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浸水的车用轮毂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8723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21
本技术涉及轮毂密封结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该防浸水的车用轮毂密封结构,具备密封效果好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轮毂与车轴之间的密封大都是通过密封圈以及多种密封件提供的密封效果,而上述密封措施在挂车上使用时会增大车轮负担,影响汽车载重能力,且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车轴需要转动,而密封圈无法旋转,导致车轴旋转部分无法起到有效的密封作用,进而容易使积水锈蚀车轴,从而影响挂车的行驶安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轮毂密封结构,具体为一种防浸水的车用轮毂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1、轮毂,是一种安装汽车轮胎的安装组件,主要起到连接车辆与车轮的作用,轮毂一般分为连接内圈与安装外圈,二者大都是通过一体铸造成型,车轴与轮毂之间一般都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密封,避免车轮在涉水时积水进入轮毂内锈蚀车轴。

2、现有的轮毂与车轴之间的密封大都是通过密封圈以及多种密封件提供的密封效果,而上述密封措施在挂车上使用时会增大车轮负担,影响汽车载重能力,且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车轴需要转动,而密封圈无法旋转,导致车轴旋转部分无法起到有效的密封作用,进而容易使积水锈蚀车轴,从而影响挂车的行驶安全,故而提出一种防浸水的车用轮毂密封结构来解决上述所提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浸水的车用轮毂密封结构,具备密封效果好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轮毂与车轴之间的密封大都是通过密封圈以及多种密封件提供的密封效果,而上述密封措施在挂车上使用时会增大车轮负担,影响汽车载重能力,且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车轴需要转动,而密封圈无法旋转,导致车轴旋转部分无法起到有效的密封作用,进而容易使积水锈蚀车轴,从而影响挂车的行驶安全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浸水的车用轮毂密封结构,包括轮毂内圈,所述轮毂内圈的内部嵌设有数量为两个的轴承,两个所述轴承的内侧嵌设有同一个车轴套,右侧所述轴承的右侧卡接有车轴圈,所述轮毂内圈的外侧嵌设有abs齿圈,所述轮毂内圈的左侧设有密封垫圈,所述密封垫圈的左侧设有轮毂密封盖,所述轮毂密封盖通过防松螺栓与轮毂内圈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防松螺栓的数量不少于八个且呈环形等距离分布在轮毂密封盖的外侧,所述密封垫圈与左侧轴承之间和右侧轴承与车轴圈之间均填充有润滑脂,所述车轴套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车轴,所述车轴套与车轴圈与外界车轴相适配且紧密配合。

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轮毂密封盖对轮毂内圈左侧形成完全密封,再通过油封密封车轴与车轴圈,并使轮毂内圈右侧形成相对开放状态,在静止时通过润滑脂自然密封轮毂,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由于轮毂发热,使其加热润滑脂气化,并在气化过程中由轮毂内圈右侧排出热气,从而增大轮毂内圈内的压强,避免积水进入轮毂内,同时还可保证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对车辆进行润滑的同时进行密封操作。

6、该防浸水的车用轮毂密封结构,具备了密封效果的优点。

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8、进一步,所述轴承为锥形圆柱滚子轴承,所述车轴套为漏斗形设置,且外表面呈弧形设置。

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锥形圆柱滚子轴承具备较强的抗推力能力,能够便于在车轮转向时保持轴承与车轴之间的连接性,减少车轴与轴承之间的摩擦力,便于提高轴承与车轴的使用寿命,车轴套外表面呈弧形设置,能够减少在行驶过程中由于折角形成的应力,从而避免车轴套在行驶过程中破损,损伤车轴。

10、进一步,所述密封垫圈为橡胶,所述密封垫圈的内部开始有数量不少于八个且与防松螺栓相适配的螺栓孔。

1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橡胶具备良好的记忆性与防水性,在安装过程中通过防松螺栓带动轮毂密封盖挤压密封垫圈使密封垫圈延展填充,从而完全密封轮毂内圈的左侧。

12、进一步,两个所述轴承与轮毂内圈和车轴套之间均为过盈配合,所述轮毂密封盖为铝合金轮毂盖。

1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铝合金具备良好的延展性,在加工过程中可采用冲压简易成型,且不易锈蚀,便于车辆涉水。

14、进一步,所述轮毂内圈的外侧设有数量不少于八个且呈环形等距离分布的轮毂连接螺栓,所述轮毂内圈的内部开设有与两个轴承相适配的阶梯槽。

1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轮毂内圈内的阶梯槽便于对两个轴承在安装时进行定位,提高轴承的安装效率与精度。

16、进一步,所述车轴圈的横截面为l形设置,所述车轴圈与右侧轴承的外圈相适配。

1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车轴圈的横截面为l形设置能够更好的与右侧轴承相互配合留存润滑脂,再通过润滑脂填充缝隙,提供密封效果,同时,由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轮毂内圈会发热,而该热量又会加热润滑脂产生汽化,气化的润滑脂就能便于从轮毂内圈的右侧排出,从而使轮毂内圈内形成较大的压强,排斥外部进水,能够更好的在车辆运动过程中对轮毂进行密封,同时不影响其内部润滑脂的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浸水的车用轮毂密封结构,包括轮毂内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内圈(1)的内部嵌设有数量为两个的轴承(2),两个所述轴承的内侧嵌设有同一个车轴套(3),右侧所述轴承(2)的右侧卡接有车轴圈(4),所述轮毂内圈(1)的外侧嵌设有ABS齿圈(5),所述轮毂内圈(1)的左侧设有密封垫圈(6),所述密封垫圈(6)的左侧设有轮毂密封盖(7),所述轮毂密封盖(7)通过防松螺栓(8)与轮毂内圈(1)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防松螺栓(8)的数量不少于八个且呈环形等距离分布在轮毂密封盖(7)的外侧,所述密封垫圈(6)与左侧轴承(2)之间和右侧轴承(2)与车轴圈(4)之间均填充有润滑脂(9),所述车轴套(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车轴(11),所述车轴套(3)与车轴圈(4)与车轴(11)相适配且紧密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浸水的车用轮毂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2)为锥形圆柱滚子轴承,所述车轴套(3)为漏斗形设置,且外表面呈弧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浸水的车用轮毂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垫圈(6)为橡胶,所述密封垫圈(6)的内部开始有数量不少于八个且与防松螺栓(8)相适配的螺栓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浸水的车用轮毂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轴承(2)与轮毂内圈(1)和车轴套(3)之间均为过盈配合,所述轮毂密封盖(7)为铝合金轮毂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浸水的车用轮毂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内圈(1)的外侧设有数量不少于八个且呈环形等距离分布的轮毂连接螺栓(10),所述轮毂内圈(1)的内部开设有与两个轴承(2)相适配的阶梯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浸水的车用轮毂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轴圈(4)的横截面为L形设置,所述车轴圈(4)与右侧轴承(2)的外圈相适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浸水的车用轮毂密封结构,包括轮毂内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内圈(1)的内部嵌设有数量为两个的轴承(2),两个所述轴承的内侧嵌设有同一个车轴套(3),右侧所述轴承(2)的右侧卡接有车轴圈(4),所述轮毂内圈(1)的外侧嵌设有abs齿圈(5),所述轮毂内圈(1)的左侧设有密封垫圈(6),所述密封垫圈(6)的左侧设有轮毂密封盖(7),所述轮毂密封盖(7)通过防松螺栓(8)与轮毂内圈(1)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防松螺栓(8)的数量不少于八个且呈环形等距离分布在轮毂密封盖(7)的外侧,所述密封垫圈(6)与左侧轴承(2)之间和右侧轴承(2)与车轴圈(4)之间均填充有润滑脂(9),所述车轴套(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车轴(11),所述车轴套(3)与车轴圈(4)与车轴(11)相适配且紧密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浸水的车用轮毂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2)为锥形圆柱滚子轴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为陈舟吴克龙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达马车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