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面喷施微生物提高苣荬菜耐铅性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37259 阅读:2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叶面喷施微生物提高苣荬菜耐铅性的方法,涉及一种改善土壤的方法,该方法微生物为球形红假单孢菌(Rhodopseudomonas?spheroides)SHⅡ-7,厌氧光照培养4-5天,获得浓度为1-2×108个活菌/ml的菌剂,于苣荬菜播种前,取菌剂稀释10倍浸种,此后菌剂稀释200-500倍,在苣荬菜生长时期叶面喷施。本发明专利技术增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干重、鲜重、光合作用均大幅度提高,叶片肥大、浓绿,丙二醛、脯氨酸、POD酶等抗性指标含量提高,使苣荬菜能耐受1200mgPb/kg土壤的铅污染土壤,有效缓解因铅中毒引起的根量少,生长缓慢,地上部分弱小等现象,增产效果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善土壤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对苣荬菜利用促生微生物抵抗 土壤铅污染的方法。
技术介绍
铅在土壤中的溶解度小,滞留时间长,是一种不可降解的环境污染物。我国土壤铅 污染量大而广,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含铅汽油的大量使用,城市污水及垃圾处理 不当,工业生产所产生的“三废”的不合理排放,农药、除草剂和化肥的使用,以及因采矿造 成的废弃地等原因,使土壤铅污染日趋严重。铅并不是动、植物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铅被动进入植物根,皮或叶片并积累,使 植物受害。Pb对植物根系生长的影响是显著的,减少根细胞的有丝分裂速度,根量减少,根 冠膨大、变黑、腐烂,植物地上部分生物量随后下降,叶片失绿明显,严重时逐渐枯萎、死亡; 铅的积累也直接影响细胞的代谢作用,引起活性氧代谢酶系统的破坏。高浓度Pb还使种子 萌发率和胚根长度、上胚轴长度降低,甚至出现胚根组织坏死。更受关注的是,铅会进入食 物链,危及人类的健康。铅对机体损伤呈多系统性、多器官性和不可逆性,其作为中枢神经 系统毒物,对儿童的身体和智能的危害更为严重。对铅污染土壤的治理和开发利用主要包括两方面,其一是铅污染土壤的治理,其 二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叶面喷施微生物提高苣荬菜耐铅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微生物为球形红假单孢菌(Rhodopseudomonas spheroides)SHⅡ-7,厌氧光照培养4-5天,获得浓度为1-2×10↑[8]个活菌/ml的菌剂,于苣荬菜播种前,取菌剂稀释10倍浸种,此后菌剂稀释200-500倍,在苣荬菜生长时期叶面喷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双王泓金飙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化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