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菌体发酵废液回收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3940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27
本技术公开一种菌体发酵废液回收利用装置,包括菌体发酵废液回收的净化箱以及用于对菌体发酵废液进行除杂净化的过滤部件,所述过滤部件包括设于净化箱一侧的进液管、设于净化箱内侧的导液架以及安装于导液架内侧的过滤架,本技术通过包括净化箱、过滤腔、过滤板、混合罐以及密封盖,过滤架内的两个过滤板能够对废液进行多次除杂过滤,过滤腔内的活性炭能够对废液中杂质进行吸附净化,解决了现有设备对废液回收利用乳酸菌进行发酵过程中不能够对废液进行除杂净化,且混合搅动的效果不好,不能够对菌体和废液进行翻动,影响菌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速率,容易导致菌体分布不均匀,影响设备对物料混合的效率和实用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菌体发酵,具体为一种菌体发酵废液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1、丁酸梭菌液体发酵常以葡萄糖为碳源,酵母粉、牛肉粉和蛋白胨为氮源,剩余的发酵废液含有大量有机酸、糖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其直接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同时也是资源的浪费,废液中含有的营养物质能够供大量的乳酸菌群进行利用,从而能够充分利用废液进行乳酸菌发酵。

2、乳酸菌是一类能利用可发酵碳水化合物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的统称,这类细菌在自然界分布极为广泛,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除极少数外,其绝大部分都是人体内必不可少的、且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菌群,广泛存在于人体的肠道中,乳酸菌不仅是研究分类、生化、遗传、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理想材料,而且在工业、农牧业、食品和医药等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领域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乳酸菌在固体培养基上菌落较小,生长缓慢,在液体发酵培养基内可以很快的生长,离心洗涤后可以获得纯度较高的菌体,且兼具需氧和厌氧的性能,而丁酸梭菌废液中含有大量有机酸、糖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能够作为乳酸菌的基质,将发酵废液进行回收利用时需要投入乳酸菌菌种或其他物质与废液混合,然后继续进行静止发酵。

3、现有设备对废液回收利用乳酸菌进行发酵过程中不能够对废液进行除杂净化,且混合搅动的效果不好,不能够对菌体和废液进行翻动,影响菌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速率,容易导致菌体分布不均匀,影响设备对物料混合的效率和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菌体发酵废液回收利用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菌体发酵废液回收利用装置,包括菌体发酵废液回收的净化箱以及用于对菌体发酵废液进行除杂净化的过滤部件,所述过滤部件包括设于净化箱一侧的进液管、设于净化箱内侧的导液架、安装于导液架内侧的过滤架、开设于过滤架内侧且填充有活性炭的过滤腔、分别设于过滤架两侧的过滤板、设于净化箱顶部的泵机、设于泵机一侧的抽液管、设于泵机另一侧的导液管、设于导液管一端的混合罐、设于混合罐顶部的投料架、与投料架螺接的密封盖、设于混合罐另一侧的导气管、设于导气管一侧的阀门以及用于废液进行乳酸菌发酵的搅动部件;

3、所述导液管与混合罐连通,所述抽液管位于过滤架一侧,所述导气管与混合罐连通。

4、优选的,所述搅动部件包括套设于混合罐外侧的固定环、设于固定环底部圆周排列的四个支撑腿、设于固定环顶部的两个气缸、设于气缸一侧的推动杆、设于推动杆顶部的固定板、设于固定板顶部的电机、设于电机底部的转轴、套设于转轴外侧的搅动盘、分别设于搅动盘两侧均匀排列的多个搅料杆、分别设于搅料杆两侧的搅料片、设于混合罐底部的出液管以及安装于出液管一侧的控制阀,所述搅动盘截面为梯形,所述搅料片截面为半圆形,所述转轴与混合罐活动连接。

5、优选的,所述转轴外侧且位于搅动盘下方设有圆周排列的多个搅动板,所述搅动板一侧开设有过液通孔,所述搅动板倾斜设置。

6、优选的,所述转轴外侧且位于搅动板下方设有搅动杆,所述搅动杆截面为u字形。

7、优选的,所述搅动杆一侧设有均匀排列的多个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两侧分别设有搅料板。

8、优选的,所述转轴底部四周分别设有均匀排列的多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底部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两侧分别设有搅动片。

9、优选的,所述过液通孔一侧设有均匀排列的多个固定杆。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技术通过包括净化箱、进液管、导液架、过滤架、过滤腔、过滤板、泵机、抽液管、导液管、混合罐、投料架、密封盖、导气管、阀门以及搅动部件,导液管与混合罐连通,抽液管位于过滤架一侧,导气管与混合罐连通,废液经进液管投入净化箱内,导液架便于液体流动,过滤架内的两个过滤板能够对废液进行多次除杂过滤,过滤腔内的活性炭能够对废液中杂质进行吸附净化,泵机能够通过抽液管将净化箱内过滤后的废液进行抽动,然后废液经导液管注入混合罐中,乳酸菌菌体和其他物质经投料架投入混合罐中,然后使密封盖与投料架螺接密封,然后通过阀门控制导气管向混合罐内进行供气和密封,提高废液除杂净化的过滤效果,避免废液中含有杂质影响乳酸菌的正常发酵。

12、2、本技术通过固定环、支撑腿、气缸、推动杆、固定板、电机、转轴、搅动盘、搅料杆、搅料片、出液管以及控制阀,搅动盘截面为梯形,搅料片截面为半圆形,转轴与混合罐活动连接,气缸能够通过推动杆带动固定板进行上下运动,固定板能够带动电机进行上下运动,电机通过转轴带动搅动盘进行上下运动,搅动盘能够对乳酸菌菌体和废液进行上下翻动,同时电机能够带动转轴进行转动,转轴能够带动搅动盘进行转动,从而搅动盘通过多个搅料杆进行转动,搅料杆和搅动盘能够对物料进行搅动混合,提高菌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速率,使菌体在废液内均匀分布,利用控制阀能够控制多次混合后的溶液经出液管导出,以便于乳酸菌继续进行静止发酵,提高设备对废液进行回收利用的实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菌体发酵废液回收利用装置,包括菌体发酵废液回收的净化箱(1)以及用于对菌体发酵废液进行除杂净化的过滤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件包括设于净化箱(1)一侧的进液管(11)、设于净化箱(1)内侧的导液架(12)、安装于导液架(12)内侧的过滤架(13)、开设于过滤架(13)内侧且填充有活性炭的过滤腔(14)、分别设于过滤架(13)两侧的过滤板(15)、设于净化箱(1)顶部的泵机(16)、设于泵机(16)一侧的抽液管(17)、设于泵机(16)另一侧的导液管(18)、设于导液管(18)一端的混合罐(19)、设于混合罐(19)顶部的投料架(20)、与投料架(20)螺接的密封盖(21)、设于混合罐(19)另一侧的导气管(22)、设于导气管(22)一侧的阀门(221)以及用于废液进行乳酸菌发酵的搅动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体发酵废液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动部件包括套设于混合罐(19)外侧的固定环(23)、设于固定环(23)底部圆周排列的四个支撑腿(24)、设于固定环(23)顶部的两个气缸(25)、设于气缸(25)一侧的推动杆(26)、设于推动杆(26)顶部的固定板(27)、设于固定板(27)顶部的电机(28)、设于电机(28)底部的转轴(29)、套设于转轴(29)外侧的搅动盘(30)、分别设于搅动盘(30)两侧均匀排列的多个搅料杆(31)、分别设于搅料杆(31)两侧的搅料片(32)、设于混合罐(19)底部的出液管(33)以及安装于出液管(33)一侧的控制阀(34),所述搅动盘(30)截面为梯形,所述搅料片(32)截面为半圆形,所述转轴(29)与混合罐(19)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菌体发酵废液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9)外侧且位于搅动盘(30)下方设有圆周排列的多个搅动板(35),所述搅动板(35)一侧开设有过液通孔(36),所述搅动板(35)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菌体发酵废液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9)外侧且位于搅动板(35)下方设有搅动杆(37),所述搅动杆(37)截面为U字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菌体发酵废液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动杆(37)一侧设有均匀排列的多个固定柱(371),所述固定柱(371)两侧分别设有搅料板(37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菌体发酵废液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9)底部四周分别设有均匀排列的多个支撑杆(38),所述支撑杆(38)底部设有连接杆(39),所述连接杆(39)两侧分别设有搅动片(40)。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菌体发酵废液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液通孔(36)一侧设有均匀排列的多个固定杆(36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菌体发酵废液回收利用装置,包括菌体发酵废液回收的净化箱(1)以及用于对菌体发酵废液进行除杂净化的过滤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件包括设于净化箱(1)一侧的进液管(11)、设于净化箱(1)内侧的导液架(12)、安装于导液架(12)内侧的过滤架(13)、开设于过滤架(13)内侧且填充有活性炭的过滤腔(14)、分别设于过滤架(13)两侧的过滤板(15)、设于净化箱(1)顶部的泵机(16)、设于泵机(16)一侧的抽液管(17)、设于泵机(16)另一侧的导液管(18)、设于导液管(18)一端的混合罐(19)、设于混合罐(19)顶部的投料架(20)、与投料架(20)螺接的密封盖(21)、设于混合罐(19)另一侧的导气管(22)、设于导气管(22)一侧的阀门(221)以及用于废液进行乳酸菌发酵的搅动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体发酵废液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动部件包括套设于混合罐(19)外侧的固定环(23)、设于固定环(23)底部圆周排列的四个支撑腿(24)、设于固定环(23)顶部的两个气缸(25)、设于气缸(25)一侧的推动杆(26)、设于推动杆(26)顶部的固定板(27)、设于固定板(27)顶部的电机(28)、设于电机(28)底部的转轴(29)、套设于转轴(29)外侧的搅动盘(30)、分别设于搅动盘(30)两侧均匀排列的多个搅料杆(31)、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坦利夏冰王燕于好宋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优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