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底座共模电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5393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1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底座共模电感器,涉及共模电感器技术领域,包括磁芯体,所述磁芯体的外部对称绕制有绕组线圈,所述绕组线圈具有两个引脚,所述磁芯体的边角处均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固定有针脚基座,所述针脚基座的内部固定有针脚,所述引脚与针脚固定连接。该共模电感器,通过在磁芯的四个角上开孔,再将针脚固定在其内部,在生产时,自动化绕线后直接将线圈的引出端焊接在磁芯四角的针脚上,不用安装座来支撑,从而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减少了底座之后体积更小,而且还能实现自动化的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共模电感器,具体为一种无底座共模电感器


技术介绍

1、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共模电感器的结构如公开专利cn213546039u所示,具有安装座、磁芯、线圈等结构,每个线圈具有两个引出端,这种结构的共模电感器是线圈和安装座装配完成,需要有安装座来支撑线圈,并将线圈的引出端穿过安装座的预留的引脚,必须借助安装座才能实现,因为安装座的存在,不管是在生产的效率上还是共模电感器的制造成本上,均不够理想,为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通过改进共模电感器的结构,能够简化其结构,舍去安装座,从而达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底座共模电感器,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无底座共模电感器,包括磁芯体,所述磁芯体的外部对称绕制有绕组线圈,所述绕组线圈具有两个引脚,所述磁芯体的边角处均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固定有针脚基座,所述针脚基座的内部固定有针脚,所述引脚与针脚固定连接。

3、进一步的,所述针脚的底端延伸至磁芯体的下方。

4、进一步的,所述针脚基座的内部贯穿开设有安装孔,所述针脚固定在安装孔的内部。

5、进一步的,所述针脚基座为绝缘材质的构件。

6、进一步的,所述磁芯体为内部中空的“口”字形结构。

7、进一步的,引脚(21)与针脚(4)的连接方式为缠绕或焊接的一种。

8、进一步的,所述绕组线圈(2)的线材为圆线或扁线的一种。

9、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底座共模电感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0、该共模电感器,通过在磁芯的四个角上开孔,再将针脚固定在其内部,在生产时,自动化绕线后直接将线圈的引出端焊接在磁芯四角的针脚上,不用安装座来支撑,从而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减少了底座之后体积更小,而且还能实现自动化的生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底座共模电感器,包括磁芯体(1),所述磁芯体(1)的外部对称绕制有绕组线圈(2),所述绕组线圈(2)具有引脚(21),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体(1)的边角处均贯穿开设有通孔(11),所述通孔(11)的内部固定有针脚基座(3),所述针脚基座(3)的内部固定有针脚(4),所述引脚(21)与针脚(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底座共模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脚(4)的底端延伸至磁芯体(1)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底座共模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脚基座(3)的内部贯穿开设有安装孔(31),所述针脚(4)固定在安装孔(31)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底座共模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脚基座(3)为绝缘材质的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底座共模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体(1)为内部中空的“口”字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底座共模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与针脚的连接方式为缠绕或焊接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底座共模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组线圈的线材为圆线或扁线的一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底座共模电感器,包括磁芯体(1),所述磁芯体(1)的外部对称绕制有绕组线圈(2),所述绕组线圈(2)具有引脚(21),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体(1)的边角处均贯穿开设有通孔(11),所述通孔(11)的内部固定有针脚基座(3),所述针脚基座(3)的内部固定有针脚(4),所述引脚(21)与针脚(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底座共模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脚(4)的底端延伸至磁芯体(1)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底座共模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脚基座(3)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辉明振南张静静陈敬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群宝电子智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