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生产的防静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6896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13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生产的防静电装置,属于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包括接地线、铝合金柄壳,铝合金柄壳内安装有两层导电铜箔,两层导电铜箔之间设置有一层碳纤维毛刷,碳纤维毛刷与光伏组件上的组件引出线相接触,铝合金柄壳两端中的至少一端上通过直角限位架安装有固定支架,接地线安装在直角限位架上,固定支架与生产光伏组件的流水线工位相连。本技术通过更换导电材料,优化了光伏组件生产过程中的防静电接触方式。碳纤维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柔韧性,消除静电的同时与组件之间发生软接触,防止组件刮伤,碳纤维材质稳定性高,无需更换,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生产的防静电装置,属于光伏发电。


技术介绍

1、随着光伏行业的快速发展,光伏企业不断扩产,生产工艺不断优化创新,促进降本增效,光伏组件工艺流程可分为:焊接、叠层、层压、el测试、装框、装接线盒、固化、iv测试、成品检验等,其中技术和价值量最高的环节为焊接和层压。因此在焊接和层压后的产品质量尤为重要。

2、经过焊接后的组件内部电路基本连接,电池片已经具备光伏发电的能力,组件流转过程中容易积聚电荷,产生静电;层压后组件边框与流水线等的相对运动、接触和分离也会导致组件边框电荷聚积,产生静电。虽然产生的静电能量小,不会威胁生命,但其电压很高,非常容易发生放电现象,造成光伏组件电路损坏以及电子设备损坏,从而影响产品良率增加生产成本。

3、传统防静电方式是采用铜线等导电材料悬挂在光伏组件上方并将铜线接地,组件流转过程中引出线触碰铜线来去除静电。这种方式虽然简单,但铜线相对较硬且韧性不足,生产过程中与引线和边框属于硬接触,易造成铜线形变无法继续起到除静电的效果,同时容易刮伤铝合金边框,影响外观。因此需要一种有效且稳定的软接触防静电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无法持续保证除静电效果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生产的防静电装置。

2、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即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生产的防静电装置,包括接地线、铝合金柄壳,铝合金柄壳内安装有两层导电铜箔,两层导电铜箔之间设置有一层碳纤维毛刷,碳纤维毛刷与光伏组件上的组件引出线相接触,铝合金柄壳两端中的至少一端上通过直角限位架安装有固定支架,接地线安装在直角限位架上,固定支架与生产光伏组件的流水线工位相连。

4、本技术通过更换导电材料,优化了光伏组件生产过程中的防静电接触方式。碳纤维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柔韧性,消除静电的同时与组件之间发生软接触,防止组件刮伤,碳纤维材质稳定性高,无需更换,节约成本。

5、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有,直角限位架上开设有限位孔,直角限位架与铝合金柄壳、固定支架通过螺钉相连。直角限位架、铝合金柄壳、固定支架三者之间的相对安装位置可调,且调节非常方便,能够适应不能的适应环境。

6、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有,直角限位架上开设有两个限位孔。一个水平设置,一个竖直设置,方便实现直角限位架、铝合金柄壳、固定支架三者之间在水平和竖直方向的位置调节。

7、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有,铝合金柄壳包括前柄壳和后柄壳,导电铜箔、碳纤维毛刷位于前柄壳与后柄壳之间,通过固定螺丝贯穿前柄壳、后柄壳、导电铜箔以及碳纤维毛刷实现固定安装。相比通过铝合金柄壳夹紧导电铜箔和碳纤维毛刷,使用固定螺丝的安装方式更为稳固。

8、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有,由两层导电铜箔包裹的一层碳纤维毛刷包括有三个独立的碳纤维毛刷,分别对应光伏组件上三个组件引出线的位置。此种设计方式来达到消除静电的方式更加有针对性,更加节省材料,节约成本。

9、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有,铝合金柄壳的其中一端通过直角限位架安装有固定支架,铝合金柄壳内安装有碳纤维毛刷与光伏组件上的一个组件引出线相接触。在能够达到消除静电目的的情况下,此种设计方式也是一种可行的方式,更加节省材料,节约成本。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1、本技术通过更换导电材料,优化了光伏组件生产过程中的防静电接触方式。碳纤维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柔韧性,消除静电的同时与组件之间发生软接触,防止组件刮伤,碳纤维材质稳定性高,无需更换,节约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生产的防静电装置,包括接地线(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铝合金柄壳(1),铝合金柄壳(1)内安装有两层导电铜箔(2),两层导电铜箔(2)之间设置有一层碳纤维毛刷(3),碳纤维毛刷(3)与光伏组件(9)上的组件引出线(8)相接触,铝合金柄壳(1)两端中的至少一端上通过直角限位架(5-a)安装有固定支架(7),接地线(6)安装在直角限位架(5-a)上,固定支架(7)与生产光伏组件(9)的流水线工位(10)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生产的防静电装置,其特征在于,直角限位架(5-a)上开设有限位孔(5-b),直角限位架(5-a)与铝合金柄壳(1)、固定支架(7)通过螺钉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生产的防静电装置,其特征在于,直角限位架(5-a)上开设有两个限位孔(5-b)。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生产的防静电装置,其特征在于,铝合金柄壳(1)包括前柄壳(1-a)和后柄壳(1-b),导电铜箔(2)、碳纤维毛刷(3)位于前柄壳(1-a)与后柄壳(1-b)之间,通过固定螺丝(4)贯穿前柄壳(1-a)、后柄壳(1-b)、导电铜箔(2)以及碳纤维毛刷(3)实现固定安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生产的防静电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两层导电铜箔(2)包裹的一层碳纤维毛刷(3)包括有三个独立的碳纤维毛刷(3),分别对应光伏组件(9)上三个组件引出线(8)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生产的防静电装置,其特征在于,铝合金柄壳(1)的其中一端通过直角限位架(5-a)安装有固定支架(7),铝合金柄壳(1)内安装有碳纤维毛刷(3)与光伏组件(9)上的一个组件引出线(8)相接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生产的防静电装置,包括接地线(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铝合金柄壳(1),铝合金柄壳(1)内安装有两层导电铜箔(2),两层导电铜箔(2)之间设置有一层碳纤维毛刷(3),碳纤维毛刷(3)与光伏组件(9)上的组件引出线(8)相接触,铝合金柄壳(1)两端中的至少一端上通过直角限位架(5-a)安装有固定支架(7),接地线(6)安装在直角限位架(5-a)上,固定支架(7)与生产光伏组件(9)的流水线工位(10)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生产的防静电装置,其特征在于,直角限位架(5-a)上开设有限位孔(5-b),直角限位架(5-a)与铝合金柄壳(1)、固定支架(7)通过螺钉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生产的防静电装置,其特征在于,直角限位架(5-a)上开设有两个限位孔(5-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让栋张启光吕岩范作永杨晓君朱红任现坤仲伟佳姜川韩其家曹振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力诺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