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工位翻转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0741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2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工位翻转上料装置,包括:翻转机构,紧定位夹持机构。翻转机构驱动紧定位夹持机构翻转,紧定位夹持机构包括定位组件以及压紧组件,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支架、定位驱动源、载板,定位支架的一侧与定位驱动源固定连接,定位支架的一端与载板固定连接,定位支架的另一端连接有底座,载板上开设有与定位驱动源的输出轴相对应的定位孔,载板上放置有待翻转工料,压紧组件包括压紧驱动源以及压紧执行单元,压紧驱动源固定连接于定位支架的两侧且位于待翻转工料的两端。该技术提供的双工位翻转上料装置,解决了机械设备制造的技术领域中的设备体积大、操作复杂、上料速度慢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制造的,具体涉及一种双工位翻转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1、在生产过程中,双工位机器人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可以同时进行上下料的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然而,双工位机器人存在着上下料的翻转问题。传统的翻转装置需要机器人离开工作台,切换至翻转装置,无疑影响了生产效率。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双工位翻转上料装置。

2、近年来,随着自动化技术、控制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自动化设备开始应用于生产现场,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因此,开发一种具有高效、精准、可靠等特点的双工位翻转上料装置成为当前工业自动化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

3、目前,市场上已经存在一些双工位翻转上料装置,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手工上料的问题。但这些装置普遍存在设备体积大、操作复杂、上料速度慢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双工位翻转上料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机械设备制造的
中的设备体积大、操作复杂、上料速度慢的技术问题。

2、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双工位翻转上料装置,包括:

3、翻转机构;

4、紧定位夹持机构,所述翻转机构驱动所述紧定位夹持机构翻转;所述紧定位夹持机构包括定位组件以及压紧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支架、定位驱动源、载板;所述定位支架的一侧与所述定位驱动源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支架的一端与所述载板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支架的另一端连接有底座;所述载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驱动源的输出轴相对应的定位孔;所述载板上放置有待翻转工料;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压紧驱动源以及压紧执行单元;所述压紧驱动源固定连接于所述定位支架的两侧且位于所述待翻转工料的两端。

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

6、1.提高了生产效率:该装置采用双工位设计,可以同时进行上料和下料操作,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相较于传统的单工位上料装置,该装置能够更快地完成上下料任务,减少了制造周期和生产成本。

7、2.降低了劳动强度:利用该装置可以高度自动化地进行生产加工,减少了人工干预的机会和工作强度,为工人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和更合理的工作负荷,也有助于减少因人为原因导致的质量问题。

8、3.降低了安全风险:由于该装置在操作时采用高度自动化的机械操作方式,可以有效地避免人工操作时可能产生的安全风险。同时在设计上也考虑到了安全性和稳定性,避免了机械行动的错误操作。

9、4.提高了产品质量:该装置的精准度和安全性等方面的优点,有助于提高生产制品的质量。通过确保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和一致性,最终产品可以更容易地满足客户的要求,增强市场竞争力。

10、5.节约了空间:该装置在设计上比较紧凑,占用空间相对较小。在工厂的布局规划中,可以更多的节约使用空间,使工厂整体布局更加合理、高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工位翻转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翻转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执行单元包括支撑部、压紧部、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所述压紧驱动源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压紧部转动连接;所述压紧部的一端与所述支撑部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压紧驱动源的顶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翻转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翻转驱动源;所述底座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翻转驱动源的输出端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以驱动所述支撑板旋转;所述翻转驱动源与所述支撑板之间还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底端固定来连接有上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的下端连接有水平移动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工位翻转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移动机构包括水平移动驱动源、第一滑块、第一直线导轨;所述第一滑块的上端与所述上连接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直线导轨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工位翻转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导轨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连接板;所述下连接板的一侧与所述水平移动驱动源固定连接;所述水平移动驱动源的输出端与所述上连接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下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侧连接板;所述侧连接板固定连接有竖直移动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工位翻转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移动机构包括第二滑块、第二直线导轨、竖直移动驱动源、竖直移动支架;所述第二滑块的一端与所述侧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直线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直线导轨与所述竖直移动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竖直移动驱动源的输出端与所述侧连接板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工位翻转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调节支撑脚与固定支撑脚;所述可调节支撑脚与所述竖直移动支架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支撑脚与所述竖直移动支架的底端可拆卸式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工位翻转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板的两侧以及所述侧连接板的上下两端相对应位置均设置有缓冲单元。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工位翻转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翻转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执行单元包括支撑部、压紧部、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所述压紧驱动源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压紧部转动连接;所述压紧部的一端与所述支撑部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压紧驱动源的顶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翻转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翻转驱动源;所述底座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翻转驱动源的输出端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以驱动所述支撑板旋转;所述翻转驱动源与所述支撑板之间还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底端固定来连接有上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的下端连接有水平移动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工位翻转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移动机构包括水平移动驱动源、第一滑块、第一直线导轨;所述第一滑块的上端与所述上连接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直线导轨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伟东谢烽程建龙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东烽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