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荧光距离读数对于多重病原体的检测的微流控芯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宁波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荧光距离读数对于多重病原体的检测的微流控芯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5548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基于荧光距离读数对于多重病原体的检测的微流控芯片装置,涉及多重病原体检测技术领域。包括微流控芯片板底,微流控芯片板底的整体尺寸为30×60×4.6mm,所述微流控芯片板底上雕刻有三个蛇形微通道,三个蛇形微通道之间并联设置,三个蛇形微通道之间的中心距为8mm,蛇形微通道的第一入口通道设计直径为5mm;三个蛇形微通道的深度均为0.8mm;蛇形微通道宽度为1mm,长度为70mm。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的对多重病原体株的鉴别方法存在鉴别速度慢,准确度低,重复性低,且成本高的问题,同时解决目前对用于多重病原体株测试的荧光黑盒集成微流控传感器芯片的研究存在空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多重病原体检测,具体为一种基于荧光距离读数对于多重病原体的检测的微流控芯片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有:质谱法、化学光谱法、荧光检测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等。其中,传统的生物传感器通常通过测量荧光强度的变化来检测目标物质的存在。然而,由于环境因素和样品几何的影响,荧光强度的变化可能不够准确和可靠。为克服这些限制,研究人员开始探索通过测量荧光分子间的距离变化来实现传感器的构建。荧光分子的聚集诱导发光(aie)效应被广泛应用于设计基于距离读数的传感器。在aie效应中,荧光分子在单体状态下发光效率较低,但在聚集状态下具有高发光效率。这种特性使得aie分子成为实现荧光距离读数的理想选择,可以提高传感器的检测性能和准确性。针对这一思路,研究人员开发了基于荧光距离读数的微流控芯片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包括将aie分子与目标分子(如抗菌肽)进行缩合,形成荧光标记的复合物。这种复合物可以通过微流控芯片进行流体操控和分析。

2、具体而言,该制备方法使用微流控技术将aie分子与抗菌肽表面上的氨基进行缩合。通过操控流体流动和控制反应条件,可以实现复合物的高效制备。制备好的微流控芯片可以用于检测目标物质,通过测量荧光分子间的距离变化来实现定量检测。这种基于荧光距离读数的微流控芯片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生物传感器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它可以提供更准确、更灵敏的目标物质检测能力,有助于解决传统生物传感器存在的局限性,并在医学诊断、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3、另一方面,传统大型的分析仪器已无法满足使用者对其快速实时、携带方便、使用简单的应用需求。从仪器本身来讲,对于其体积微型化的需求已成为分析检测仪器发展的一个主流趋势。在许多应用领域如野外作业、现场实时监测、航空航天等特殊场合,分析仪器的尺寸微型化相较于进一步提高其性能参数甚至更为重要。但随之而来要考虑到的问题是,微型化的分析仪器进样量只有nl~pl级,而常规分析仪器的进样量一般为10μl~20μl,两者之间相差50倍到3个数量级,因此微分析系统要求检测器具有比常规仪器高50~1000倍的灵敏度和更小的池体积。在实际样品检测中,许多目标组分的含量很低(<nmol/l级),并且检测过程中会被其他成分干扰。因此,对于复杂环境中的成分检测,不仅需要一种灵敏度、稳定性、选择性高的检测技术,更需要一台满足易携带需求的实时检测仪器。

4、荧光检测器选择性高,只对荧光物质有响应;灵敏度也高,最低检出限可达10-12μg/ml,适合于多环芳烃及各种荧光物质的痕量分析,同时荧光检测与微流控芯片的集成在生化传感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在未来,荧光检测集成微流控传感器芯片的主要研究方向仍将是集成、小型化、便携式、高通量和多功能,实现自动化分析和现场实时测量。两者结合可突破灵敏度低、耗时、步骤繁琐、准确率低等瓶颈,向低成本、易操作和产业化方向发展,应用于多重病原体株现场测试,具有广阔的产业化前景。因此,发展一种用于多重病原体株测试的灵敏度高、准确性高、测试时间短、操作简便、成本低的荧光检测集成微流控传感器芯片成为本领域亟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荧光距离读数对于多重病原体的检测的微流控芯片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对多重病原体株的鉴别方法存在鉴别速度慢,准确度低,重复性低,且成本高的问题,同时解决目前对用于多重病原体株测试的荧光黑盒集成微流控传感器芯片的研究存在空白的问题。

2、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荧光距离读数对于多重病原体的检测的微流控芯片装置,包括:微流控芯片板底,所述微流控芯片板底的整体尺寸为30×60×4.6mm,所述所述微流控芯片板底上雕刻有三个蛇形微通道,三个所述蛇形微通道之间并联设置,三个所述蛇形微通道之间的中心距为8mm,蛇形微通道的第一入口通道设计直径为5mm;三个所述蛇形微通道的深度均为0.8mm;蛇形微通道宽度为1mm,长度为70mm。

3、进一步的,制备方法包括:

4、将设计好的图形导入jdpaint软件,设置其雕刻路径和深度,通过雕刻机进行雕刻;

5、对微流控芯片板底和三个蛇形微通道,先进行等离子清洗,然后修饰聚二烯二甲基氯化铵溶液和修饰噬菌体溶液,再进行检测。

6、进一步的,修饰聚二烯二甲基氯化铵溶液所用试剂为20.wt.%水溶液;冲洗液为pbs,ph=7.4;修饰聚二烯二甲基氯化铵溶液的时间为1~2h。

7、进一步的,修饰噬菌体溶液的浓度为104~107cfu/ml;修饰噬菌体溶液的温度为15~35℃,修饰噬菌体溶液的时间为15~20min。

8、进一步的,通过雕刻机进行路径和深度的雕刻,封闭在牛血清白蛋白溶液中进行,牛血清白蛋白溶液的质量浓度为3~7%;封闭的温度为15~25℃,封闭的时间为5~12h。

9、进一步的,所述微流控芯片板底主要材质采用亚克力板。

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荧光距离读数对于多重病原体的检测的微流控芯片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对多重病原体株的鉴别方法存在鉴别速度慢,准确度低,重复性低,且成本高的问题,同时解决目前对用于多重病原体株测试的荧光黑盒集成微流控传感器芯片的研究存在空白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荧光距离读数对于多重病原体的检测的微流控芯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流控芯片板底,所述微流控芯片板底的整体尺寸为30×60×4.6mm,所述所述微流控芯片板底上雕刻有三个蛇形微通道,三个所述蛇形微通道之间并联设置,三个所述蛇形微通道之间的中心距为8mm,蛇形微通道的第一入口通道设计直径为5mm;三个所述蛇形微通道的深度均为0.8mm;蛇形微通道宽度为1mm,长度为70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荧光距离读数对于多重病原体的检测的微流控芯片装置,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荧光距离读数对于多重病原体的检测的微流控芯片装置,其特征在于,修饰聚二烯二甲基氯化铵溶液所用试剂为20.wt.%水溶液;冲洗液为PBS,pH=7.4;修饰聚二烯二甲基氯化铵溶液的时间为1~2h。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基于荧光距离读数对于多重病原体的检测的微流控芯片装置,其特征在于,修饰噬菌体溶液的浓度为104~107CFU/mL;修饰噬菌体溶液的温度为15~35℃,修饰噬菌体溶液的时间为15~20min。

<p>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荧光距离读数对于多重病原体的检测的微流控芯片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雕刻机进行路径和深度的雕刻,封闭在牛血清白蛋白溶液中进行,牛血清白蛋白溶液的质量浓度为3~7%;封闭的温度为15~25℃,封闭的时间为5~12h。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荧光距离读数对于多重病原体的检测的微流控芯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芯片板底主要材质采用亚克力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荧光距离读数对于多重病原体的检测的微流控芯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流控芯片板底,所述微流控芯片板底的整体尺寸为30×60×4.6mm,所述所述微流控芯片板底上雕刻有三个蛇形微通道,三个所述蛇形微通道之间并联设置,三个所述蛇形微通道之间的中心距为8mm,蛇形微通道的第一入口通道设计直径为5mm;三个所述蛇形微通道的深度均为0.8mm;蛇形微通道宽度为1mm,长度为70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荧光距离读数对于多重病原体的检测的微流控芯片装置,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荧光距离读数对于多重病原体的检测的微流控芯片装置,其特征在于,修饰聚二烯二甲基氯化铵溶液所用试剂为20.wt.%水溶液;冲洗液为pbs,ph...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富榜干宁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