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装配式建筑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大跨度免撑叠合板。
技术介绍
1、叠合楼板是预制板和现浇混凝土相结合的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上的结构形式。预制预应力薄板(厚3.5~5公分)与上部现浇混凝土层结合成为一个叠合整体,共同工作。预应力薄板用作现浇混凝土层的底模,不必为现浇层另外支撑模板。且预应力薄板底面光滑平整,板缝经处理后,顶棚可以不再抹灰。而随着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叠合板为适合建筑楼板的跨度也形成了大跨度板,而这种大跨度的板在吊装和安装时都会因自重等原因形成弯矩,从而导致板面开裂。所以在预制和运输中存在开裂问题,且在装配时需要底部设置满堂支撑来支撑这个底板防止现浇时损坏。而如何防止预制和吊装时开裂,且装配时免去这个满堂支撑(即免撑)从而节省工艺和成本,是本技术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2、因此,本技术应运而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其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叠合板,防止预制到吊装装配过程中板面开裂,同时方便装配安装。
2、为实现这一目的,本技术首先提供了一种大跨度免撑叠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3、叠合底板,所述叠合底板包括底板结构钢筋、底板混凝土和预埋连接件,所述预埋连接件底部埋设于所述底板混凝土内,顶部外露形成连接段;
4、临时支撑件,所述临时支撑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连接段,所述临时支撑件部分或者全部贴靠于所述叠合底板的板面形成应力支撑,所述临时支撑件上设置有吊装点。
5、较佳的,所述临时支撑件包括支撑桁架和/或张弦支撑组件。
6、较佳的,所述支撑桁架包括上弦、下弦和腹杆;所述支撑桁架沿所述叠合底板的长度方向布置。
7、较佳的,所述上弦包括上弦管,所述上弦管内插设有伸缩调节所述上弦长度的调节支撑杆。
8、较佳的,所述上弦的一侧靠近顶部处设有上翼缘板,靠近底部处设有下翼缘板;所述上翼缘板与所述下翼缘板之间形成支模安装槽。
9、较佳的,所述预埋连接件为连接套筒,所述临时支撑件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配合连接螺栓将所述临时支撑件连接于所述连接套筒。
10、较佳的,所述连接孔为长圆孔。
11、较佳的,还包括挡条,所述挡条设有穿孔,所述连接螺栓穿设于所述挡条螺接于所述连接套筒,所述挡条支抵所述临时支撑件在所述叠合底板上形成应力支撑。
12、较佳的,所述连接套筒的底部设有支座,所述支座位于所述叠合底板内部底板结构钢筋的下方,并被所述底板结构钢筋沿吊装方向限制拦挡。
13、较佳的,所述吊装点为吊环。
14、本技术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技术效果来自于以下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15、本申请通过将临时支撑件的创造性使用,一方面,在叠合底板预制后吊装时,将临时支撑件贴在叠合底板的板面上形成应力支撑,抵抗叠合底板因自重等因素而产生的弯矩,在吊装时可以防止板面开裂和损坏,吊装点分布在临时支撑上可以使得板面均匀受力,不会因吊装而损坏叠合底板;另一方面,在装配时,临时支撑件可以拆下安装于建筑主体结构(次梁或者等同的其他梁柱结构)上用于叠合底板的大跨度底部支撑,免去满堂支撑件,并且可以重复使用,可以大大地降本增效。
16、临时支撑件可以按照一定尺寸批量预制,通过数量地叠合来实现不同跨度叠合底板的需求,而且临时支撑件可以重复使用。
17、临时支撑件包括为支撑桁架或者张弦支撑组件,可以重复使用,安装方便。
18、叠合底板上的预埋连接件在吊装时,固定临时支撑件;在装配安装时,临时支撑件拆卸做底部临时支撑,而叠合底板上的连接件此时被实施为与现浇混凝土的栓接件,一物二用,免去了传统的栓接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大跨度免撑叠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免撑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支撑件包括支撑桁架和/或张弦支撑组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跨度免撑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桁架包括上弦、下弦和腹杆;所述支撑桁架沿所述叠合底板的长度方向布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跨度免撑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弦包括上弦管,所述上弦管内插设有伸缩调节所述上弦长度的调节支撑杆。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跨度免撑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弦的一侧靠近顶部处设有上翼缘板,靠近底部处设有下翼缘板;所述上翼缘板与所述下翼缘板之间形成支模安装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免撑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连接件为连接套筒,所述临时支撑件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配合连接螺栓将所述临时支撑件连接于所述连接套筒。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跨度免撑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为长圆孔。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跨度免撑叠合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条,所述挡条设有穿孔,所述连接螺栓穿设于所述挡条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跨度免撑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筒的底部设有支座,所述支座位于所述叠合底板内部底板结构钢筋的下方,并被所述底板结构钢筋沿吊装方向限制拦挡。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免撑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点为吊环。
...【技术特征摘要】
1.大跨度免撑叠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免撑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支撑件包括支撑桁架和/或张弦支撑组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跨度免撑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桁架包括上弦、下弦和腹杆;所述支撑桁架沿所述叠合底板的长度方向布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跨度免撑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弦包括上弦管,所述上弦管内插设有伸缩调节所述上弦长度的调节支撑杆。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跨度免撑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弦的一侧靠近顶部处设有上翼缘板,靠近底部处设有下翼缘板;所述上翼缘板与所述下翼缘板之间形成支模安装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免撑叠合板,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阳,李富荣,胡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昭弗建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