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大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仿生机器蝠鲼六连杆骨架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8217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19
一种仿生机器蝠鲼六连杆骨架驱动装置,属于水下仿生机器人技术领域,六连杆骨架驱动装置包括舵机盘、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长方形连接件、三角形杆,第一舵机与舵机盘相连,舵机盘通过第一连杆分别与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相连,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分别与三角形杆相连,第二连杆上设置长方形连接件,第二连杆通过长方形连接件分别与第一胸鳍柔体板材、第二胸鳍柔体板材相连。本技术使用舵机控制鱼翼前侧的摆动和鱼翼后侧的跟随摆动,双舵机的独立控制,可实现鱼身的转向、上升、前进等X、Y、Z三轴全向移动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水下仿生机器人,具体涉及一种仿生机器蝠鲼六连杆骨架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1、受自然界鱼类推进的快速性和高效性启发,仿生鱼类推进技术研究已成为水下推进技术研究的热点,蝠鲼经过近亿年的自然演化,具有独特的形体结构和运动方式,能很好地适应水生环境,其具有流线型的扁平躯体,这种形态不仅有利于游动推进,还有利于下潜滑行,且在运动流场时,能有效借助流体的能量实现高效的滑行运动。

2、蝠鲼这一特性,充分满足长航时、大范围作业的水下推进器的仿生需求。利用仿生蝠鲼鱼运动原理而研制的柔体潜航器,具有高推进效率、高机动性、高稳定性、低环境扰动、低噪声,以及大负载空间、大负载能力、海底软着陆等特点。因此能更好地达到水下航行器的高机动和长续航能力,以期有效解决传统潜航器存在的机动性、隐蔽性较弱,以及续航时间不足等问题。

3、现有仿生装置柔性胸鳍的运动大多仅由刚性胸鳍前缘拍动来带动,无法实现对胸鳍弦向方向柔性部位局部性状的精确控制,装置运动的灵活性受限,真正的柔体胸鳍仿生机构,具有多种运动状态,依靠胸鳍摆动产生推力。

/>

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仿生机器蝠鲼六连杆骨架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鱼头舱(1)、鱼身舱(2)、中心控制装置(19)、胸鳍(3)、鱼尾舱(4),所述鱼头舱(1)固定连接于鱼身舱(2)前端,胸鳍(3)通过随动装置可活动设置于鱼身舱(2)两旁,鱼尾舱(4)通过连接部件(23)固定连接于鱼身舱(2)后端,中心控制装置(19)设置在鱼身舱(2)内部,中心控制装置(19)通过第一舵机(15)与胸鳍(3)内的六连杆骨架驱动装置连接,六连杆骨架驱动装置包括舵机盘(7)、第一连杆(8)、第二连杆(9)、第三连杆(10)、长方形连接件(11)、三角形杆(12),第一舵机(15)与舵机盘(7)相连,舵机盘(7)通过第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生机器蝠鲼六连杆骨架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鱼头舱(1)、鱼身舱(2)、中心控制装置(19)、胸鳍(3)、鱼尾舱(4),所述鱼头舱(1)固定连接于鱼身舱(2)前端,胸鳍(3)通过随动装置可活动设置于鱼身舱(2)两旁,鱼尾舱(4)通过连接部件(23)固定连接于鱼身舱(2)后端,中心控制装置(19)设置在鱼身舱(2)内部,中心控制装置(19)通过第一舵机(15)与胸鳍(3)内的六连杆骨架驱动装置连接,六连杆骨架驱动装置包括舵机盘(7)、第一连杆(8)、第二连杆(9)、第三连杆(10)、长方形连接件(11)、三角形杆(12),第一舵机(15)与舵机盘(7)相连,舵机盘(7)通过第一连杆(8)分别与第二连杆(9)、第三连杆(10)相连,第二连杆(9)、第三连杆(10)分别与三角形杆(12)相连,第二连杆(9)上设置长方形连接件(11),第二连杆(9)通过长方形连接件(11)分别与第一胸鳍柔体板材(16)、第二胸鳍柔体板材(17)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机器蝠鲼六连杆骨架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舵机(15)与舵机盘(7)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仿生机器蝠鲼六连杆骨架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舵机盘(7)与第一连杆(8)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仿生机器蝠鲼六连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波情蓝健姜博川李赵华苏铮杰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