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磁芯储能电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8171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18
本技术公开了一体式磁芯储能电感器,涉及电感器技术领域,包括磁芯,所述磁芯的内部一体式连接有磁芯中柱,所述磁芯中柱的外部缠绕设置有绕组线圈。该电感器,采用一体式磁芯设计,也就是磁芯中柱与磁芯是一体成型,在生产制程中可实行将线圈自动化绕制在磁芯中的磁芯中柱上,就不需要现有技术那样先将线圈绕制在磁芯中柱上,再把带有线圈的磁芯中柱装配到磁芯内部,而且这个磁芯是一体式可以放在自动化机器上,进行快速绕行,而且效率很高,省去组装的工序,省去了一道步骤,从而能够提升电感器的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感器,具体为一体式磁芯储能电感器


技术介绍

1、目前,市场上一部分电感器的结构,如公开专利cn116110693a所示,磁芯和磁芯中柱是装配式的(也就是磁芯和磁芯中柱是能够分离的,即分体式),不是一体式的,这种结构的电感器,不适合自动化生产,需要先在磁芯中柱上绕好线圈后再进行装到磁芯内部,较为麻烦,且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体式磁芯储能电感器,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体式磁芯储能电感器,包括磁芯,所述磁芯的内部一体式连接有磁芯中柱,所述磁芯中柱的外部缠绕设置有绕组线圈。

3、进一步的,所述磁芯中柱位于磁芯内部的中心位置。

4、进一步的,所述磁芯的内部贯穿开设有通孔,通过通孔让所述磁芯整体为“口”字形。

5、进一步的,所述绕组线圈具有若干匝,每一匝在缠绕后均会形成绕接孔。

6、进一步的,所述绕组线圈具有两个引出端,一个为引脚一、另一个为引脚二,所述引脚一、引脚二均引出至磁芯的外部。

7、进一步的,所述绕组线圈的线材为圆线或扁线的一种

8、本技术提供了一体式磁芯储能电感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9、该电感器,采用一体式磁芯设计,也就是磁芯中柱与磁芯是一体成型,在生产制程中可实行将线圈自动化绕制在磁芯中的磁芯中柱上,就不需要现有技术那样先将线圈绕制在磁芯中柱上,再把带有线圈的磁芯中柱装配到磁芯内部,省去了一道步骤,从而能够提升电感器的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体式磁芯储能电感器,包括磁芯(1),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1)的内部一体式连接有磁芯中柱(2),所述磁芯中柱(2)的外部缠绕设置有绕组线圈(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磁芯储能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中柱(2)位于磁芯(1)内部的中心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磁芯储能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1)的内部贯穿开设有通孔(11),通过通孔(11)让所述磁芯(1)整体为“口”字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磁芯储能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组线圈(3)具有若干匝,每一匝在缠绕后均会形成绕接孔(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磁芯储能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组线圈(3)具有两个引出端,一个为引脚一(32)、另一个为引脚二(33),所述引脚一(32)、引脚二(33)均引出至磁芯(1)的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磁芯储能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组线圈(3)的线材为圆线或扁线的一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式磁芯储能电感器,包括磁芯(1),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1)的内部一体式连接有磁芯中柱(2),所述磁芯中柱(2)的外部缠绕设置有绕组线圈(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磁芯储能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中柱(2)位于磁芯(1)内部的中心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磁芯储能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1)的内部贯穿开设有通孔(11),通过通孔(11)让所述磁芯(1)整体为“口”字形。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辉明振南张静静陈敬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群宝电子智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