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生物,具体涉及一种设施栽培杨梅的补光方法。
技术介绍
1、杨梅(myrica rubra sieb zucc.)为杨梅科杨梅属常绿乔木,是我国的特色果树。杨梅果实可鲜食可加工,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杨梅雌雄异株,其中杨梅雌花为葇荑花序,开花时花序由顶端向基部渐次开放。杨梅花芽由顶端的腋芽分化形成,花芽分化期自7月底开始,至11月底花芽基本分化完成,并于次年2月初花芽开始进一步萌发膨大,于3月进入盛花期。每个结果枝上分化的花芽数目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花芽数目较多时可达25个以上,雌花的花芽数目决定了当年雌花花序数目,对杨梅产量有着显著影响【卢绍泉,姚合英.杨梅开花结果及花芽分化习性[j].现代农村科技,2016(14):37-37.】。花芽分化发育过程又与开花质量和果实采收期紧密关联,杨梅从花芽分化到花完全盛开需要经历较长时间,因此,研究杨梅花芽生长发育过程,探究花芽萌发的影响因素对指导生产有重要意义。
2、光对植物生长至关重要,绝大多数植物的成花过程都受到光照的影响,例如,光照强度和光质是唐菖蒲花芽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设施栽培杨梅的补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花芽分化开始至开花结束期间的白天时段补充红色光照射设施栽培杨梅,而在夜晚时段不进行补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充红色光照射设施栽培杨梅的具体过程包括:于每天5点至19点之间分七个阶段设置光强阈值,当设施内自然光强度不足光强阈值时,补充红色光照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七个阶段及各自对应的光强阈值分别为:5点~7点,光强阈值80μmol/s/m2;7点~9点,光强阈值160μmol/s/m2;9点~11点,光强阈值320μmol/s/m2;11点~13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施栽培杨梅的补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花芽分化开始至开花结束期间的白天时段补充红色光照射设施栽培杨梅,而在夜晚时段不进行补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充红色光照射设施栽培杨梅的具体过程包括:于每天5点至19点之间分七个阶段设置光强阈值,当设施内自然光强度不足光强阈值时,补充红色光照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七个阶段及各自对应的光强阈值分别为:5点~7点,光强阈值80μmol/s/m2;7点~9点,光强阈值160μmol/s/m2;9点~11点,光强阈值320μmol/s/m2;11点~13点,光强阈值400μmol/s/m2;13点~15点,光强阈值320μmol/s/m2;15点~17点,光强阈值160μmol/s/m2;17点~19点,光强阈值80μmol/s/m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鹂,张淑文,戚行江,郑锡良,俞浙萍,梁森苗,任海英,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