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充组件及储能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3763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26
本技术提供一种车充组件及储能电源,所述车充组件包括车充插座和电路板;所述车充插座具有正极和负极;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负极接触弹臂导电片;所述车充插座的负极与所述负极接触弹臂导电片软连接;所述车充插座的正极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储能电源,包括壳体及上述车充组件;所述壳体上开有车充插座插接口;所述电路板与所述车充插座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壁所围合形成的装配空间内;外部车充公头可通过所述车充插座插接口与所述车充插座连接。本技术的车充组件及储能电源,通过车充插座与电路板的连接方式改进,能够使得车充接口在长期频繁使用的工作条件下,也能够具有更佳的充分接触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储能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充组件及储能电源


技术介绍

1、储能电源通常支持车载充电,其面板上设置有车充接口。车充接口是和储能电源内部的相关电路板焊接连接,而储能电源在实际使用时,车充接口需要频繁和车充头插拔配合,如此会使得车充接口和储能电源的电路板之间的焊接处出现裂痕,导致车充接口出现接触不良和松动的现象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车充组件及储能电源,通过车充插座与电路板的连接方式改进,能够使得车充接口在长期频繁使用的工作条件下,也能够具有更佳的充分接触可靠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方案:

3、本技术提供一种车充组件,应用于储能电源上,包括车充插座和电路板;所述车充插座具有正极和负极;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负极接触弹臂导电片;所述车充插座的负极与所述负极接触弹臂导电片软连接;所述车充插座的正极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4、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5、所述负极接触弹臂导电片一端与所述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充组件,应用于储能电源上,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充插座和电路板;所述车充插座具有正极和负极;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负极接触弹臂导电片;所述车充插座的负极与所述负极接触弹臂导电片软连接;所述车充插座的正极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接触弹臂导电片一端与所述电路板固定连接,所述负极接触弹臂导电片另一端与所述车充插座外表面的负极区域接触。

3.一种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车充组件;所述壳体上开有车充插座插接口;所述电路板与所述车充插座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壁所围合形成的装配空间内;外部车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充组件,应用于储能电源上,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充插座和电路板;所述车充插座具有正极和负极;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负极接触弹臂导电片;所述车充插座的负极与所述负极接触弹臂导电片软连接;所述车充插座的正极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接触弹臂导电片一端与所述电路板固定连接,所述负极接触弹臂导电片另一端与所述车充插座外表面的负极区域接触。

3.一种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车充组件;所述壳体上开有车充插座插接口;所述电路板与所述车充插座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壁所围合形成的装配空间内;外部车充公头可通过所述车充插座插接口与所述车充插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限位结构,所述车充插座与所述限位结构配合;当所述车充公头插拔时,所述限位结构提供防止所述车充插座与所述车充插座插接口产生相对运动的支撑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止推支撑柱和止退挡板,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相柱游永亮黄小杰林成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德兰明海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