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超声波测量物体位置的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3908 阅读:10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用超声波进行物体定位的方法及装置。该超声波测量物体位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处理信号用的单片机,至少两个超声波收发传感器,每个传感器通过收发电路与单片机相连。单片机控制两个收发传感器发送和接收超声波,并通过一定的算法计算出多个物体的位置,甚至测出物体轮廓。本方法适用于机器人、多点触屏等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超声波测量物体位置的方法及装置,适用于机器人、多点触 屏等领域。
技术介绍
超声波由于指向性强、能量消耗缓慢且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较远,因而经常用于 距离的测量。超声波的传播方式为直线传播,但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和绕射;频率越 高,反射越强,绕射越弱。利用超声波定位往往比较迅速、方便,且计算简单、易于做到实时 控制。传统超声波定位装置常用发射角小的超声波发射器,模仿蝙蝠利用双耳接收时间 差进行定位,此类装置大多只能对探测范围内的一个物体进行定位,并且当探测范围内有 其他物体时,其定位结果容易受到干扰而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根据现有技术情况,提供一种利用超声波测量物体位置的方法,该方法定 位准确,可对有效探测范围内的两个或多个物体的位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超声波测量物体位置的装置,该装置可对两个 或多个物体进行定位。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1、一种利用超声波测量物体位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先由TRl发送一段超声波,经物体反射后由TR1、TR2接收,并记录相应接收时 间为 tn、七12、 3......,T11 Λ T12、T13......;2)再由TR2发送一段超声波,经物体反射后由TR1、TR2接收,并记录相应接收时 间为 t2i、t22 λ t23......‘ T21 λ T22 λ T23......;3)是否满足T11 = t21、T12 = t22、T13 = t23……如不满足,将所测数据舍弃;4)在tn、t12、t13……找出一个数据X,在T21、T22, T23……找出一个数据y,在t21、 t22、t23……中找出一个数据z,使x+y = 2*z,则由x、y和L构成一个三角形,即可确定一个 物体的位置;5)重复第4步,直到t21、t22、t23……中数据全部用到,即可确定有效测量范围内的 每个物体的位置。本专利技术的超声波测量物体位置的装置包括处理信号用的单片机,至少两个超声波收发传感器,每个传感器通过收发电 路与单片机相连。单片机控制超声波收发传感器轮流发送超声波,每个传感器接收到的超 声波经收发电路放大整形后送至单片机进行处理。本装置利用12864型点阵液晶屏将物体 位置显示出来,但液晶屏并不是必不可少,也可以利用TWI、USART等通信接口将探测信息 传送至其他应用电路。3本装置采用Atmegaie作为微控制器(也可以使用其他型号单片机),使用定时器 产生40KHz矩形波,基于中断的方式接收超声波信号,并在单片机内计算出物体位置。接收 电路采用CX20106A对超声波信号进行放大整形,并具有滤除其他杂波的作用。本方法可以同时探测出在有效探测范围内的两个或多个物体的位置,单片机可以 计算出在有效测量范围内的每个物体与每个超声波收发传感器之间的距离,结合传感器与 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构成若干个三角形,继而确定物体位置。并且本装置可以使用廉价的发 射角较大的超声波发射器,节约了仪器成本。四附图说明图1为超声波定位流程图。图2作出物体可能的位置点。图3作出物体可能的位置点。图4确定物体位置点。图5为装置有效测量区示意图。图6为超声波收发电路图。图7为单片机处理电路图。图8为超声波处理程序流程图。图中TR1_超声波收发传感器1 ;TR2-超声波收发传感器2 ;L-TRl与TR2之间的 距离;A、B-待测物体;D、E、F、G、H、I-物体可能的位置点。五具体实施例方式1、超声波定位原理分析本装置需要两个超声波收发传感器,利用超声波测距通过一定的算法将各个物体 与收发传感器之间的距离计算出来,构成若干个三角形,进而确定物体的位置。超声波测距原理是利用飞越时间法(time of flight,T0F),即检测超声波往返的 时间,所用时间与超声波通过距离成正比,从而计算出超声波所经的距离。当超声波收发传 感器发出一个短暂脉冲时,计时开始;当超声波收发传感器接收到一个返回脉冲时,记录得 到时间值t。则超声波传播的路程为d = vt,其中d为传感器与被测物体之间的距离;ν为 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按物体与收发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关系可分两种情况进行分析,即1、所有物体与 任一收发传感器距离不等;2、至少有两个物体与某一收发传感器距离相等。由后面的分析 可知上述两种情况可以合二为一,但分情况研究可以简化对数据的处理过程。1. 1所有物体与任一收发传感器距离不等以二维平面内任意两物体说明超声波定位流程(如图1所示) 图中有收发传感器1、收发传感器2、任意位置两个(也可以多个)物体A和B,收 发传感器可以发送和接收超声波,两个收发传感器之间距离L为已知,通过单片机连接在 一起。可以约定,用t 表示收发传感器1的接收时间,用Tmn表示收发传感器2的接收时 间,下标m表示接收到的超声波是由第几个收发传感器发射的,下标η表示接收到第几次回波。例如t21表示收发传感器1接收到由收发传感器2发出的超声波第1次回波所用的时 间。第一步(如图1(a)所示)收发传感器1发送一段超声波,单片机开始计时。第二步(如图1 (b)所示)超声波遇到物体产生反射波,反射波分别被收发传感 器1和收发传感器2接收,单片机分别记下接收时间。因为探测范围内有两个物体,所以每 个收发传感器可以先后接收到两段反射波,而此时无法判断先收到的是哪一个物体的反射 波。记收发传感器1先后收到反射波的时间为tn、t12,收发传感器2先后收到反射波的时 间为 T11、T12。第三步(如图1(c)所示)收发传感器2发送一段超声波,单片机重新开始计时。第四步(如图1 (d)所示)超声波遇到物体产生反射波,反射波分别被收发传感 器1和收发传感器2接收,单片机分别记下接收时间。如第二步所述,记收发传感器1先后 收到反射波的时间为t21、t22,收发传感器2先后收到反射波的时间为T21、T22。处理数据由几何关系可知T11 = t21(l)T12 = t22 (2)利用(1) (2)两式可以判断数据的有效性,如不满足上述两式,可能原因是所测物 体速度已超出仪器精度,应将数据舍弃。以收发传感器1为圆心,以tn/2、t12/2为半径分别画圆,然后以收发传感器2为 圆心,以T21/2、T22/2为半径分别画圆,可得出四个交点D、E、F、G,如图2所示。假设tn/2不等于t12/2,则可以判断物体的位置在D、F或者G、E,即如果将圆弧相 交所得的图形看作是扭曲的“矩形”,则物体所处位置的连线只能是“矩形”的对角线。所以 只需判断D、E、F、G任意一点是不是物体所处的位置即可定位两物体,因为F点与收发传感 器1和收发传感器2距离之和最近,所以只需判断tn/2与T21/2的和是否等于T11,如果等 于,则F点即为物体位置点,反之F点不是物体位置点。这样就确定了两物体的位置。1. 2至少有两个物体与某一收发传感器距离相等上述分析是建立在对两个收发传感器可以画出相同个数圆弧的条件下的,如果此 条件不成立,例如对收发传感器2可以画出3个圆弧(即收发传感器2发送一段超声波后 收到3次回波),也就是说有两个物体与收发传感器1距离相同,那么将有以下变动在第二步中收发传感器2将收到3次回波,设为Tn、T12、T130在第四步中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超声波测量物体位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先由TR1发送一段超声波,经物体反射后由TR1、TR2接收,并记录相应接收时间为t↓[11]、t↓[12]、t↓[13]……,T↓[11]、T↓[12]、T↓[13]……;2)再由TR2发送一段超声波,经物体反射后由TR1、TR2接收,并记录相应接收时间为t↓[21]、t↓[22]、t↓[23]……,T↓[21]、T↓[22]、T↓[23]……;3)是否满足T↓[11]=t↓[21]、T↓[12]=t↓[22]、T↓[13]=t↓[23]……如不满足,将所测数据舍弃;4)在t↓[11]、t↓[12]、t↓[13]……找出一个数据x,在T↓[21]、T↓[22]、T↓[23]……找出一个数据y,在t↓[21]、t↓[22]、t↓[23]……中找出一个数据z,使x+y=2*z,则由x、y和L构成一个三角形,即可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5)重复第4步,直到t↓[21]、t↓[22]、t↓[23]……中数据全部用到,即可确定有效测量范围内的每个物体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龙李纯成杨恒旭徐程王晓明彭宇翔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