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压入型端子及电连接组件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压入型端子及电连接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4468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入型端子及电连接组件,包括:侧壁和弹性部。侧壁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侧壁包括沿插入方向延伸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的两端部和第二侧壁的两端部分别对应合并于侧壁的第一端和侧壁的第二端。弹性部设置在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并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连接,弹性部至少包括沿插入方向依次分布的第一弹性部、第二弹性部和第三弹性部,第一弹性部、第二弹性部和第三弹性部均为弯曲结构并沿第一方向交错弯曲,第一方向与插入方向交叉。其中,第二弹性部的结构强度分别大于第一弹性部的结构强度和第三弹性部的结构强度。可以保证施加在导电通孔的抵持力分布均衡,避免弹性部扭曲变形,还能够保持较高的保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接端子,尤其涉及一种压入型端子及电连接组件


技术介绍

1、压入型端子是一种用于实现不同电气部件之间电连接的配件产品,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汽车或通讯领域中,例如可应用在汽车的abs系统(antilock brake system,制动防抱死系统)中或者esc系统(electronic stability controller,汽车电子稳定控制系统)中。

2、压入型端子又分为实心压入型端子或空心压入型端子,相较空心压入型端子,实心压入型端子插入对应的导电通孔(如电路板或塑胶底座的导电通孔)后的保持力更强,接触更稳定,实心压入型端子的截面可以呈现出多种形状,如v型、h型等。在现有技术中,h型压入型端子在压入导电通孔中后,h压入型端子容易受通孔的孔壁挤压产生不规则挤压变形,严重时会发生断裂现象。随后出现改进型的压入型端子,沿插入方向设置多个均匀分布且上下弯曲变形的弯曲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扭力的产生。但是,当压入型端子插入导电通孔时,压入型端子所受的挤压力主要集中在与导电通孔配合的区域,即压入型端子沿纵长方向的中心位置区域为主要受力集中的区域,均匀分布的弯曲部无法保证该区域的保持力,从而容易导致压入型端子的保持力不足,进而影响压入型端子的使用性能。

3、因此,现有的压入型端子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入型端子及电连接组件,不仅可以保证施加在导电通孔的孔壁上的抵持力分布均衡,防止扭力产生,从而避免弹性部扭曲变形,甚至断裂,同时还能够保持较高的保持力,提高了压入型端子和导电通孔之间配合的稳定性,也可以避免压入型端子在导电通孔内滑动而损坏导电通孔的导电层。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压入型端子,包括:

4、侧壁,所述侧壁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侧壁包括沿插入方向延伸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的两端部和第二侧壁的两端部分别对应合并于所述侧壁的第一端和所述侧壁的第二端;

5、弹性部,所述弹性部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并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连接,所述弹性部至少包括沿插入方向依次分布的第一弹性部、第二弹性部和第三弹性部,所述第一弹性部、所述第二弹性部和所述第三弹性部均为弯曲结构并沿第一方向交错弯曲,所述第一方向与插入方向交叉;

6、其中,所述第二弹性部的结构强度分别大于第一弹性部的结构强度和第三弹性部的结构强度。

7、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部、所述第二弹性部和所述第三弹性部均呈拱形并沿插入方向依次间隔分布,所述第一弹性部、所述第二弹性部和所述第三弹性部连接至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插入方向垂直。

8、优选地,所述第二弹性部沿插入方向的长度分别大于所述第一弹性部沿插入方向的长度和所述第三弹性部沿插入方向的长度;或者,

9、所述第二弹性部沿第一方向的厚度分别大于所述第一弹性部沿第一方向的厚度和所述第三弹性部沿第一方向的厚度。

10、优选地,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靠近第一端的位置设置有第一腹板,所述第一腹板与所述第一弹性部连接设置或者所述第一腹板与所述第一弹性部间隔设置;和/或,

11、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靠近第二端的位置设置有第二腹板,所述第二腹板与所述第三弹性部连接设置或者所述第二腹板与所述第三弹性部间隔设置。

12、优选地,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腹板设置有第一减薄区,所述第一腹板于所述第一减薄区对应位置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腹板其余位置的厚度,以降低所述侧壁的第一端的抵抗力;和/或,

13、至少部分所述第二腹板设置有第二减薄区,所述第二腹板于所述第二减薄区对应位置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腹板其余位置的厚度,以降低所述侧壁的第二端的抵抗力。

14、优选地,所述侧壁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弹性部之间设置有第一通孔,以降低所述侧壁的第一端的抵抗力;和/或,

15、所述侧壁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弹性部之间设置有第二通孔,以降低所述侧壁的第二端的抵抗力。

16、优选地,所述侧壁与所述弹性部对应位置的宽度和/或厚度小于所述侧壁其余位置的宽度和/或厚度,以降低所述侧壁于所述弹性部对应位置的抵抗力。

17、优选地,沿垂直于插入方向,所述弹性部的顶部与所述侧壁的表面齐平或者凸出于所述侧壁的表面。

18、优选地,所述侧壁朝向所述弹性部的一侧设置有台阶结构,所述弹性部与所述台阶结构连接。

19、一种电连接组件,包括:

20、如上述所述的压入型端子;

21、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置有供所述压入型端子插入的导电通孔。

22、优选地,至少部分所述压入型端子的侧壁抵接在所述导电通孔的孔壁。

23、优选地,至少部分所述压入型端子的弹性部的顶部抵接在所述导电通孔的孔壁。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25、本专利技术的压入型端子及电连接组件,通过将第一弹性部、第二弹性部和第三弹性部均设置为弯曲结构并沿第一方向交错弯曲,第一弹性部、第二弹性部和第三弹性部在提供弹性变形力的同时,也可以保证施加在孔壁上的抵持力分布均衡,防止扭力产生,从而避免弹性部扭曲变形,甚至断裂。第二弹性部对应的位置受到导电通孔的挤压力最强,通过将第二弹性部的结构强度设置为最强,能够保持较高的保持力,提高了压入型端子和导电通孔之间配合的稳定性,也可以避免压入型端子在导电通孔内滑动而损坏导电通孔的导电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入型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入型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部、所述第二弹性部和所述第三弹性部均呈拱形并沿插入方向依次间隔分布,所述第一弹性部、所述第二弹性部和所述第三弹性部连接至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插入方向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入型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部沿插入方向的长度分别大于所述第一弹性部沿插入方向的长度和所述第三弹性部沿插入方向的长度;或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入型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靠近第一端的位置设置有第一腹板,所述第一腹板与所述第一弹性部连接设置或者所述第一腹板与所述第一弹性部间隔设置;和/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入型端子,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腹板设置有第一减薄区,所述第一腹板于所述第一减薄区对应位置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腹板其余位置的厚度,以降低所述侧壁的第一端的抵抗力;和/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入型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弹性部之间设置有第一通孔,以降低所述侧壁的第一端的抵抗力;和/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入型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与所述弹性部对应位置的宽度和/或厚度小于所述侧壁其余位置的宽度和/或厚度,以降低所述侧壁于所述弹性部对应位置的抵抗力。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入型端子,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插入方向,所述弹性部的顶部与所述侧壁的表面齐平或者凸出于所述侧壁的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入型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朝向所述弹性部的一侧设置有台阶结构,所述弹性部与所述台阶结构连接。

10.一种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压入型端子的侧壁抵接在所述导电通孔的孔壁。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压入型端子的弹性部的顶部抵接在所述导电通孔的孔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入型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入型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部、所述第二弹性部和所述第三弹性部均呈拱形并沿插入方向依次间隔分布,所述第一弹性部、所述第二弹性部和所述第三弹性部连接至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插入方向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入型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部沿插入方向的长度分别大于所述第一弹性部沿插入方向的长度和所述第三弹性部沿插入方向的长度;或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入型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靠近第一端的位置设置有第一腹板,所述第一腹板与所述第一弹性部连接设置或者所述第一腹板与所述第一弹性部间隔设置;和/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入型端子,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腹板设置有第一减薄区,所述第一腹板于所述第一减薄区对应位置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腹板其余位置的厚度,以降低所述侧壁的第一端的抵抗力;和/或,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国炜耿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昀冢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