另一端均垂直套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侧壁穿设有夹紧螺栓,所述摄像机垂直固定在所述连接板内。

6、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板的一端开设有连接孔,所述支架通过所述连接孔套设在所述连接座上,所述第一支板的端部被所述连接孔分为两个夹块,其中一个所述夹块与所述第二支板固定,另一个所述夹块穿设有抵紧螺栓。

7、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板和所述第二支板之间还固定有光源。

8、优选地,所述连接座上转动连接有调节柱,所述调节柱螺纹穿设于所述上夹座内。

9、优选地,所述光纤夹具包括光纤底板和光纤压板,所述光纤压板的一侧转动连接于所述光纤底板上,另一侧与所述光纤底板磁吸配合。

10、优选地,所述光纤底板上表面开设有v型槽,所述光纤压板的下表面于所述v型槽处设置有压块。

11、优选地,所述光纤底板的上表面于所述v型槽的两端均固定有光纤定位块,所述光纤定位块内开设有与第一v型槽连通的三角槽。

12、优选地,所述三维平移台包括安装台、第一平台、第二平台、第三平台,所述安装台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安装台上固定有第一直线调节件,所述第一平台与所述第一直线调节件连接,所述第一平台上固定有第二直线调节件,所述第二平台与所述第二直线调节件连接,所述第二平台上固定有第三直线调节件,所述第三平台与所述第三直线调节件连接,所述光纤底板通过安装螺钉与所述第三平台固定。

13、总体而言,通过本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

14、有益效果:

15、(1)利用拍摄光轴相互垂直的两个摄像机对光导纤维与成像物镜的粘贴处进行观察,可以精准地判断是否对准;

16、(2)两个摄像机设置在支架上,可通过连接板调节摄像机的在支架上的安装位置,来满足不同距离的观察需求,并且,两个摄像机的拍摄轴线的重合点(即观察点)位于支架的旋转轴线上,转动支架即可实现任意角度的观察;

17、(3)支架中,第一支板的端部设置为两个夹块套设在连接座上,通过抵紧螺栓对支架的位置进行固定,调节更加方便;

18、(4)物镜夹具中,上夹座高度可调节,能满足多种夹持需求;

19、(5)光纤夹具中,通过v型槽对光导纤维进行定位,并利用压块压紧,在粘贴过程中光导纤维的位置可持续保持稳定,不容易发生晃动而错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纤内窥镜探头光纤镜头对准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对准机构和观察机构,所述机架包括底板和垂直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连接杆,所述对准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三维位移台、可拆卸设置于所述三维位移台上的光纤夹具、固定在所述连接杆上的物镜夹具,所述观察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杆上的支架,所述支架上固定有两个摄像机,两个所述摄像机的拍摄光轴相互垂直且拍摄光轴重合点位于所述支架的旋转轴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两个相互垂直的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所述第一支板和所述第二支板的一端相互固定,另一端均垂直套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侧壁穿设有夹紧螺栓,所述摄像机垂直固定在所述连接板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板的一端开设有连接孔,所述支架通过所述连接孔套设在所述连接座上,所述第一支板的端部被所述连接孔分为两个夹块,其中一个所述夹块与所述第二支板固定,另一个所述夹块穿设有抵紧螺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板和所述第二支板之间还固定有光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上转动连接有调节柱,所述调节柱螺纹穿设于所述上夹座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夹具包括光纤底板和光纤压板,所述光纤压板的一侧转动连接于所述光纤底板上,另一侧与所述光纤底板磁吸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底板上表面开设有V型槽,所述光纤压板的下表面于所述V型槽处设置有压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底板的上表面于所述V型槽的两端均固定有光纤定位块,所述光纤定位块内开设有与第一V型槽连通的三角槽。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平移台包括安装台、第一平台、第二平台、第三平台,所述安装台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安装台上固定有第一直线调节件,所述第一平台与所述第一直线调节件连接,所述第一平台上固定有第二直线调节件,所述第二平台与所述第二直线调节件连接,所述第二平台上固定有第三直线调节件,所述第三平台与所述第三直线调节件连接,所述光纤底板通过安装螺钉与所述第三平台固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内窥镜探头光纤镜头对准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对准机构和观察机构,所述机架包括底板和垂直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连接杆,所述对准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三维位移台、可拆卸设置于所述三维位移台上的光纤夹具、固定在所述连接杆上的物镜夹具,所述观察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杆上的支架,所述支架上固定有两个摄像机,两个所述摄像机的拍摄光轴相互垂直且拍摄光轴重合点位于所述支架的旋转轴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两个相互垂直的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所述第一支板和所述第二支板的一端相互固定,另一端均垂直套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侧壁穿设有夹紧螺栓,所述摄像机垂直固定在所述连接板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板的一端开设有连接孔,所述支架通过所述连接孔套设在所述连接座上,所述第一支板的端部被所述连接孔分为两个夹块,其中一个所述夹块与所述第二支板固定,另一个所述夹块穿设有抵紧螺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板和所述第二支板之间还固定有光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卫斌马大辉朱仁贵万勇
申请(专利权)人:精微视达医疗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