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水面废物清理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水面废物清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40540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面垃圾清理船自动船坞方法,步骤包括(1)在船体上的网箱收集满废物后,船体沿着引导槽板进入船坞中;(2)启动升降装置,船托托起船体一起抬升到回收装置的前方且将船体抬升到高于水面,并将回收装置内未设置有网箱的导轨与船体上网箱对接;(3)开启推拉装置,推拉装置拉着船体上的网箱沿着导轨滑入网箱收纳圈内;(4)网箱滑入到网箱收纳圈的对应位置后,推拉装置升起,启动第一驱动电机使得主动轮带动传动轮转动,实现内圈沿着外圈的内侧滑动,将其他滑槽内的网箱转动到与船体相对应的位置;(5)推拉装置下降,使得推拉装置与网箱卡接,然后推拉装置推动网箱沿着导轨滑出网箱收纳圈,使网箱与船体结合,完成网箱更换;(6)升降装置带动船体和网箱下降至水面,船体沿着引导槽板离开船舱;通过升降装置和回收装置的配合使用,在回收垃圾网箱时,确保船体稳定离开水面,方法可靠,同时能够快速更换垃圾网箱,操作简便且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用网箱回收,具体涉及一种水面废物清理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水面环境的保护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河道环境的美观和水体清洁,需要对水面中的垃圾进行清理,否则不仅会造成河道堵塞,还会给河流原本的生态系统造成毁灭性影响,而在河道、湖面中清理垃圾时,采用人工打捞的方式不仅成本高,而且效率低下,同时隐藏着落水的危险,为解决该问题,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2122174404.0,公告日为2022.02.11的专利文献,其公开了一种无人船垃圾清理回收系统,包括:垃圾收集部、垃圾回收部;其中所述垃圾收集部具体包括:船体、垃圾收集框架、垃圾收集网、收集外网;所述垃圾收集框架安装于船体上,所述垃圾收集网活动安装于垃圾收集框架内,用于临时储存垃圾,所述收集外网伸出船体外用于将垃圾导流至垃圾收集网内;所述垃圾回收部包括:回收基站、升降平台、水平伸缩钩锁;所述升降平台、水平伸缩钩锁皆安装于回收基站上,所述水平伸缩钩锁用于将垃圾收集网拉出至升降平台上进行再处理;该系统通过设置垃圾回收部能够将垃圾收集部收集的河流垃圾自动化实现回收搬运,完成垃圾回收处理的最后一步,节约人力物力、加快了清理的效率。但是该系统在回收垃圾收集网的垃圾时,船体在水面上回收垃圾之后,通过水平伸缩钩锁将垃圾收集网拉入到回收基站然后将垃圾收集网拉倒升降平台上,从而船体在拉动垃圾收集网时船体仍然处于水面中,而水面的风浪以及水位的高低不同会直接影响船体的稳定性,同时需要等垃圾收集网中的垃圾完全回收到回收基站后,船体才能离开回收基站再次作业,操作缓慢,从而导致作业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面废物清理方法,在回收垃圾网箱时,确保船体稳定离开水面,方法可靠,同时能够快速更换垃圾网箱,操作简便且高效。

2、为达到上述目的,一种水面废物清理方法,通过船坞对船体内的网箱进行回收以及更换,船坞包括升降装置和回收装置,升降装置包括固定脚架、引导槽板、用于支撑船体的船托以及用于限位的限位弹片,回收装置包括网箱收纳圈和推拉装置,所述网箱收纳圈包括外圈和内圈,所述内圈设置在所述网箱收纳圈的空腔内,所述推拉装置的一端与所述外圈固定连接,所述推拉装置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内圈内且沿着内圈的轴向方向以及高度方向移动,所述外圈套在内圈上且内圈与外圈滚动连接,所述内圈内侧壁上设置有两组以上滑槽,每组滑槽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导轨,所述内圈的一端设有从动齿轮,所述外圈的外侧设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主动齿轮转动连接,所述主动齿轮穿过所述外圈上的第二通孔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转动;所述固定脚架的一端与所述外圈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脚架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引导槽板相匹配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设有齿轮和传动链,所述传动链与所述引导槽板的一端卡接,所述船托设置在所述引导槽板的内侧,所述限位弹片设置在所述引导槽板的内侧且靠近与所述网箱收纳圈的一端;

3、包括以下步骤:

4、(1)在船体上的网箱收集满废物后,船体沿着引导槽板进入船坞中;

5、(2)启动升降装置,船托托起船体一起抬升到回收装置的前方且将船体抬升到高于水面,并将回收装置内未设置有网箱的导轨与船体上网箱对接;

6、(3)开启推拉装置,推拉装置拉着船体上的网箱沿着导轨滑入网箱收纳圈内;

7、(4)网箱滑入到网箱收纳圈的对应位置后,推拉装置升起,启动第一驱动电机使得主动轮带动传动轮转动,实现内圈沿着外圈的内侧滑动,将其他滑槽内的网箱转动到与船体相对应的位置;

8、(5)推拉装置下降,使得推拉装置与网箱卡接,然后推拉装置推动网箱沿着导轨滑出网箱收纳圈,使网箱与船体结合,完成网箱更换;

9、(6)升降装置带动船体和网箱下降至水面,船体沿着引导槽板离开船舱。

10、以上方法,通过先将船体通过升降装置升出水面并与未设置网箱的导轨对齐,然后推拉装置将船体的网箱拉回到导轨内实现回收,然后抬升推拉装置并将内圈旋转使得其他网箱与船体对齐之后然后将其对应的网箱推入到船体上,通过一拉一推的方式实现网箱的回收以及更换,操作方便可靠且通过升降装置能使得船体升出水面实现更换,防止水面的浮动影响网箱的浮动,可靠性更好。

11、另外主动轮与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连接,在外圈上设置有第二通孔,使得主动轮穿过第二通孔与内圈一端的从动轮啮合转动,由此使得在第一驱动电机启动后,带动主动轮转动,进而带动内圈在网箱收纳圈的空腔内转动,同时在内圈上设置导轨,使得将船体中的网箱回收到内圈的导轨上,然后通过内圈转动将其他网箱转动到与船体相对应的位置完成网箱的更换,操作简便且快捷高效,无需等待网箱中的垃圾被全部回收后再继续作业,而通过直接更换不同网箱即可,有效提高了船体的作业效率;通过设置网箱收纳圈与固定脚架固定连接,并在固定脚架的一侧设置与引导槽板相匹配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同时在第一滑槽内设有齿轮和传动链,且使得传动链与引导槽板卡接,能够通过齿轮带动传动链传动,进而带动引导槽板可以沿着滑槽的长度方向移动;而将限位弹片和船托设置在引导槽板的内侧,且限位弹片设置在靠近与网箱收纳圈的一端,由此使得船体进入引导槽后,船托托住船体的底部,限位弹片遮挡船体的前部,两侧的引导槽板遮挡船体的两侧,在齿轮和传动链的带动下,使得船体能够稳定离开水面,避免水面风浪以及水位高低不同的影响,确保了船体在回收网箱过程中的稳定性。

12、进一步的,所述齿轮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固定脚架靠近升降装置的一侧,所述固定脚架设置有两个以上;

13、步骤(2)中具体包括第二驱动电机驱动第二齿轮转动,进而带动传动链和引导槽板沿着滑槽的长度方向向上滑动,实现船体和网箱的抬升;

14、步骤(6)中包括第二驱动电机驱动第二齿轮转动,进而带动传动链和引导槽板沿着滑槽的长度方向向下滑动,实现船体和网箱的下降。

15、以上设置,能够通过驱动电机带动齿轮和传动链转动。

16、进一步的,所述引导槽板对称设置,所述引导槽板包括延伸部、连接部和滑动部,所述延伸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延伸部的另一端向引导槽板外侧延伸设置,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动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动部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滑槽内,且与所述第二滑槽内形成滑动连接。

17、以上设置,通过设置引导槽板的延伸部向外延伸形成外八字形,在船体进引导槽前,利于引导船体摆正船身;通过将滑动部另一端设置在第二滑槽内形成滑动连接,能够对引导槽板的水平方向起到限位作用,使得引导槽板只能沿着竖直方向滑动。

18、进一步的,所述滑动部的另一端与连接块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上设有与传动链条相匹配的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传动链条卡接。

19、以上设置,通过设置连接块与引导槽板的滑动部连接,同时在连接块上设置有凸块,且使得凸块与传动链条匹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面废物清理方法,通过船坞对船体内的网箱进行回收以及更换,其特征在于:船坞包括升降装置和回收装置,升降装置包括固定脚架、引导槽板、用于支撑船体的船托以及用于限位的限位弹片,回收装置包括网箱收纳圈和推拉装置,所述网箱收纳圈包括外圈和内圈,所述内圈设置在所述网箱收纳圈的空腔内,所述推拉装置的一端与所述外圈固定连接,所述推拉装置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内圈内且沿着内圈的轴向方向以及高度方向移动,所述外圈套在内圈上且内圈与外圈滚动连接,所述内圈内侧壁上设置有两组以上滑槽,每组滑槽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导轨,所述内圈的一端设有从动齿轮,所述外圈的外侧设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主动齿轮转动连接,所述主动齿轮穿过所述外圈上的第二通孔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转动;所述固定脚架的一端与所述外圈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脚架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引导槽板相匹配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设有齿轮和传动链,所述传动链与所述引导槽板的一端卡接,所述船托设置在所述引导槽板的内侧,所述限位弹片设置在所述引导槽板的内侧且靠近与所述网箱收纳圈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面废物清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固定脚架靠近升降装置的一侧,所述固定脚架设置有两个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面废物清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槽板对称设置,所述引导槽板包括延伸部、连接部和滑动部,所述延伸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延伸部的另一端向引导槽板外侧延伸设置,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动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动部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滑槽内,且与所述第二滑槽内形成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面废物清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的另一端与连接块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上设有与传动链条相匹配的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传动链条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面废物清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船托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船托的另一端在引导槽内向下延伸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面废物清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的一端与内圈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导轨的另一端向相对方向延伸,导轨的一侧设置有台阶部,相对设置的两个导轨的台阶部与内圈的内侧壁之间形成与所述网箱底部两侧的突出部相匹配的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面废物清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装置包括连接板、升降螺杆、升降螺杆电机、皮带传动结构和卡扣,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所述外圈靠近所述从动轮的一端,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外圈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靠近所述外圈的一侧设置有升降螺杆电机和升降螺杆,升降螺杆电机与升降螺杆相连,所述升降螺杆与连接杆的一端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上设置有皮带传动结构,卡扣设置在皮带传动结构上且跟随皮带移动而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水面废物清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传动装置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上,所述皮带传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一侧的第一滑轮、第二滑轮以及皮带,所述第二滑轮与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滑轮和所述第二滑轮之间通过所述皮带实现传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水面废物清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端与所述皮带固定连接,所述卡扣设置在所述固定块的另一端;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面废物清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外侧设置有传感器;步骤(2)包括启动升降装置,船托托起船体一起抬升到回收装置的前方且在传感器检测到达对应的水位时确定船体抬升到高于水面,并将回收装置内未设置有网箱的导轨与船体上网箱对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面废物清理方法,通过船坞对船体内的网箱进行回收以及更换,其特征在于:船坞包括升降装置和回收装置,升降装置包括固定脚架、引导槽板、用于支撑船体的船托以及用于限位的限位弹片,回收装置包括网箱收纳圈和推拉装置,所述网箱收纳圈包括外圈和内圈,所述内圈设置在所述网箱收纳圈的空腔内,所述推拉装置的一端与所述外圈固定连接,所述推拉装置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内圈内且沿着内圈的轴向方向以及高度方向移动,所述外圈套在内圈上且内圈与外圈滚动连接,所述内圈内侧壁上设置有两组以上滑槽,每组滑槽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导轨,所述内圈的一端设有从动齿轮,所述外圈的外侧设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主动齿轮转动连接,所述主动齿轮穿过所述外圈上的第二通孔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转动;所述固定脚架的一端与所述外圈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脚架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引导槽板相匹配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设有齿轮和传动链,所述传动链与所述引导槽板的一端卡接,所述船托设置在所述引导槽板的内侧,所述限位弹片设置在所述引导槽板的内侧且靠近与所述网箱收纳圈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面废物清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固定脚架靠近升降装置的一侧,所述固定脚架设置有两个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面废物清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槽板对称设置,所述引导槽板包括延伸部、连接部和滑动部,所述延伸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延伸部的另一端向引导槽板外侧延伸设置,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动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动部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滑槽内,且与所述第二滑槽内形成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面废物清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的另一端与连接块的一端连接,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杰黄德鹏陈伟华谭远沼廖钰余铭娜吴双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城市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