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蒸发站中的热能回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3406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碱蒸发站中的热能回用装置,包括: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和第三蒸发器,第一蒸发罐下端的碱液出口通过第一连接管与第二管式降膜加热器上端的原液进口相连接,第二蒸发罐下端的碱液出口通过第二连接管与第三管式降膜加热器上端的原液进口相连接,第三蒸发罐下端的碱液出口通过第三连接管与碱槽相连接,第三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一起通过第一预热器,第三连接管和第一连接管一起第二预热器,第三连接管与冷却水管一起通过第三预热器。其优点是:可以使冷凝水和碱在蒸发过程中热能进行有效交换,降低了冷凝水的温度,使其热能得到有效利用,同时符合用户的温度参数要求,减少了新蒸汽和冷却水的用量,降低了能耗。(*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碱蒸发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碱蒸发站中的热能回用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用于碱蒸发的碱蒸发站结构主要包括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和第三蒸 发器,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和第三蒸发器的结构相同都包括一个管式降膜加热器和一 个蒸发罐; 第一管式降膜加热器上端的原液进口通过进液管与原液槽相连接,第一蒸发罐 上端的二次蒸汽出口通过第一出气管与蒸汽冷凝器相连接,第一蒸发罐下端的碱液出口通 过第一连接管与第二管式降膜加热器上端的原液进口相连接,在第一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一 碱泵;第二蒸发罐上端的二次蒸汽出口通过第二出气管与第一管式降膜加热器相连接,第 二蒸发罐下端的碱液出口通过第二连接管与第三管式降膜加热器上端的原液进口相连接, 在第二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二碱泵;第三管式降膜加热器与新蒸汽进气管相连接,第三预热 器与冷凝水罐相连接,第三蒸发罐上端的二次蒸汽出口通过第三出气管与第二管式降膜加 热器相连接,第三蒸发罐下端的碱液出口通过第三连接管与碱槽相连接,在第三连接管上 设置有第三碱泵和冷却装置。上述结构的碱蒸发站用于碱蒸发时,原液槽中的蒸发原液 (低浓度的碱)通过进液管进入到第一蒸发器中,经第一蒸发器蒸发浓缩后浓度增加,然后 通过第一连接管进入到第二蒸发器中,经第二蒸发器蒸发浓缩后浓度继续增加,然后再通 过第二连接管进入到第三蒸发器中,经第三蒸发器蒸发浓缩后浓度达到要求,通过第三连 接管上冷却装置冷却达到温度要求,最后送至碱槽中进行成品贮槽。使用上述碱蒸发站对 碱进行蒸发,锅炉来的新蒸汽通过新蒸汽进气管进进入到第三管式降膜加热器中,产生的 冷凝水进冷凝水罐。从第三碱泵送出碱的温度很高,冷凝水罐送出的冷凝水温度高达也很 高,两者的热能品位相当高,冷却装置对碱进行冷却时,需要消耗大量的冷却水,能耗较高, 高温的冷凝水直接送出也不符合用户的温度参数要求,热冷利用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能利用率高的碱蒸发站中的热能 回用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碱蒸发站中的热能回用 装置,包括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和第三蒸发器,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和第三蒸发器 的结构相同都包括一个管式降膜加热器和一个蒸发罐;第一管式降膜加热器上端的原液进 口通过进液管与原液槽相连接,第一蒸发罐上端的二次蒸汽出口通过第一出气管与蒸汽冷 凝器相连接,第一蒸发罐下端的碱液出口通过第一连接管与第二管式降膜加热器上端的原 液进口相连接,在第一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一碱泵;第二蒸发罐上端的二次蒸汽出口通过第 二出气管与第一管式降膜加热器相连接,第二蒸发罐下端的碱液出口通过第二连接管与第 三管式降膜加热器上端的原液进口相连接,在第二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二碱泵;第三管式降 膜加热器与新蒸汽进气管相连接,第三蒸发罐上端的二次蒸汽出口通过第三出气管与第二管式降膜加热器相连接,第三蒸发罐下端的碱液出口通过第三连接管与碱槽相连接,在第 三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三碱泵,所述的第三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一起通过第一预热器,所述 的第三连接管和第一连接管一起第二预热器,所述的第三连接管与冷却水管一起通过第三 预热器。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在所述的 第一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支管,第一连接支管通过第四预热器;在所述的第二连接管 上设置有第二连接支管,第二连接支管通过第五预热器;所述的第三管式降膜加热器通过 第四连接管与冷凝水罐相连接,冷凝水罐的下端连接有冷凝水管,冷凝水管依次通过第五 预热器和第四预热器。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第 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和第三蒸发器均为分体式蒸发器,管式降膜加热器通过连接管与蒸 发罐相连接。本技术的优点是上述碱蒸发站中的热能回用装置,可以使冷凝水和碱在蒸 发过程中热能进行有效交换,降低了冷凝水的温度,使其热能得到有效利用,同时符合用户 的温度参数要求,减少了新蒸汽和冷却水的用量,降低了能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碱蒸发站中的热能回用装置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中1、第一管式降膜加热器,2、进液管,3、原液槽,4、第一蒸发罐,5、第一出气 管,6、第一连接管,7、第二管式降膜加热器,8、第一碱泵,9、第二蒸发罐,10、第二出气管, 11、第二连接管,12、第三管式降膜加热器,13、第二碱泵,14、新蒸汽进气管,15、第三蒸发 罐,16、第三出气管,17、第三连接管,18、碱槽,19、第三碱泵,20、第一预热器,21、第二预热 器,22、冷却水管,23、第三预热器,24、第一连接支管,25、第四预热器,26、第二连接支管, 27、第五预热器,28、第四连接管,29、冷凝水罐,30、冷凝水管,31、第五连接管,32、第六连接 管,33、第七连接管,34、蒸汽冷凝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一下本技术的具体内容。如图1所示,碱蒸发站中的热能回用装置,包括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和第三 蒸发器,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和第三蒸发器的结构相同都包括一个管式降膜加热器和 一个蒸发罐;第一管式降膜加热器1上端的原液进口通过进液管2与原液槽3相连接,第一 蒸发罐4上端的二次蒸汽出口通过第一出气管5与蒸汽冷凝器34相连接,第一蒸发罐4下 端的碱液出口通过第一连接管6与第二管式降膜加热器7上端的原液进口相连接,在第一 连接管6上设置有第一碱泵8 ;第二蒸发罐9上端的二次蒸汽出口通过第二出气管10与第 一管式降膜加热器1相连接,第二蒸发罐9下端的碱液出口通过第二连接管11与第三管式 降膜加热器12上端的原液进口相连接,在第二连接管12上设置有第二碱泵13 ;第三管式 降膜加热器12与新蒸汽进气管14相连接,第三蒸发罐15上端的二次蒸汽出口通过第三出 气管16与第二管式降膜加热器7相连接,第三蒸发罐15下端的碱液出口通过第三连接管 17与碱槽18相连接,在第三连接管17上设置有第三碱泵19,所述的第三连接管17和第二连接管11 一起通过第一预热器20,所述的第三连接管17和第一连接管6 —起第二预热器 21,所述的第三连接管17与冷却水管22 —起通过第三预热器23。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的第一连接管6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支管24,第一连接支管 24通过第四预热器25 ;在所述的第二连接管11上设置有第二连接支管26,第二连接支管 26通过第五预热器27 ;所述的第三管式降膜加热器12通过第四连接管28与冷凝水罐29 相连接,冷凝水罐29的下端连接有冷凝水管30,冷凝水管30依次通过第五预热器27和第 四预热器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 的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和第三蒸发器均为分体式蒸发器, 管式降膜加热器通过连接管与蒸发罐相连接,如图1所示,第一管式降膜加热器1通过第五 连接管31与第一蒸发罐4相连接,第二管式降膜加热器7通过第六连接管32与第二蒸发 罐9相连接,第三管式降膜加热器12通过第七连接管33与第三蒸发罐15相连接。上述结构的碱蒸发站中的热能回用装置用于碱蒸发时,原液槽3中的蒸发原液 (低浓度的碱)通过进液管2进入到第一管式降膜加热器1中,然后经过第五连接管31进 入到第一蒸发罐4中,经第一蒸发器蒸发浓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碱蒸发站中的热能回用装置,包括: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和第三蒸发器,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和第三蒸发器的结构相同都包括一个管式降膜加热器和一个蒸发罐;第一管式降膜加热器上端的原液进口通过进液管与原液槽相连接,第一蒸发罐上端的二次蒸汽出口通过第一出气管与蒸汽冷凝器相连接,第一蒸发罐下端的碱液出口通过第一连接管与第二管式降膜加热器上端的原液进口相连接,在第一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一碱泵;第二蒸发罐上端的二次蒸汽出口通过第二出气管与第一管式降膜加热器相连接,第二蒸发罐下端的碱液出口通过第二连接管与第三管式降膜加热器上端的原液进口相连接,在第二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二碱泵;第三管式降膜加热器与新蒸汽进气管相连接,第三蒸发罐上端的二次蒸汽出口通过第三出气管与第二管式降膜加热器相连接,第三蒸发罐下端的碱液出口通过第三连接管与碱槽相连接,在第三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三碱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一起通过第一预热器,所述的第三连接管和第一连接管一起第二预热器,所述的第三连接管与冷却水管一起通过第三预热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修权彭小红朱仁华郑美娟弧素琴李军华马荣辉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化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