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注浆液及煤岩巷道裂隙的封堵方法技术_技高网

注浆液及煤岩巷道裂隙的封堵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41014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浆液及煤岩巷道裂隙的封堵方法,包括组分如下:提取液,选取豆科农作物种子烘干并粉碎,按每500ml水20‑30g豆粉与水混合搅拌10‑15min后过滤,得到过滤液,再将过滤液经过3000r/min离心10‑15min后沉淀,取上清液;尿素‑钙源混合液‑纳米SiO<subgt;2</subgt;混合液,以水为溶剂,按照碳酰胺肥料用量60‑80kg/m<supgt;3</supgt;、钙盐用量40‑60kg/m<supgt;3</supgt;、纳米SiO<subgt;2</subgt;用量0.048‑0.12kg/m<supgt;3</supgt;配制混合液;碱性溶液,以水为溶剂,制备NaOH溶液,稀释至pH为7.3‑7.4。本技术方案,在豆科种子提取液中脲酶的高效催化作用下,碳酰胺肥料快速水解生成碳酸根离子,进而与钙离子结合生成碳酸钙沉淀,实现对钻孔周围煤岩微裂隙的有效封堵。多余的纳米SiO<subgt;2</subgt;填充在碳酸钙颗粒间,在碱性条件发生火山灰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钙凝胶,微观孔隙裂隙被填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岩巷道裂隙处理,具体涉及一种注浆液及煤岩巷道裂隙的封堵方法


技术介绍

1、施工煤巷和顺层钻孔产生的应力集中造成钻孔周围煤体的损伤破坏,导致煤巷周边和钻孔周边产生不同形状的裂隙,这些宏观、微观裂隙形成裂隙网络,随着工作面采掘工作的扰动和抽采时间的进行,裂隙网络进一步发育使得裂隙数量和开度增大,在抽采负压作用下,巷道空气沿微裂隙进入抽采钻孔,导致瓦斯抽采浓度急剧下降,同时存在煤岩层塌陷及采掘后瓦斯泄露问题。

2、瓦斯虽然无毒,但是矿内空气中的瓦斯浓度如果超过40%能使人因缺氧而窒息死亡。瓦斯具有燃烧与爆炸性,瓦斯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后,遇火能燃烧或爆炸,对矿井威胁很大。井下一旦发生瓦斯爆炸,产生高温、高压和大量有害气体,形成破坏力很强的冲击波,不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而且会严重摧毁矿井巷道和井下设备,还可能引起煤尘爆炸和井下火灾。还有一些矿井,存在“煤与瓦斯突出”现象,危害就更大。

3、而常规封堵材料,如水泥浆液,粘度高、颗粒较大,在微小裂隙中的流动性和通过性非常有限,造成封堵效果不佳。而提高注浆压力,容易诱发新裂缝的产生,同时封孔段两端的聚氨酯或囊袋承压能力较低,造成封孔失效。为解决煤岩巷道表层漏气裂隙问题,专利号为cn114806230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增韧型喷涂堵漏风密闭材料及其施工工艺”,该材料是由氧化钙、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膨化剂、阻燃剂、聚合物乳液和水组成,喷涂在煤岩体、金属、木材等表面,高效粘结,封闭表面裂隙,阻断漏风,隔绝空气。但该材料对粒径要求较高,且主要解决的是岩层表面漏风问题,主要漏风裂隙存在于煤岩完全破碎区,单纯的表面喷涂堵漏风密闭材料不能很好的解决巷道漏风、瓦斯泄露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浆液及煤岩巷道裂隙的封堵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粒径要求较高,且主要解决的是岩层表面漏风问题,主要漏风裂隙存在于煤岩完全破碎区,单纯的表面喷涂堵漏风密闭材料不能很好的解决巷道漏风、瓦斯泄露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注浆液,包括组分如下:

4、提取液,选取豆科农作物种子烘干并粉碎,按每500ml水20-30g豆粉与水混合搅拌10-15min后过滤,得到过滤液,再将过滤液经过3000r/min离心10-15min后沉淀,取上清液;

5、尿素-钙源混合液-纳米sio2混合液,以水为溶剂,按照碳酰胺肥料用量60-80kg/m3、钙盐用量40-60kg/m3、纳米sio2用量0.048-0.12kg/m3配制混合液;

6、碱性溶液,以水为溶剂,制备naoh溶液,稀释至ph为7.3-7.4。

7、进一步限定,所述豆类农作物种子为大豆、蚕豆、豌豆、扁豆、刀豆的一种或几种。

8、进一步限定,所述碳酰胺肥料可用聚氨酸碳酰胺肥料、多肽碳尿素肥料替代;钙盐可为氯化钙、醋酸钙、硝酸钙的一种或多种;纳米sio2为ph=6-7的纳米sio2溶胶。

9、进一步限定,提取液中蛋白酶浓度应为4000-8000u/l。

10、一种煤岩巷道裂隙的封堵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1、步骤一:煤岩巷道表面一次处理,在煤岩巷道表面喷涂提取液、碳酰胺肥料-钙盐-纳米sio2预反应0.5-1h混合液;静置24h后,重复操作4-5次;

12、步骤二:注液孔布置,结合深浅孔注浆工艺及三步法注浆工艺,先进行巷道表面喷涂封堵材料操作,而后深浅孔注浆封堵目标裂隙,深孔的孔深2-2.5m,浅孔的孔深1.5-2.0m,深孔与浅孔的孔距0.2-0.3m,水平排距0.4-0.6m,上下排距1-2m,上排钻孔距顶板0.5-0.6m,下排钻孔距底板0.5-0.6m;

13、步骤三:巷道围岩循环注浆,利用注液管按设计注浆压力注入提取液8-10分钟,静置0.5h后以不超过2mpa注浆压力注入碳酰胺肥料-钙盐-纳米sio2混合液30-40min,静置1.5h-2h,循环注入多次后注入碱性溶液;

14、步骤四:煤岩巷道表面二次处理,在煤岩巷道表面喷涂提取液、碳酰胺肥料-钙盐-纳米sio2混合液,而后喷涂水胶比为0.22、减水剂掺量为0.25%的水泥浆液,待表面硬化后,重复操作2-3次。

15、进一步限定,深浅孔孔组交替布置,深孔组和浅孔组实现各组间孔隙的充分注浆,各组间双排深浅孔交替布置,实现每组内部的不同深浅孔隙的充分注浆,其排距按计算公式为:

16、

17、式中,

18、r为不同注浆压力下浆液扩散半径(单位:m);

19、m为煤岩体渗透系数;

20、t为浆液扩散时间(单位:min);

21、p为注浆压力(单位:105pa);

22、r为注浆管半径(单位:m);

23、μ为注浆浆液黏度(单位:pa·s);

24、n为受注煤岩体孔(裂)隙率。

25、进一步限定,注浆压力小于2mpa,注浆压力计算公式为:

26、

27、式中,

28、f1为注浆管路摩擦力系数;

29、f2为浆液混合管路摩擦力系数;

30、l1为浆液管路总长度(单位:m);

31、l2为浆液混合管路总长度(单位:m);

32、l3为输浆混合管路总长度(单位:m);

33、f3为输浆管路摩擦力系数;

34、r为管道半径(单位:m);

35、v为浆液流动速度(单位:m3/s)。

36、进一步限定,步骤四中提取液、碳酰胺肥料-钙盐-纳米sio2混合液于喷涂前通过混合进行预反应。

37、进一步限定,喷涂、混合操作过程中温度保持在25℃-30℃。

3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39、该一种注浆液及煤岩巷道裂隙的封堵方法,通过向孔内循环注入豆科种子提取液、碳酰胺肥料-钙盐-纳米sio2混合液、碱液。以上溶液均为水性溶液,具有极低的动力粘度和优秀的穿透性能,可有效进入钻孔周围煤岩体内的微裂隙,避免注浆盲区。

40、在豆科种子提取液中脲酶的高效催化作用下,碳酰胺肥料快速水解生成碳酸根离子,进而与钙离子结合生成碳酸钙沉淀,实现对钻孔周围煤岩微裂隙的有效封堵,以纳米sio2作为补充成核位点,促进产生更多碳酸钙沉淀,宏观裂缝被封闭。多余的纳米sio2填充在碳酸钙颗粒间,在碱性条件发生火山灰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钙凝胶,微观孔隙裂隙被填充。

41、其,具体反应过程如下:

42、co(n2h2)+h2o→nh2cooh

43、nh2cooh+h2o→nh3+h2co3

44、

45、

46、

47、反应过程中,尿素水解产生铵根离子,碳酸根与钙离子反应过程中一直呈现碱性环境,并且人为注入了氢氧化钠溶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浆液,其特征在于:包括组分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豆类农作物种子为大豆、蚕豆、豌豆、扁豆、刀豆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酰胺肥料可用聚氨酸碳酰胺肥料、多肽碳尿素肥料替代;钙盐可为氯化钙、醋酸钙、硝酸钙的一种或多种;纳米SiO2为pH=6-7的纳米SiO2溶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液,其特征在于:提取液中蛋白酶浓度应为4000-8000U/L。

5.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注浆液对煤岩巷道裂隙的封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煤岩巷道裂隙的封堵方法,其特征在于:深浅孔孔组交替布置,深孔组和浅孔组实现各组间孔隙的充分注浆,各组间双排深浅孔交替布置,实现每组内部的不同深浅孔隙的充分注浆,其排距按计算公式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煤岩巷道裂隙的封堵方法,其特征在于:注浆压力小于2MPa,注浆压力计算公式为: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煤岩巷道裂隙的封堵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提取液、碳酰胺肥料-钙盐-纳米SiO2混合液于喷涂前通过混合进行预反应。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煤岩巷道裂隙的封堵方法,其特征在于:喷涂、混合操作过程中温度保持在25℃-3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浆液,其特征在于:包括组分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豆类农作物种子为大豆、蚕豆、豌豆、扁豆、刀豆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酰胺肥料可用聚氨酸碳酰胺肥料、多肽碳尿素肥料替代;钙盐可为氯化钙、醋酸钙、硝酸钙的一种或多种;纳米sio2为ph=6-7的纳米sio2溶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液,其特征在于:提取液中蛋白酶浓度应为4000-8000u/l。

5.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注浆液对煤岩巷道裂隙的封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晨鹏肖杨钱潇吴焕然林军志袁浩栩邓英华周思怡杨晨静刘睿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