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式冷却装置及燃料电池冷却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4428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3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式冷却装置及燃料电池冷却系统,其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包括壳体组件、多个液压泵及分别设置于壳体组件上的多个进液接头、多个排液接头、出液接头组及入液接头组,壳体组件具有第一汇流腔、第二汇流腔、多个第一流道及多个第二流道,且多个进液接头与第一汇流腔连通,出液接头组与第一汇流腔连通,并与入液接头组件连通,入液接头组与第二汇流腔连通,多个第一流道与第二汇流腔连通且与多个液压泵的泵入口一一对应连通,液压泵的泵出口与第二流道一一对应连通,第二流道与排液接头一一对应连通,多个排液接头与多个电堆的入口一一对应连通。本技术够降低连接失效及冷却液泄漏的几率,结构简单且具有较低的故障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燃料电池,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式冷却装置及燃料电池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1、燃料电池通常包括若干个电堆,燃料电池冷却液系统需要对每个电堆进行冷却。目前,为了保证冷却液效果,每个电堆对应连通的冷却管路均连接一个水泵,以使得冷却液具有足够的动力。

2、现有技术中,多个水泵通常设置在一起,每个水泵的入口均通过一个水管与一个连接管上的多个控制阀体连通,每个水泵的出口均通过一个水管与另一个连接管上的多个控制阀连通,控制阀与燃料电池冷却系统的其他部件或电堆连通,以形成回路。

3、可见,现有技术中水泵的连接需要设置多个水管,导致电池冷却系统的结构较复杂,进而导致电池冷却系统的装配较难,水管较容易受其他结构的碰撞而晃动,进而容易导致水管与水泵的连接失效,冷却液泄漏等问题,故障率较高,因此,亟需一种结构较简单且故障率较低的集成式冷却装置及燃料电池冷却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式冷却装置及燃料电池冷却系统,够降低连接失效及冷却液泄漏的几率,结构简单且具有较低的故障率。...

【技术保护点】

1.集成式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组件(1)、多个液压泵(2)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1)上的多个进液接头(3)、多个排液接头(4)、出液接头组(5)及入液接头组(6),所述壳体组件(1)具有第一汇流腔(11)、第二汇流腔(12)、多个第一流道(13)及多个第二流道(14),多个所述进液接头(3)被配置为与多个电堆出口一一对应连通,且多个所述进液接头(3)与所述第一汇流腔(11)连通,所述出液接头组(5)均与所述第一汇流腔(11)连通,并能与所述入液接头组(6)件连通,所述入液接头组(6)与所述第二汇流腔(12)连通,多个所述第一流道(13)与所述第二汇流腔(12)连通且与多个所...

【技术特征摘要】

1.集成式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组件(1)、多个液压泵(2)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1)上的多个进液接头(3)、多个排液接头(4)、出液接头组(5)及入液接头组(6),所述壳体组件(1)具有第一汇流腔(11)、第二汇流腔(12)、多个第一流道(13)及多个第二流道(14),多个所述进液接头(3)被配置为与多个电堆出口一一对应连通,且多个所述进液接头(3)与所述第一汇流腔(11)连通,所述出液接头组(5)均与所述第一汇流腔(11)连通,并能与所述入液接头组(6)件连通,所述入液接头组(6)与所述第二汇流腔(12)连通,多个所述第一流道(13)与所述第二汇流腔(12)连通且与多个所述液压泵(2)的泵入口(21)一一对应连通,所述液压泵(2)的泵出口(22)与所述第二流道(14)一一对应连通,所述第二流道(14)与所述排液接头(4)一一对应连通,多个所述排液接头(4)被配置为与多个所述电堆的入口一一对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1)包括第一壳体(15)及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15)的第二壳体(16)和第三壳体(17),所述第一壳体(15)具有第一凹槽(151)、第二凹槽(152)、多个第三凹槽(153)及多个第四凹槽(154),所述第二壳体(16)具有第五凹槽(161)和多个第六凹槽(162),所述第三壳体(17)具有第七凹槽(171)和多个第八凹槽(172),所述第一凹槽(151)与所述第五凹槽(161)配合形成所述第一汇流腔(11),所述第二凹槽(152)与所述第八凹槽(172)配合形成多个所述第二汇流腔(12),多个所述第三凹槽(153)与多个所述第六凹槽(162)一一对应配合形成多个所述第一流道(13),多个第四凹槽(154)与多个所述第八凹槽(172)一一对应配合形成多个所述第二流道(14),所述进液接头(3)、所述排液接头(4)及所述入液接头组(6)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5),所述出液接头组(5)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式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16)与所述第三壳体(17)位于所述第一壳体(15)的同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式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涛黄文件沈文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埃泰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