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带套塑纤膏预填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1002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纤带套塑纤膏预填充装置,涉及光纤生产技术领域,针对光纤带套填充工艺的预填充步骤,采取多条同步传输且涂覆的工艺方法,具体表现为:胶质材料未完全充满恒温筒且保留有用于增/降压的气仓,胶质材料采用下进补充,使恒温筒内部形成竖直方向的压力差,具体根据压线导轮在“被动”传导光纤本体时产生向上的压力数值,以此为基础,通过调节增压泵或注胶组件的输出功率来改变恒温筒内部的压力差,旨在维持多组穿线组件中的光纤本体的牵引速度处于相对稳定且同步这一状态,对此以压力传感器上的实时压力数值反向调节增压泵或注胶组件的输出功率,最终目的是:在确保胶质材料充分附着的基础上,维持整体装置的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纤生产,具体涉及一种光纤带套塑纤膏预填充装置


技术介绍

1、无论是中心束管式或层绞式带状光缆的生产过程中,为了起到防水防潮、增加光缆强度以及维护连接稳定性等目的,需要在光纤带套中填充纤膏,填充过程中包括预填充和二次涂覆两道步骤,预填充的目的是在纤芯外表面形成内层保护层(如紫外线固化丙烯酸树脂涂敷层),二次涂覆步骤是在内层保护层与带套之间挤入纤膏。

2、上述两个步骤的区别在于:预填充步骤为二次涂覆的前位工序,形成的光纤直径大多为0.25mm,其处理效果直接关乎到后续加工工艺,在受到温度、压力、牵引速度等相关因素的单一影响或共同影响导致填充物粘性(附着力)的差异,继而影响到内层保护层膜厚的一致性(超差较大),例如预填充后的光线直径不均匀,受光纤牵伸速度的影响导致光纤自身出现损伤,后续在将多条预填充的光纤进行重叠时因超差较大或损伤问题,直接影响到二次涂覆工艺,例如出现光线带局部位置出现弯曲现象、光线带螺旋动作不畅通,继而出现纤膏分布不均匀、光线衰减超标等问题。

3、对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纤带套塑纤膏预填充装置,包括工作台(1)和注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安装有控制器(2)和多个穿线组件,多个所述穿线组件沿工作台(1)的宽度方向呈线性等距设置,且穿线组件包括恒温筒(5)、导线轮组(3)、牵伸轮组(6)和增压泵(9),每个所述穿线组件中设置有光纤本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带套塑纤膏预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本体沿导线轮组(3)到牵伸轮组(6)的方向依次通过两个穿线孔(10)和紫外线筒(7)进行传输,所述注胶口(11)的注胶方向为从下到上,且注胶口(11)的注胶方向与光纤本体的传输方向相垂直。

3.根据权利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带套塑纤膏预填充装置,包括工作台(1)和注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安装有控制器(2)和多个穿线组件,多个所述穿线组件沿工作台(1)的宽度方向呈线性等距设置,且穿线组件包括恒温筒(5)、导线轮组(3)、牵伸轮组(6)和增压泵(9),每个所述穿线组件中设置有光纤本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带套塑纤膏预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本体沿导线轮组(3)到牵伸轮组(6)的方向依次通过两个穿线孔(10)和紫外线筒(7)进行传输,所述注胶口(11)的注胶方向为从下到上,且注胶口(11)的注胶方向与光纤本体的传输方向相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带套塑纤膏预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与恒温筒(5)的相交点位置高于穿线孔(10)的设置位置,所述恒温筒(5)内部沿气管与恒温筒(5)的相交点设置有气仓和胶仓,所述气仓和胶仓沿从上到下的方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焕新陈科元刘刚曾婷婷舒林烟邢靖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特发信息光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