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驱电机的轴向缓冲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9750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2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直驱电机的轴向缓冲结构,属于电机技术领域。该直驱电机的轴向缓冲结构适用于负载端朝下的场景,包括连接座、定子座、定子及转子;连接座和定子座同轴固定连接,且定子座上安装有第一轴承,连接座上安装有第二轴承;定子固定于定子座的外表面;转子包括转轴、转轴筒及转子端板,转轴穿设在电机的中轴线上,转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连接;转子筒悬空设置在定子外围,转子筒的一端固定连接转子端板,转子端板的中心与转轴的一端同步联接;其中,连接座设有台阶孔,台阶孔内装有轴承波圈,轴承波圈的顶端支撑于第二轴承的内圈。本技术能够极大程度地缓解转轴所受的轴向冲击力,进而提高电机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机,尤其涉及一种电机的轴向缓冲结构。


技术介绍

1、直驱电机是直接驱动式电机的简称,主要指电机在驱动负载时,不需经过传动装置,如传动皮带、减速机等结构。

2、由于转轴与外部负载直接连接,因而外部负载的运动将直接传递作用在转轴上,其中,负载沿轴向的震动将对转轴造成较大的冲击,导致转轴与轴承之间出现松动,或者转轴组件与电机内部结构发生硬碰撞,进而造成部件损伤,严重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

3、有鉴于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直驱电机中转轴受到轴向冲击力进而带来使用寿命低问题,提供一种直驱电机的轴向缓冲结构,能够极大程度地缓解转轴所受的轴向冲击力,进而提高电机使用寿命。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3、一种直驱电机的轴向缓冲结构,适用于负载端朝下的场景,包括连接座、定子座、定子及转子;

4、所述连接座和定子座同轴固定连接,且所述定子座上安装有第一轴承,所述连接座上安装有第二轴承;

5、所述定子固定于定子座的外表面;

6、所述转子包括转轴、转轴筒及转子端板,所述转轴穿设在电机的中轴线上,转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连接;所述转子筒悬空设置在定子外围,转子筒的一端固定连接转子端板,转子端板的中心与转轴的一端同步联接;

7、其中,所述连接座设有台阶孔,所述台阶孔内装有轴承波圈,所述轴承波圈的顶端支撑于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

8、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转轴呈中间粗两头细的阶梯状结构,转轴的中间段恰好卡持在两个轴承的内圈之间。

9、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连接座包括第一法兰、第二法兰及形成于二者之间的轴承室,所述第二轴承安装于该轴承室内。

10、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轴承室内固定连接有轴承座,所述台阶孔开设于该轴承座的中间。

11、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法兰的端面设有定位凹台,所述定子座的底部与该定位凹台相契合。

12、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定子座远离连接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轴承盖,所述轴承盖的内侧设有轴承安装孔,所述第一轴承安装于该轴承安装孔内。

13、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定子座的一端设有内止口,所述轴承盖固定于该内止口上。

14、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转子端板包括中心环及端板面,所述转子筒固定连接于端板面的内侧,所述中心环与转轴之间通过双键结构连接。

15、作为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压盖;

16、所述压盖固定于转轴的端面上,且压盖的盖缘抵持于所述中心环;

17、所述中心环的另一端抵持于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

18、作为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外壳;

19、所述外壳的开口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的边缘。

2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带来以下技术效果:

21、本技术在安装后负载端朝下,在外部负载和转子本身的重力作用下,转轴具有向下运动的趋势,此时,安装在连接座和第二轴承之间的轴承波圈被压缩,给转轴在上下方向运动均留有缓冲距离;工作状态时,外部负载在上下方向的运动将带动转轴进行同步运动,由于负载和转子自身重力的存在,因而转轴向上运动的幅度总是小于其向下运动的幅度,当转轴向下运动时,轴承波圈将提供极大地缓冲作用,从而避免转轴组件与其它零部件之间发生硬碰撞的现象,进而起到保护电机内部结构、提高电机使用寿命的作用;台阶孔的设置,不仅能够确保轴承波圈安装位置的稳定性,还能限定转轴向下振动的最大幅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驱电机的轴向缓冲结构,适用于负载端朝下的场景,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座、定子座、定子及转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呈中间粗两头细的阶梯状结构,转轴的中间段恰好卡持在两个轴承的内圈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包括第一法兰、第二法兰及形成于二者之间的轴承室,所述第二轴承安装于该轴承室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向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室内固定连接有轴承座,所述台阶孔开设在该轴承座的中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向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法兰的端面设有定位凹台,所述定子座的底部与该定位凹台相契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座远离连接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轴承盖,所述轴承盖的内侧设有轴承安装孔,所述第一轴承安装于该轴承安装孔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轴向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座的一端设有内止口,所述轴承盖固定于该内止口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端板包括中心环及端板面,所述转子筒固定连接于端板面的内侧,所述中心环与转轴之间通过双键结构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轴向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盖;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驱电机的轴向缓冲结构,适用于负载端朝下的场景,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座、定子座、定子及转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呈中间粗两头细的阶梯状结构,转轴的中间段恰好卡持在两个轴承的内圈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包括第一法兰、第二法兰及形成于二者之间的轴承室,所述第二轴承安装于该轴承室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向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室内固定连接有轴承座,所述台阶孔开设在该轴承座的中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向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法兰的端面设有定位凹台,所述定子座的底部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浩锋王步明方宇星汪一杰应卓霖
申请(专利权)人:湘潭华联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