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水口调温器布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3455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进水口调温器布置结构,包括设置于缸体的调温器,调温器布置在发动机水泵前,调温器包括调温器座体、小循环水管组件、调温器部件和调温器盖,调温器盖具有出水管接口;小循环工况:调温器座体汇集发动机暖机过程中的小循环流量,汇集EGR冷却器回水流量和汇集膨胀水箱的补偿冷却液流量;大循环工况:调温器座体封堵小循环通道,汇集发动机热机工况的大循环流量,汇集散热器回水流量,汇集EGR冷却器回水流量,汇集膨胀水箱的补偿冷却液流量。此布置实现发动机全工况的温度控制,发动机暖机过程中的温度波动小,有助于燃烧室燃烧的均匀性,此外,调温器布置在发动机水泵前,降低缸体缸盖水套温度上升过程中的剧烈振荡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的,尤其是涉及一种进水口调温器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1、调温器又称节温器,是控制冷却液流动路径的阀门。作为一种自动调温装置,通常含有感温组件,借着膨胀或冷缩来开启、关掉空气、气体或液体的流动。其作用是根据发动机冷却水温度的高低自动调节进入散热器的水量,改变水的循环范围,以调节冷却系的散热能力。

2、传统发动机调温器布置在发动机缸体缸盖水套出水口。一般布置形式:水泵缸体缸盖水套出水室,然后分若干支路;其中,出水室调温器散热器水泵缸体缸盖水套,出水室暖风芯体水泵缸体缸盖水套,出水室egr冷却器水泵缸体缸盖水套,出水室增压器水泵缸体缸盖水套。由于,传统调温器布置在发动机缸体缸盖水套出水口,发动机暖机过程中缸体缸盖水套温度波动大,各缸燃烧均匀性差。

3、因此,亟需设计一种进水口调温器布置结构,能够解决发动机暖机过程中缸体缸盖水套温度波动大的问题,并且各缸燃烧均匀性好。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进水口调温器布置结构,降低缸体缸盖水套温度上升过程中的剧烈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进水口调温器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设置于缸体的调温器,所述调温器布置在发动机水泵前,所述调温器包括调温器座体、小循环水管组件、调温器部件和调温器盖,所述调温器盖具有出水管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水口调温器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温器座体上具有凹槽,所述调温器盖具有容纳腔室,所述调温器部件的一端位于凹槽内、另一端抵紧于调温器盖的容纳腔室,所述调温器盖通过连接件一与调温器座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水口调温器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温器座体的水泵进口端插入装配于水泵进口,所述调温器座体通过调温器座体密封圈进行径向密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进水口调温器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设置于缸体的调温器,所述调温器布置在发动机水泵前,所述调温器包括调温器座体、小循环水管组件、调温器部件和调温器盖,所述调温器盖具有出水管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水口调温器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温器座体上具有凹槽,所述调温器盖具有容纳腔室,所述调温器部件的一端位于凹槽内、另一端抵紧于调温器盖的容纳腔室,所述调温器盖通过连接件一与调温器座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水口调温器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温器座体的水泵进口端插入装配于水泵进口,所述调温器座体通过调温器座体密封圈进行径向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进水口调温器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温器盖通过连接件二与调温器座体连接,所述调温器部件的主阀具有主阀密封圈,所述调温器和调温器座体之间通过调温器部件的主阀密封圈密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水口调温器布置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小峰连源王东东邓厚劲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小康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