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擎盖内板、汽车引擎盖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4128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28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引擎盖内板、汽车引擎盖及汽车。其中,引擎盖内板包括:内板本体,以及设置在内板本体上的凸台;所述凸台上设置有多个涂胶槽,所述涂胶槽用于涂胶以将所述引擎盖内板与引擎盖外板粘接连接;所述凸台上还设置有多个异形孔,所述异形孔将所述凸台分隔为环形外圈,以及连接于环形外圈中的多个支撑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引擎盖内板的凸台位置设置异形孔,异形孔可以实现对凸台结构强度的弱化,使得支撑梁在头部碰撞过程中易于变形吸能,从而可以起到很好缓冲吸能作用。此外,异形孔还可以减轻引擎盖内板的重量,从而有利于降低引擎盖内板的装配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汽车,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引擎盖内板、汽车引擎盖及汽车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汽车引擎盖的设计往往只考虑耐久要求,导致汽车引擎盖的强度和刚度较大。然而,这样设计会造成汽车引擎盖不易压溃,在头部碰撞过程中无法起到缓冲吸能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至少提供一种引擎盖内板、汽车引擎盖及汽车,以改善现有汽车引擎盖在头部碰撞过程中无法起到缓冲吸能作用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引擎盖内板,包括:内板本体,以及设置在内板本体上的凸台;其中,

3、所述凸台上设置有多个涂胶槽,所述涂胶槽用于涂胶以将所述引擎盖内板与引擎盖外板粘接连接;

4、所述凸台上还设置有多个异形孔,所述异形孔将所述凸台分隔为环形外圈,以及连接于环形外圈中的多个支撑梁。

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引擎盖内板的凸台位置设置异形孔,异形孔可以实现对凸台结构强度的弱化,使得支撑梁在头部碰撞过程中易于变形吸能,从而可以起到很好缓冲吸能作用。此外,异形孔还可以减轻引擎盖内板的重量,从而有利于降低引擎盖内板的装配难度。

6、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多个所述支撑梁的延伸方向不同,且多个所述支撑梁沿汽车侧面方向对称排布。

7、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支撑梁包括多个十字交叉梁,且多个所述十字交叉梁相互连接。

8、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支撑梁上设置有加强筋。

9、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加强筋位于所述支撑梁的边缘位置。

10、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支撑梁上设置有多个梁通孔,多个所述梁通孔位于所述加强筋之间,且多个所述梁通孔沿所述支撑梁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

11、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环形外圈上设置有多个外圈通孔,多个所述外圈通孔沿所述环形外圈的周向间隔排布。

12、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异形孔的内壁设置有悬挑部,所述悬挑部上设置有所述涂胶槽。

13、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引擎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板,以及设置在外板内侧的内板,所述内板为前文所述的引擎盖内板。

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引擎盖内板的凸台位置设置异形孔,异形孔可以实现对凸台结构强度的弱化,使得支撑梁在头部碰撞过程中易于变形吸能,从而可以起到很好缓冲吸能作用。此外,异形孔还可以减轻引擎盖内板的重量,从而有利于降低引擎盖内板的装配难度。

15、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前文所述的汽车引擎盖。

1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引擎盖内板的凸台位置设置异形孔,异形孔可以实现对凸台结构强度的弱化,使得支撑梁在头部碰撞过程中易于变形吸能,从而可以起到很好缓冲吸能作用。此外,异形孔还可以减轻引擎盖内板的重量,从而有利于降低引擎盖内板的装配难度。

17、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引擎盖内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板本体,以及设置在内板本体上的凸台;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盖内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支撑梁的延伸方向不同,且多个所述支撑梁沿汽车侧面方向对称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擎盖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包括多个十字交叉梁,且多个所述十字交叉梁相互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盖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上设置有加强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引擎盖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位于所述支撑梁的边缘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引擎盖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上设置有多个梁通孔,多个所述梁通孔位于所述加强筋之间,且多个所述梁通孔沿所述支撑梁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盖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外圈上设置有多个外圈通孔,多个所述外圈通孔沿所述环形外圈的周向间隔排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盖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孔的内壁设置有悬挑部,所述悬挑部上设置有所述涂胶槽。

9.一种汽车引擎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板,以及设置在外板内侧的内板,所述内板为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引擎盖内板。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引擎盖。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擎盖内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板本体,以及设置在内板本体上的凸台;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盖内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支撑梁的延伸方向不同,且多个所述支撑梁沿汽车侧面方向对称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擎盖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包括多个十字交叉梁,且多个所述十字交叉梁相互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盖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上设置有加强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引擎盖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位于所述支撑梁的边缘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引擎盖内板,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建军田竹舒进
申请(专利权)人:集度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