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棉花平均日产量的短季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660981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1 12:06
一种提高棉花平均日产量的短季栽培方法,该方法为:播种前棉田地施用甘草磷水剂进行除草,除草后以氯化钾和过磷酸钙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播种期将选用的早熟品种棉籽采用露地直播方式于5月20日左右进行播种;盛蕾期至初花期施用缩节胺;盛花期于棉田地最外围的棉花行旁边6.5cm处开浅沟,一次性施入尿素;当棉田有30‑40%棉铃开始吐絮时,于棉花叶面喷施清水和脱吐隆混合的催熟剂促使棉株脱叶、棉铃集中吐絮,10月20日前收花结束。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直播方式推迟播种,促使棉花各生育阶段缩短,将棉花全生育期控制在150d左右,比当前育苗移栽模式的全生育期210‑230d缩短了1/3左右。从而通过提高棉花的平均日产量达到获得棉花在短期内获得高产的效果,比传统的育苗移栽日均籽棉产量高出10‑15kg﹒hm

Short season cultivation method for increasing average daily output of cotton

An increase of short season cotton cultivation method of average daily production, the method for cotton fields applying glyphosate weeding agent before sowing, weeding after using potassium chloride and superphosphate as basal fertilizer only once; sowing period will be selected by way of direct sowing early maturing varieties of cottonseed in May 20th about seeding; Sheng bud stage to application at the early flowering stage DPC; flowering period of cotton cotton for the outermost side 6.5cm furrow, one-time urea applied in cotton field; when there are 30 40% Boll in cotton boll opening began, foliar spraying water and removal of Tulong hybrid cotton boll, leaf removal prompted ripener centralized opening, before October 20th the end of receiving flowers. The invention adopts the direct seeding planting delays to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of cotton will shorten the whole growth period of cotton is about 150D, than the current transplanting mode of the whole growth period of 210 230d shortened about 1/3. In order to obtain cotton yield in the short term effect achieved by the average daily increase of cotton quantity, 10 15kg - HM higher than the conventional seedling transplanting daily yie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棉花平均日产量的短季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棉花产量的栽培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通过缩短棉花生育期以提高棉花平均日产量来提高棉花产量的短季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的育苗移栽棉生育期长,棉花与冬季作物争地、争季节矛盾突出,成本高、效益低,机械化水平低。长江流域棉花一般于4月上旬播种,8月上中旬开始吐絮,11月中下旬收花结束,吐絮历期为90-100d,全生育期210-230d。以籽棉产量4500-5250kg﹒hm-2为目标,当前育苗移栽棉花全生育期平均220d,日均籽棉产量为20.45-24.86kg﹒hm-2。传统的育苗移栽棉生育期和吐絮时间长,日均籽棉产量低,在当前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的背景下,种棉成本高,效益低,导致长江流域棉区棉农种棉积极性急剧下降,种棉面积逐年减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棉花平均日产量的短季栽培方法,以通过本专利技术的短季栽培方法提高棉花平均日产量来提高棉花总产量。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高棉花平均日产量的短季栽培方法,该方法为:播种前棉田地每亩施用400-700g10%质量浓度的甘草磷水剂进行除草,除草后以氯化钾和过磷酸钙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棉田沟,氯化钾的施用量为每公顷棉田施220-230kg,过磷酸钙的施用量为每公顷棉田施850-950kg;播种期将选用的早熟品种棉籽采用露地直播方式进行播种;盛蕾期至初花期,棉田地每亩施用缩节胺0-3g;盛花期于每块棉田地最外围的棉花行旁边6.5cm处开浅沟,浅沟内一次性施入尿素,尿素施用量为每公顷棉田施220-230kg;吐絮期,当棉田有30-40%棉铃开始吐絮时,于棉花喷叶面喷施化学催熟剂,促使棉株脱叶、棉铃集中吐絮,化学催熟剂为清水和脱吐隆混合,施用量为每公顷棉田施600-750ml清水和135-225ml脫吐隆。上述播种期的播种密度为5.25万株/hm2。上述早熟品种棉籽不进行催芽处理。上述播种期的播种时间为5月15-25日播种,10月20日前收花结束。棉花各个时期的其他管理同常规,如苗期喷施盖草能化学除草,间苗补苗;蕾期打洞增施氮肥,喷施农药防治蕾期病虫害;花铃期喷施草甘膦化学除草,人工打顶,喷施缩节胺30g/hm2,喷施农药防治花铃期病虫害。本专利技术采用直播方式推迟播种,播种后气温高,雨水足,促使棉花各生育阶段缩短,为在较短时间内利用最佳的温、光、水、肥资源形成优异的高产质量群体奠定基础,优化农艺措施并使之与最佳的生产条件和最优的自然条件相耦合,实现在较短时间内使用较低的生产成本获得较高的棉花产量。通过短季栽培的方式,将棉花全生育期控制在150d左右,比当前育苗移栽模式的全生育期210-230d缩短了1/3左右。从而通过提高单位面积干物质和产量积累的速率,通过提高棉花的平均日产量达到获得棉花在短期内获得高产的效果,比传统的育苗移栽日均籽棉产量高出10-15kg﹒hm-2。其次,棉花短季栽培可实现10月上中旬收花结束,油菜选用早熟品种可推迟到10月上中旬播种,解决了棉油争地矛盾。再次,传统的棉花种植产量主要依靠单株生产力,但其生育期长,受自然灾害与病虫害的影响较大,而棉花短季栽培通过合理科学的栽培措施,优化群体结构,通过提高棉花平均日产量来构建优良群体,利于实现棉花高产稳产。最后,通过直播方式推迟播种,配合较高的密度和适当的氮素肥料运筹等栽培措施,能获得适应于机械化栽培理想株型,即果枝始节离地面较高和成铃相对集中的时空分布特点的优良株型,为棉花的机械化采收创造了条件。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播种前棉田地每亩施用400g10%质量浓度的甘草磷水剂进行除草,除草后以氯化钾和过磷酸钙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棉田沟,氯化钾的施用量为每公顷棉田施220kg,过磷酸钙的施用量为每公顷棉田施850kg;并选用早熟品种棉籽作为播种籽,不进行催芽处理;播种期将选用的早熟品种棉籽于5月15-20日采用露地直播方式进行播种,播种密度为5.25万株/hm2;盛蕾期至初花期,棉田地每亩施用缩节胺1g;盛花期于各棉田地最外围的棉花行旁边6.5cm处开浅沟,浅沟内一次性施入尿素,尿素施用量为每公顷棉田施220kg;当棉田有30%棉铃开始吐絮时,于棉花喷叶面喷施化学催熟剂促使棉株脱叶、棉铃集中吐絮,化学催熟剂为清水和脱吐隆混合,施用量为每公顷棉田施600ml清水和135ml脫吐隆。10月20日前收花结束。棉田地的其他管理同常规。实施例2播种前棉田地每亩施用700g10%质量浓度的甘草磷水剂进行除草,除草后以氯化钾和过磷酸钙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棉田沟,氯化钾的施用量为每公顷棉田施230kg,过磷酸钙的施用量为每公顷棉田施950kg;并选用早熟品种棉籽作为播种籽,不进行催芽处理;播种期将选用的早熟品种棉籽于5月20-25日采用露地直播方式进行播种,播种密度为5.25万株/hm2;盛蕾期至初花期,棉田地每亩施用缩节胺3g;盛花期于每块棉田地最外围的棉花行旁边6.5cm处开浅沟,浅沟内一次性施入尿素,尿素施用量为每公顷棉田施230kg;当棉田有40%棉铃开始吐絮时,于棉花喷叶面喷施化学催熟剂促使棉株脱叶、棉铃集中吐絮,化学催熟剂为清水和脱吐隆混合,施用量为每公顷棉田施750ml清水和225ml脫吐隆。10月20日前收花结束。棉田地的其他管理同常规。实施例3播种前棉田地每亩施用500g10%质量浓度的甘草磷水剂进行除草,除草后以氯化钾和过磷酸钙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棉田沟,氯化钾的施用量为每公顷棉田施225kg,过磷酸钙的施用量为每公顷棉田施900kg;并选用早熟品种棉籽作为播种籽,不进行催芽处理;播种期将选用的早熟品种棉籽于5月18-22日采用露地直播方式进行播种,播种密度为5.25万株/hm2;盛蕾期至初花期,棉田地每亩施用缩节胺2g;盛花期于每块棉田地最外围的棉花行旁边6.5cm处开浅沟,浅沟内一次性施入尿素,尿素施用量为每公顷棉田施225kg;当棉田有35%棉铃开始吐絮时,于棉花喷叶面喷施化学催熟剂促使棉株脱叶、棉铃集中吐絮,化学催熟剂为清水和脱吐隆混合,施用量为每公顷棉田施680ml清水和185ml脫吐隆。10月20日前收花结束。棉田地的其他管理同常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棉花平均日产量的短季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播种前棉田地每亩施用400‑700g 10%质量浓度的甘草磷水剂进行除草,除草后以氯化钾和过磷酸钙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棉田沟,氯化钾的施用量为每公顷棉田施220‑230kg,过磷酸钙的施用量为每公顷棉田施850‑950kg;播种期将选用的早熟品种棉籽采用露地直播方式进行播种;盛蕾期至初花期,棉田地每亩施用缩节胺0‑3g;盛花期于每块棉田地最外围的棉花行旁边6.5cm处开浅沟,一次性施入尿素,尿素施用量为每公顷棉田施220‑230kg;吐絮期,当棉田有30‑40%棉铃开始吐絮时,于棉花喷叶面喷施化学催熟剂,化学催熟剂为清水和脱吐隆混合,施用量为每公顷棉田施600‑750ml清水和135‑225ml脫吐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棉花平均日产量的短季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播种前棉田地每亩施用400-700g10%质量浓度的甘草磷水剂进行除草,除草后以氯化钾和过磷酸钙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棉田沟,氯化钾的施用量为每公顷棉田施220-230kg,过磷酸钙的施用量为每公顷棉田施850-950kg;播种期将选用的早熟品种棉籽采用露地直播方式进行播种;盛蕾期至初花期,棉田地每亩施用缩节胺0-3g;盛花期于每块棉田地最外围的棉花行旁边6.5cm处开浅沟,一次性施入尿素,尿素施用量为每公顷棉田施220-230kg;吐絮期,当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会兵杨俊兴周仲华高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