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功能模块的塑胶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3390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2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功能模块的塑胶成型模具,涉及塑料桶成型模具领域。包括公模,所述公模外壁安装有铰链座,所述铰链座内壁活动安装有转轴,且转轴外壁转动安装有齿轮,所述外壳内壁一侧安装有齿条,所述齿轮与齿条表面开设的突齿相啮合,所述齿轮外壁固定安装有导轨,且导轨端部安装有收集桶。本技术通过设置有铰链座、齿条、导轨和收集桶,在塑料桶制作完成后,塑料桶与公模分离并通过导轨外壁设置的导板滑入至导轨内壁并最终滑落至导轨底部的收集桶中,达到了对塑料桶的自动收集的目的,重复上述过程,可在收集桶中收集多组塑料桶,简化了人工对塑料桶进行收集的过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塑料桶成型模具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功能模块的塑胶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1、目前塑料桶的制作流程为将干燥好的塑料颗粒或粉料从料斗加入到注塑机的料筒内,经加热熔融塑化,然后经柱塞(或螺杆)把熔融塑料在高压下注入温度较低的模具内,使熔融塑料在模具内成型,冷却定型后打开模具即可得到塑料桶。

2、现有的塑料桶制造方式大多为通过使用塑胶成型模具注塑成型,塑胶成型模具由公模和母模组成,通过将塑料颗粒从入料口加入到注塑机内,对其进行融化,接着将熔融态的塑胶通过注塑管从母模上开设的注塑口注入到闭合状态下的公模和母模内,待塑胶冷却定型后,通过外壳外部的驱动组件带动驱动杆及驱动杆上连接的公模向后移动,使得公模和母模分离,再由伸缩组件驱动公模上的顶杆将塑料桶顶出,使塑料桶与公模分离,完成塑料桶的制作。

3、现有的大多数塑料桶在注塑过程中,通过将塑料颗粒加入到注塑机中对其进行融化,接着将熔融态的塑胶注入到模具中,待塑胶冷却完成后将模具打开,由顶杆将塑料桶从公模上顶下,再由工人手动将加工好的塑料桶从装模具内取出,随后再进行下一个塑料桶的生产,在生产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功能模块的塑胶成型模具,包括外壳(1)、驱动杆(8)和公模(2),所述公模(2)安装在驱动杆(8)的端部,且公模(2)外壁开设有模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模(2)外壁安装有铰链座(6),所述铰链座(6)内壁活动安装有转轴(62),且转轴(62)外壁转动安装有齿轮(63),所述外壳(1)内壁一侧安装有齿条(3),所述齿轮(63)与齿条(3)表面开设的突齿相啮合,所述齿轮(63)外壁固定安装有导轨(5),且导轨(5)端部安装有收集桶(53),所述公模(2)内壁滑动安装有顶杆(7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功能模块的塑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5)的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功能模块的塑胶成型模具,包括外壳(1)、驱动杆(8)和公模(2),所述公模(2)安装在驱动杆(8)的端部,且公模(2)外壁开设有模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模(2)外壁安装有铰链座(6),所述铰链座(6)内壁活动安装有转轴(62),且转轴(62)外壁转动安装有齿轮(63),所述外壳(1)内壁一侧安装有齿条(3),所述齿轮(63)与齿条(3)表面开设的突齿相啮合,所述齿轮(63)外壁固定安装有导轨(5),且导轨(5)端部安装有收集桶(53),所述公模(2)内壁滑动安装有顶杆(7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功能模块的塑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5)的截面为圆弧形,且导轨(5)的半径大于公模(2)表面模槽的半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功能模块的塑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5)外壁安装有导板(51),且导板(51)靠近齿轮(63)的一端倾斜45°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圆圆何茂叶张雄杰仲伟标杜银辉吴家波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市源博裕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