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手势识别与控制系统及应用技术方案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手势识别与控制系统及应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39223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手势识别与控制系统,包括:电子信号发生模块、电子信号采集及处理模块、信号控制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以及仿生机械模块。通过定制化设计的柔性电子传感仿生皮肤及其表面贴装的多模态传感芯片,可精准捕捉上肢运动过程中的动作、姿态、触感、嗅觉和外部信号变化,从而实时控制仿生机械模块的运动,满足人机交互、智能康养等领域的应用需求。该系统制备方法简便,使用导电复合材料印制的柔性电子电路可以显著提升系统良好的人机贴合性、灵敏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柔性电子技术及应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手势识别与控制系统及应用


技术介绍

1、可穿戴设备是一种可以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近年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目前广泛应用的可穿戴设备采用使用者佩戴或穿戴方式,将不同功能的电子产品集成到常规行为和动作中,实现对身体特征的监测和外协设备的响应。同时,该方法虽然具有便捷性和可快速替换性,但其非贴身性也导致捕捉数据的准确性大幅降低,影响对外协设备的控制精度。

2、电子皮肤产品最为近年来新发展的技术,其良好的皮肤贴合性和精准的可控性,使其成为可穿戴设备重要的发展方向。伴随电子皮肤技术和产品的发展,诸多新型材料、增材制造技术和应用也展现出良好的适配性和增益性。以先进电子材料为例,包括新型导电材料(液态金属、纳米银、石墨烯等)、光敏、气敏材料。先进制造技术更是包括了微纳制造、3d打印、柔性印制技术在柔性电子领域的融合。

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手势识别与控制系统,通过定制化设计的柔性电子传感仿生皮肤及其表面贴装的多模态传感芯片,可精准捕捉上肢运动过程中的动作、姿态、触感、嗅觉和外部信号变化,从而实时控制仿生机械模块的运动,满足人机交互、智能康养等领域的应用需求。该系统制备方法简便,使用的导电复合材料的柔性电子电路印制方法可以显著提升系统良好的人机贴合性、灵敏性。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
技术介绍
所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势识别与控制系统,包括:电子信号发生模块、电子信号采集及处理模块、信号控制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以及仿生机械模块。通过定制化设计的柔性电子传感仿生皮肤及其表面贴装的多模态传感芯片,可精准捕捉上肢运动过程中的动作、姿态、触感、嗅觉和外部信号变化,从而实时控制仿生机械模块的运动,满足人机交互、智能康养等领域的应用需求。该系统制备方法简便,使用导电复合材料印制的柔性电子电路可以显著提升系统良好的人机贴合性、灵敏性。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2、一种手势识别与控制系统,包括电子信号发生模块、电子信号采集及处理模块、信号控制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以及仿生机械模块;

3、其中,电子信号发生模块具有良好皮肤贴合性、可拉伸性和高灵敏性,可用于提取手、手腕、前臂、手肘、上臂、肩等上肢动作、姿态、触感、嗅觉等变化信号。电子信号发生模块能够完全贴合穿戴者的皮肤,穿戴者上肢动作或者静止时都能保持与皮肤的完全贴合。同时,电子信号发生模块与电子信号采集及处理模块连接,并通过信号控制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将电子信号发生模块产生的上肢动作、姿态、触感、嗅觉等变化信号通讯给仿生机械模块的控制器,实时控制仿生机械模块的运动。仿生机械模块由机械装置和控制器组成,控制器可控制机械装置的运动。

4、所述系统的电子信号发生模块,包括柔性电子传感仿生皮肤及其表面贴装的多模态传感芯片,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1)测绘穿戴者上肢的柔性电子传感仿生皮肤外围轮廓形状,按照手指表面、指尖、指关节(包括远端指关节、近端指关节)、指掌连接处、掌面、掌背、手腕关节、前臂表面、手肘关节、上臂表面、肩关节等上肢活动位点设计多模态传感芯片电子电路;多模态传感芯片尺寸的中心点与上肢活动位点的中心点位置重合;

6、(2)将高黏性高分子聚合物薄膜、高弹性可拉伸薄膜、非导电薄膜在温度为50-70℃、压力为50-150kg的条件下热压为复合柔性基底;

7、(3)使用激光切割沿穿戴者上肢外围轮廓形状切割复合柔性基底,激光切割功率为0.5-50w;上肢外围轮廓形状的裁切线为平面投影,实际为立体圆柱形,切割时可向外延伸0.5-1cm;

8、(4)使用3d打印、狭缝涂布或柔性印刷等方式在复合柔性基底表面印制复合电子材料,制备柔性电子传感仿生皮肤;

9、(5)使用低温液态金属焊料或各向异性胶水在电子电路上肢活动位点热压贴装多模态传感芯片,完成电子信号发生模块的制作。热压温度为60-120℃、压力为10-15kg。

10、所述的高黏性高分子聚合物薄膜可以为自粘胶膜或热粘性膜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的高弹性可拉伸薄膜可以为柔性硅胶、ecoflex或pdms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的非导电薄膜可以为光敏树脂固化膜、pi、pet、teslin或pvc中的任意一种。高黏性高分子聚合物薄膜具有高黏性、生物相容性,确保柔性电子传感仿生皮肤与上肢紧密贴合;高弹性可拉伸薄膜可确保电子传感仿生皮肤在上肢摆动、扭转、收缩等形变过程中保持其稳定性和可恢复性;非导电薄膜可确保复合电子材料在其表面良好的附着。非导电薄膜作为衬底薄膜,为绝缘薄膜,衬底本身不导电,以免对电路及电子信号发生干扰。

11、所述的复合柔性基底,厚度为0.5-5微米。复合柔性基底厚度过大,会导致上肢动作变化过程中柔性电子传感仿生皮肤脱落,导致手势识别与控制系统功能失效。

12、所述的3d打印,采用高频振动控制压电喷墨打印方式,可在复合柔性基底表面打印粘度为1-100,000cp的复合电子材料;所述的狭缝涂布或柔性印刷方式,可在复合柔性基底表面印制粘度为1,000-50,000cp的复合电子材料。

13、所述的复合电子材料,由液态金属-纳米银粉改性材料、纳米金属-液态金属-弹性体材料复合材料、改性石墨烯掺杂液态金属复合材料或改性碳纳米管修饰液态金属复合材料中至少一种组成。其中,所述的液态金属-纳米银粉改性材料采用微烧结溶液去除纳米银颗粒表面的有机配体和液态金属表面的氧化镓层后机械搅拌制备。所述的纳米金属-液态金属-弹性体材料复合材料采用液相球磨的方式制备出纳米金属-液态金属复合粉末,并通过机械搅拌的方式与弹性体混合制备高分散性导电性弹性体。所述的改性石墨烯掺杂液态金属复合材料采用改性石墨烯、液态金属和酯类溶剂混合、真空干燥后制备。改性碳纳米管修饰液态金属复合材料采用酸液浸泡、搅拌、真空干燥后制备。所述的液态金属为熔点小于30℃的ga-in、ga-in-sn或ga-in-zn基液态合金中的一种或几种。

14、所述的多模态传感芯片,可以为压力、姿态、视觉、语音、触觉、嗅觉传感芯片中的至少一种。多模态传感芯片可以捕捉上肢运动过程中的动作、姿态、触感、嗅觉及外部指令的变化,从而产生电子控制信号,控制仿生机械模块的运动。

15、所述的电子信号采集及处理模块,可采集复合电子材料在上肢运动时产生的电阻变化值,或采集多模态传感芯片产生的电子控制信号。根据复合电子材料的电阻值变化情况,可以判断上肢运动过程中的动作、姿态、触感、嗅觉;或根据多模态传感芯片产生的动作、姿态、触感、嗅觉及外部指令的变化,通过信号控制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通讯给仿生机械模块的控制器,实时控制仿生机械模块的运动。

16、所述的电子信号采集及处理模块,还包括信号调理电路、微处理器、电源模块、报警电路、按键电路和保护电路。电子信号采集过程包括:

17、(1)开启电子信号采集及处理模块电源开关,穿戴柔性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势识别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信号发生模块、电子信号采集及处理模块、信号控制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以及仿生机械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势识别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的电子信号发生模块包括柔性电子传感仿生皮肤及其表面贴装的多模态传感芯片,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电子传感仿生皮肤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黏性高分子聚合物薄膜为自粘胶膜或热粘性膜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的高弹性可拉伸薄膜为柔性硅胶、Ecoflex或PDMS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的非导电薄膜为光敏树脂固化膜、PI、PET、Teslin或PVC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电子传感仿生皮肤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柔性基底厚度为0.5-5微米。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电子传感仿生皮肤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3D打印采用高频振动控制压电喷墨打印方式,可在复合柔性基底表面打印粘度为1-100,000cp的复合电子材料;所述的狭缝涂布或柔性印刷方式,可在复合柔性基底表面印制粘度为1,000-50,000cp的复合电子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电子传感仿生皮肤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电子材料由液态金属-纳米银粉改性材料、纳米金属-液态金属-弹性体材料复合材料、改性石墨烯掺杂液态金属复合材料或改性碳纳米管修饰液态金属复合材料中至少一种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电子传感仿生皮肤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模态传感芯片为压力、姿态、视觉、语音、触觉、嗅觉传感芯片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势识别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子信号采集及处理模块可采集复合电子材料在上肢运动时产生的电阻变化值,或采集多模态传感芯片产生的电子控制信号;根据复合电子材料的电阻值变化情况,可以判断上肢运动过程中的动作、姿态、触感、嗅觉;或根据多模态传感芯片产生的动作、姿态、触感、嗅觉及外部指令的变化,通过信号控制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通讯给仿生机械模块的控制器,实时控制仿生机械模块的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势识别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子信号采集及处理模块,还包括信号调理电路、微处理器、电源模块、报警电路、按键电路和保护电路;电子信号采集过程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势识别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势识别与控制系统可应用于人机交互、电子游戏、智能家居、车载系统、智能康养领域。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势识别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信号发生模块、电子信号采集及处理模块、信号控制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以及仿生机械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势识别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的电子信号发生模块包括柔性电子传感仿生皮肤及其表面贴装的多模态传感芯片,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电子传感仿生皮肤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黏性高分子聚合物薄膜为自粘胶膜或热粘性膜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的高弹性可拉伸薄膜为柔性硅胶、ecoflex或pdms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的非导电薄膜为光敏树脂固化膜、pi、pet、teslin或pvc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电子传感仿生皮肤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柔性基底厚度为0.5-5微米。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电子传感仿生皮肤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3d打印采用高频振动控制压电喷墨打印方式,可在复合柔性基底表面打印粘度为1-100,000cp的复合电子材料;所述的狭缝涂布或柔性印刷方式,可在复合柔性基底表面印制粘度为1,000-50,000cp的复合电子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电子传感仿生皮肤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琦杨建新李双寿王蓓蓓聂风涛曹宇张昭顾斯程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