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枪热管理系统及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24050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05 17:25
本技术属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充电枪热管理系统及充电装置,其包括水泵、冷却结构和充电枪,水泵设置于冷却结构的一侧,水泵、冷却结构和充电枪依次循环连通,形成散热回路;散热回路中循环流动有冷却液;水泵用于驱动散热回路中冷却液的循环,冷却结构用于对冷却液进行散热;其中,冷却结构的另一侧设有散热风扇组,散热风扇组的截面积小于冷却结构的截面积,散热风扇组包括多个沿冷却结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降噪风扇,降噪风扇用于加速冷却结构的散热。该充电枪热管理系统能够在确保散热效果的情况下,缩小空间占比,提高空间利用率,同时降低噪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枪热管理系统及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快速充电技术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充电枪是快速充电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件,而为了提高充电速度,缩短充电时间,提高用户体验,充电枪所负载的充电电流及功率在逐渐的提高。但是,由于充电枪充电过程中线缆和端子连接处以及线缆和外部电源的连接处均会产生大量的热,该热量会降低充电效率,且过高的温度会对充电枪产生较大损伤,甚至引发火灾。因此,充电枪的热管理结构对充电枪的安全性和充电效率也尤为重要。

2、目前,充电枪散热方式多采用风冷热管理方式或液冷热管理方式;针对风冷热管理方式,其充电枪散热效果不明显,使用寿命较短。

3、针对液冷热管理方式,其散热效果较好,但是其在快速充电设备中空间占比高,导致整个快速充电设备体积较大;而快速充电设备为了方便携带或适配各种场地,其自身体积需求越来越小,尤其是在针对厚度方向上的尺寸要求越来越小,体积较大的热管理结构无法适配。并且目前的液冷热管理充电设备噪音较大,由于充电设备大多安装在居民区,在充电过程中发出噪音会影响用户和附近居民的生活。

4、因此,亟需一种充电枪热管理系统及充电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枪热管理系统,能够在确保散热效果的情况下,缩小空间占比,提高空间利用率,同时降低噪声。

2、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充电枪热管理系统,包括水泵、冷却结构和充电枪,上述水泵设置于上述冷却结构的一侧,上述水泵、上述冷却结构和上述充电枪依次循环连通,形成散热回路;上述散热回路中循环流动有冷却液;上述水泵用于驱动上述散热回路中上述冷却液的循环,上述冷却结构用于对上述冷却液进行散热;其中,

4、上述冷却结构的另一侧设有散热风扇组,上述散热风扇组的截面积小于上述冷却结构的截面积,上述散热风扇组包括多个沿上述冷却结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降噪风扇,上述降噪风扇用于加速上述冷却结构的散热。

5、可选地,上述冷却结构为散热器,上述散热器用于与通过上述散热器的上述冷却液进行换热,以对上述冷却液进行散热。

6、可选地,上述冷却结构包括换热流通件和制冷件,上述换热流通件连通于上述散热回路,上述制冷件设置于上述换热流通件和上述散热风扇组之间,上述制冷件的冷端与上述换热流通件连接,以用于对流通于上述换热流通件内的上述冷却液进行冷却,上述制冷件的热端朝向上述散热风扇组。

7、可选地,上述降噪风扇的叶片的吸力面设有若干个导流槽和/或若干个楔形块,以扰动空气。

8、可选地,上述充电枪的进液口和上述充电枪的出液口均连通有压力检测件和/或温度检测件。

9、可选地,还包括进液管道和出液管道,上述进液管道的两端分别连通于上述充电枪的出液口和上述水泵的进液口,上述出液管道分别连通于上述充电枪的进液口和上述水泵的出液口,上述冷却结构连通设置于上述出液管道上。

10、可选地,上述出液管道上设有排气阀和/或上述散热回路的最底端设有排液阀。

11、可选地,还包括补液回路,上述补液回路包括膨胀水箱,上述膨胀水箱并联于上述散热回路,上述膨胀水箱的出液口和回液口均连通于上述散热回路,上述膨胀水箱用于对上述散热回路的冷却液进行补偿或收容。

12、可选地,上述补液回路上设有球阀,上述球阀用于控制上述补液回路和上述散热回路之间的通断。

13、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装置,包括上述任一方案所述的充电枪热管理系统。其能够在确保散热效果的情况下,缩小空间占比,提高空间利用率,同时降低噪声。

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充电枪热管理系统及充电装置,通过将散热风扇更改为多个小的降噪风扇,减少了因散热风扇大功率旋转时造成的噪音,且多个小体积的降噪风扇的共同作用,使得该散热风扇组对冷却结构散热的加速效果比之前更佳,提高了冷却效果,进而提高了充电枪的使用寿命;同时,该降噪风扇合在一起体积较小,不会大于冷却结构的截面积,减少了该散热风扇组的占用空间,同时取消了制冷循环结构,缩减了该充电枪热管理系统的体积,提高了该充电枪热管理系统的空间利用率,提高了其集成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充电枪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泵(10)、冷却结构(20)和充电枪(30),所述水泵(10)设置于所述冷却结构(20)的一侧,所述水泵(10)、所述冷却结构(20)和所述充电枪(30)依次循环连通,形成散热回路(101);所述散热回路(101)中循环流动有冷却液;所述水泵(10)用于驱动所述散热回路(101)中所述冷却液的循环,所述冷却结构(20)用于对所述冷却液进行散热;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枪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结构(20)为散热器,所述散热器用于与通过所述散热器的所述冷却液进行换热,以对所述冷却液进行散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枪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结构(20)包括换热流通件和制冷件,所述换热流通件连通于所述散热回路(101),所述制冷件设置于所述换热流通件和所述散热风扇组(40)之间,所述制冷件的冷端与所述换热流通件连接,以用于对流通于所述换热流通件内的所述冷却液进行冷却,所述制冷件的热端朝向所述散热风扇组(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枪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风扇(41)的叶片的吸力面设有若干个导流槽和/或若干个楔形块,以扰动空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枪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枪(30)的进液口和所述充电枪(30)的出液口均连通有压力检测件(51)和/或温度检测件(5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枪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液管道(61)和出液管道(62),所述进液管道(61)的两端分别连通于所述充电枪(30)的出液口和所述水泵(10)的进液口,所述出液管道(62)分别连通于所述充电枪(30)的进液口和所述水泵(10)的出液口,所述冷却结构(20)连通设置于所述出液管道(62)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枪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道(62)上设有排气阀(82)和/或所述散热回路(101)的最底端设有排液阀(81)。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枪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补液回路(102),所述补液回路(102)包括膨胀水箱(71),所述膨胀水箱(71)并联于所述散热回路(101),所述膨胀水箱(71)的出液口和回液口均连通于所述散热回路(101),所述膨胀水箱(71)用于对所述散热回路(101)的冷却液进行补偿或收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枪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液回路(102)上设有球阀(72),所述球阀(72)用于控制所述补液回路(102)和所述散热回路(101)之间的通断。

10.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枪热管理系统。

...

【技术特征摘要】

1.充电枪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泵(10)、冷却结构(20)和充电枪(30),所述水泵(10)设置于所述冷却结构(20)的一侧,所述水泵(10)、所述冷却结构(20)和所述充电枪(30)依次循环连通,形成散热回路(101);所述散热回路(101)中循环流动有冷却液;所述水泵(10)用于驱动所述散热回路(101)中所述冷却液的循环,所述冷却结构(20)用于对所述冷却液进行散热;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枪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结构(20)为散热器,所述散热器用于与通过所述散热器的所述冷却液进行换热,以对所述冷却液进行散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枪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结构(20)包括换热流通件和制冷件,所述换热流通件连通于所述散热回路(101),所述制冷件设置于所述换热流通件和所述散热风扇组(40)之间,所述制冷件的冷端与所述换热流通件连接,以用于对流通于所述换热流通件内的所述冷却液进行冷却,所述制冷件的热端朝向所述散热风扇组(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枪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风扇(41)的叶片的吸力面设有若干个导流槽和/或若干个楔形块,以扰动空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枪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枪(30)的进液口和所述充电枪(30)的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玲苏长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埃泰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