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7298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15
本技术涉及浇铸模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具成型装置;包括箱体、成型组件、恒温控制层及成型腔;箱体呈一端开口状;成型组件包括支撑杆、内隔件及引流组件,支撑杆放于箱体并位于箱体的开口端,内隔件与支撑杆连接并置放在箱体内,内隔件与所述箱体的内壁体间距设置并形成成型腔;引流组件包括两个斜板,其中一个斜板设于箱体,另一个斜板设于支撑杆,两个斜板成倒八字设置,两个斜板设于支撑杆的上方,外界浇料经两个斜板进入成型腔;恒温控制层设于箱体;加速浇铸件的快速成型、定型的目的,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同时内隔件相对箱体距离的灵活变化,满足不同的生产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浇铸模成型,尤其涉及一种模具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1、在废弃物处理过程中,需要使用较多数量的容器放置不同的废弃物,该容器的使用频率较大,在实际生产中,根据废弃物不同的类别,选择不同规格的容器,容器内部也需要通过隔板进行区域分割,满足不同使用需求,而现有的容器在生产成型过程中出现成型效率低、内部区域分割灵活性差的缺点,故需要改良。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生产成型效率低、内部分割区域调整难度大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成型装置,实现快速成型、定型的目的,并且实现快速调整容器内不同区域大小的目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模具成型装置,包括箱体、成型组件、恒温控制层及成型腔;

4、所述箱体呈一端开口状;

5、所述成型组件包括支撑杆、内隔件及引流组件,所述支撑杆放于箱体并位于箱体的开口端,所述内隔件与支撑杆连接并置放在箱体内,所述内隔件与所述箱体的内壁体间距设置并形成成型腔;

6、所述引流组件包括两个斜板,其中一个斜板设于箱体,另一个所述斜板设于支撑杆,两个斜板成倒八字设置,两个斜板设于支撑杆的上方,外界浇料经两个斜板进入成型腔;

7、所述恒温控制层设于箱体。

8、进一步的,所述内隔件包括内底板及内侧板,所述箱体包括外底板及外侧板,所述外底板与所述内底板间距设置,所述外侧板与所述内侧板间距设置。

9、进一步的,所述内隔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内隔件间距设置。

10、进一步的,所述斜板包括贴合部及倾斜部,所述贴合部与所述支撑杆或箱体连接,所述倾斜部与所述贴合部连接并成夹角设置。

11、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包括外层板及内层板,所述恒温控制层设于外层板及内层板之间并靠近内层板设置。

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由箱体、成型组件、恒温控制层及成型腔组成的模具成型装置,加速浇铸件的快速成型、定型的目的,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同时内隔件相对箱体距离的灵活变化,满足不同的生产要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成型组件(2)、恒温控制层(3)及成型腔(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隔件(22)包括内底板(221)及内侧板(222),所述箱体(1)包括外底板(11)及外侧板(12),所述外底板(11)与所述内底板(221)间距设置,所述外侧板(12)与所述内侧板(222)间距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隔件(2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内隔件(22)间距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板(231)包括贴合部(23a)及倾斜部(23b),所述贴合部(23a)与所述支撑杆(21)或箱体(1)连接,所述倾斜部(23b)与所述贴合部(23a)连接并成夹角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包括外层板(101)及内层板(102),所述恒温控制层(3)设于外层板(101)及内层板(102)之间并靠近内层板(102)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成型组件(2)、恒温控制层(3)及成型腔(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隔件(22)包括内底板(221)及内侧板(222),所述箱体(1)包括外底板(11)及外侧板(12),所述外底板(11)与所述内底板(221)间距设置,所述外侧板(12)与所述内侧板(222)间距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隔件(2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学军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明诚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