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位后驾驶室避让热气流布局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8172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1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位后驾驶室避让热气流布局结构,涉及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后驾驶室靠近电机泵组,导致电机泵组产生的热气流扩散至后驾驶室后,导致后驾驶室温度较高,驾驶环境恶劣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高位后驾驶室避让热气流布局结构,包括驾驶室主体和电机泵组,以及用于支撑驾驶室主体和电机泵组的支腿,所述电机泵组的侧面开设有若干散热孔,所述驾驶室主体的底部水平高度高于或等于散热孔的最高水平高度,驾驶室主体的下方留有散热孔发散出的热气流散开的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程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高位后驾驶室避让热气流布局结构


技术介绍

1、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需要拱架台车等工程台车设备进行施工。拱架台车工程台车通常设置有液压伸缩臂结构,导致其整体长度较长。当工程台车设备需要从隧道内转移出来时,或者往隧道口方向转移时,由于隧道内的空间有限,而工程台车的长度较长,不便于在隧道内转弯掉头,因此,现有工程台车只能往回倒车,工程台车的驾驶员不便于观察后方情况。

2、为解决工程台车需要往隧道口方向转移的问题,目前的解决方案是在工程台车的后方设置一个后驾驶室,形成前后双驾驶室布局,解决工程台车在隧道内不便于往后转移的问题。但是由于工程台车上设置的液压伸缩臂,驱动液压伸缩臂的电机泵组设置在工程台车的后端,而现有的前后双驾驶室布局会导致后驾驶室设置在电机泵组旁侧,在工作过程中,电机泵组产生的热气流会扩散流向后驾驶室,提高后驾驶室的温度,造成提高后驾驶室驾驶环境恶劣的问题。专利技术人针对此问题,设计出了一种高位后驾驶室避让热气流布局结构,解决了后驾驶室位于热泵机组附近,导致后驾驶室温度高,驾驶环境恶劣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位后驾驶室避让热气流布局结构,包括驾驶室主体(1)和电机泵组(2),以及用于支撑驾驶室主体(1)和电机泵组(2)的支腿(3),所述电机泵组(2)的侧面开设有若干散热孔(21),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室主体(1)的底部水平高度高于或等于散热孔(21)的最高水平高度,驾驶室主体(1)的下方留有散热孔(21)发散出的热气流散开的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位后驾驶室避让热气流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室主体(1)的底部水平高度与所述电机泵组(2)的顶部水平高度齐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位后驾驶室避让热气流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位后驾驶室避让热气流布局结构,包括驾驶室主体(1)和电机泵组(2),以及用于支撑驾驶室主体(1)和电机泵组(2)的支腿(3),所述电机泵组(2)的侧面开设有若干散热孔(21),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室主体(1)的底部水平高度高于或等于散热孔(21)的最高水平高度,驾驶室主体(1)的下方留有散热孔(21)发散出的热气流散开的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位后驾驶室避让热气流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室主体(1)的底部水平高度与所述电机泵组(2)的顶部水平高度齐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位后驾驶室避让热气流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驾驶员攀爬进入驾驶室主体(1)的攀爬架主体(4),攀爬架主体(4)固定于驾驶室主体(1)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位后驾驶室避让热气流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攀爬架主体(4)包括固定连接于攀爬架主体(4)上的攀爬梯(42),攀爬梯(42)位于驾驶室主体(1)远离电机泵组(2)一侧的正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位后驾驶室避让热气流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攀爬架主体(4)包括固定连接于攀爬架主体(4)上的攀爬握把(41),攀爬握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怀邱章令何选民陈立志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蓝海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