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豆免疫防御基因及其蛋白质和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5682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大豆免疫防御基因及其蛋白质和应用,包括大豆免疫防御GmPR‑1基因从大豆品系Wiliams82中使用引物对PR‑1‑F/R克隆获得,GmPR‑1基因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GmPR‑1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大豆病程相关基因GmPR‑1是一个编码参与到大豆免疫防御反应核心蛋白的基因,并且通过过表达GmPR‑1能够影响大豆在根瘤菌侵染时触发的早期免疫防御反应,进而提高共生结瘤和固氮能力,也能够增加单颗根瘤的瘤重和大小,提高大豆根瘤总重量和植株地上部分生物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因工程,尤其涉及一种大豆免疫防御基因及其蛋白质和应用


技术介绍

1、作为豆科植物从自然界中获取氮素的主要途径,豆科植物-根瘤菌的共生固氮过程强弱与前者的产量高低是有最直接影响的;从菌植互作的角度来看,根瘤菌的早期侵染以及豆科植物的早期识别作为整个共生过程的开始,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土壤中的根瘤菌在受到类黄酮诱导后向宿主植物的根部聚集,并通过分泌各种结瘤因子,从而促进根瘤菌侵入到植物根部细胞中,但是根瘤菌分泌的结瘤因子对于宿主植物来说则是外来抗原物质,因此豆科植物在识别这些结瘤信号的时候同时会触发免疫防御反应,而这无疑是会抑制结瘤信号的传导,进而影响整个共生结瘤过程;因此如果能够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减弱宿主植物在根瘤菌侵染后触发的早期免疫防御强度,或许能使根瘤菌更好的与豆科植物共生,从而达到后者提高产量的目的。

2、而目前有关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提高作物对病虫害抗性的基因上,但这些基因所编码的蛋白从本质上来说并没有参与到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固氮过程中,因此也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大豆产量;

3、病程相关蛋白1(pathogen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豆免疫防御基因,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大豆免疫防御GmPR-1基因从大豆品系Wiliams82中使用引物对PR-1-F/R克隆获得,所述GmPR-1基因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GmPR-1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免疫防御基因,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豆免疫防御GmPR-1基因克隆具体为先配制包含大豆品系Wiliams82基因组DNA模板1μl、2×Phanta MaxBuffer 25μl、10mM的dNTP 2μl、10μlM的引物PR-1-F 1.5μl、10μlM的引物PR-1-R 1.5μl...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豆免疫防御基因,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大豆免疫防御gmpr-1基因从大豆品系wiliams82中使用引物对pr-1-f/r克隆获得,所述gmpr-1基因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gmpr-1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免疫防御基因,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豆免疫防御gmpr-1基因克隆具体为先配制包含大豆品系wiliams82基因组dna模板1μl、2×phanta maxbuffer 25μl、10mm的dntp 2μl、10μlm的引物pr-1-f 1.5μl、10μlm的引物pr-1-r 1.5μl、phanta max super-fidelity dna polymerase 1μl和无菌去离子水18μl的总体积为50μl的反应体系,随后将反应体系放入pcr仪中进行pcr扩增得到gmpr-1基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豆免疫防御基因,其特征在于:所述pcr扩增处理过程为现在95℃条件下反应5min,随后以95℃、30s,55℃、30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友国南翔马明月李梓奇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