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防摇装置及其调整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防摇装置及其调整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4366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起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摇装置及其调整方法,包括防摇结构和套筒结构;所述防摇结构安装于所述起重机的横梁上,且所述防摇结构内设有阻挡件,所述阻挡件用于限制所述防摇结构的下降高度;所述套筒结构一端连接在防摇结构上,另一端连接在起重机吊具上,且所述套筒结构内设有拉挂件,所述拉挂件用于控制套筒结构的伸出高度。既保证了起重机运行时具备刚性防摇功能的同时又具备可微幅调整的功能,只有在吊具下降至低位与吊运对象对位时,才可以进行轻微幅度的摆动,其结构简洁,制造方便,原理清晰,效果良好,对于频繁起吊对位作业的起重设备也有很强的适用性,并且由于是纯机械特点,整体制造成本很低,具备一定的经济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起重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防摇装置及其调整方法


技术介绍

1、为了提高起重机的作业效率,在起重机上配备刚性防摇结构在行业内被广泛应用。

2、现有的刚性防摇结构虽然能够使吊具的摆动幅度和减摆时间得到明显抑制和有效压缩,不过由于起重机和吊运对象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程度的对位误差,而现有的配备刚性防摇结构的起重机吊具微调方法普遍为吊具自带动力系统,根据对位需要实现吊具的微调,其结构复杂,故障率相对较高;或是通过布置链条的方式实现在对位时自由度释放,由于防摇的角度需要和链条的强度限制,导致链条的高度需求较大,对起重机整机的起升高度有较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一)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摇装置及其调整方法,缓解现有技术中防摇装置整体结构复杂,故障率高以及限制起重机整机起升高度的技术问题。

2、(二)技术方案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摇装置,包括防摇结构和套筒结构;

4、所述防摇结构安装于所述起重机的横梁上,且所述防摇结构内设有阻挡件,所述阻挡件用于限制所述防摇结构的下降高度;

5、所述套筒结构一端连接在防摇结构上,另一端连接在起重机吊具上,且所述套筒结构内设有拉挂件,所述拉挂件用于控制套筒结构的伸出高度。

6、进一步的,所述套筒结构包括外锥筒和内锥筒,所述拉挂件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外锥筒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内锥筒上,用于控制所述内锥筒伸出所述外锥筒的高度。

7、进一步的,所述拉挂件的两端分别设有螺纹,所述外锥筒顶部设有第一螺孔、所述内锥筒顶部设有第二螺孔,所述拉挂件的一端穿过第一螺孔,另一端穿过第二螺孔,并分别通过限位螺母进行限位。

8、进一步的,所述拉挂件穿过所述第一螺孔的一侧设有挡板,所述拉挂件穿过所述第二螺孔的一侧也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用于配合限位螺母使用。

9、进一步的,所述外锥筒和所述内锥筒顶部设置为磁吸材料。

10、进一步的,所述防摇结构靠近所述起重机吊具的一端设有连接板,所述外锥筒通过螺栓固定在连接板上;

11、所述内锥筒的底部设有法兰板,所述内锥筒通过所述法兰板固定在所述起重机吊具上表面。

12、进一步的,所述法兰板的上顶面和所述连接板的下顶面顶紧贴合后,所述外锥筒和所述内锥筒的两个锥面之间存在间隙,间隙距离为1-2mm。

13、进一步的,所述防摇结构靠近所述起重机吊具的一端内部安装有第一筋板和第二筋板,所述第一筋板和所述第二筋板沿着所述防摇结构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筋板和所述第二筋板用于连接所述外锥筒。

14、进一步的,所述外锥筒的顶端设有位置检测传感器,所述位置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外锥筒和所述内锥筒贴合形成闭环后,提示所述起重机吊具运行。

1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摇装置的调整方法,具体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6、s1,在起重机的横梁上安装所述防摇结构,并在所述防摇结构和所述起重机吊具之间安装所述套筒结构;

17、s2,所述起重机吊具进行对位,对位完成后钢丝绳带动所述起重机吊具上升,从而带动所述套筒结构进行贴合并存在间隙,所述吊具进行运行;

18、s3,吊取完成后,所述钢丝绳下放所述起重机吊具,通过所述阻挡件与所述拉挂件的配合完成套筒结构的分离。

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摇装置及其调整方法,包括防摇结构和套筒结构;所述防摇结构安装于所述起重机的横梁上,且所述防摇结构内设有阻挡件,所述阻挡件用于限制所述防摇结构的下降高度;所述套筒结构一端连接在防摇结构上,另一端连接在起重机吊具上,且所述套筒结构内设有拉挂件,所述拉挂件用于控制套筒结构的伸出高度。通过设置阻挡件限制防摇结构的下降高度以及设置拉挂机控制套筒结构的伸出高度,从而保证了起重机运行时具备刚性防摇功能的同时又具备可微幅调整的功能,只有在吊具下降至低位与吊运对象对位时,才可以进行轻微幅度的摆动,其结构简洁,制造方便,原理清晰,效果良好,对于频繁起吊对位作业的起重设备也有很强的适用性,并且由于是纯机械特点,整体制造成本很低,具备一定的经济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摇结构(1)和套筒结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结构(2)包括外锥筒(201)和内锥筒(202),所述拉挂件(4)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外锥筒(201)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内锥筒(202)上,用于控制所述内锥筒(202)伸出所述外锥筒(201)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挂件(4)的两端分别设有螺纹,所述外锥筒(201)顶部设有第一螺孔、所述内锥筒(202)顶部设有第二螺孔,所述拉挂件(4)的一端穿过第一螺孔,另一端穿过第二螺孔,并分别通过限位螺母(401)进行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挂件(4)穿过所述第一螺孔的一侧设有挡板(402),所述拉挂件(4)穿过所述第二螺孔的一侧也设有挡板(402),所述挡板(402)用于配合限位螺母(401)使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锥筒(201)和所述内锥筒(202)顶部设置为磁吸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摇结构(1)靠近所述起重机吊具(3)的一端设有连接板(2011),所述外锥筒(201)通过螺栓固定在连接板(201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板(2021)的上顶面和所述连接板(2011)的下顶面顶紧贴合后,所述外锥筒(201)和所述内锥筒(202)的两个锥面之间存在间隙,间隙距离为1-2mm。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摇结构(1)靠近所述起重机吊具(3)的一端内部安装有第一筋板(101)和第二筋板(102),所述第一筋板(101)和所述第二筋板(102)沿着所述防摇结构(1)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筋板(101)和所述第二筋板(102)用于连接所述外锥筒(201)。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锥筒(201)的顶端设有位置检测传感器(5),所述位置检测传感器(5)用于检测所述外锥筒(201)和所述内锥筒(202)贴合形成闭环后,提示所述起重机吊具(3)运行。

10.一种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防摇装置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摇结构(1)和套筒结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结构(2)包括外锥筒(201)和内锥筒(202),所述拉挂件(4)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外锥筒(201)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内锥筒(202)上,用于控制所述内锥筒(202)伸出所述外锥筒(201)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挂件(4)的两端分别设有螺纹,所述外锥筒(201)顶部设有第一螺孔、所述内锥筒(202)顶部设有第二螺孔,所述拉挂件(4)的一端穿过第一螺孔,另一端穿过第二螺孔,并分别通过限位螺母(401)进行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挂件(4)穿过所述第一螺孔的一侧设有挡板(402),所述拉挂件(4)穿过所述第二螺孔的一侧也设有挡板(402),所述挡板(402)用于配合限位螺母(401)使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锥筒(201)和所述内锥筒(202)顶部设置为磁吸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摇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正勇王辉李明华段勇刘强邓禹郑毅斐王岳轩辛宏彦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