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秸秆免耕播种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秸秆免耕播种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3003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22
一种秸秆免耕播种方法和装置,准备玉米收获机械,进行田间秸秆处理点规划,使用玉米收获机进行收割,将收获的玉米进行初步清理,分离出玉米粒,进行秸秆粉碎,秸秆处理点规整处理,粉碎秸秆按照秸秆处理点存放,进行秸秆肥化处理,肥化处理完成后,通过施肥机械进行无车辆运输施肥,采用免耕补水播种机在已清理好的播种带上一次性完成播种、补水、施肥、镇压;出苗后喷除草剂进行除草。可有效解决秸秆全量覆盖条件下的播种难题,深翻消除因覆盖造成的苗期低温现象,并保证玉米苗期质量,实现保全苗。可以节约玉米种植过程中的耕整地成本,提高出苗率,节约除草剂等农药施用量,增加玉米产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黑土资源可持续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秸秆免耕播种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1、玉米作为全球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每年的收获季节后,如何合理处理大量的秸秆成为了农业生产中不容忽视的问题。近年来,对于玉米秸秆的处理方式,从简单的烧烤到现在的综合利用,已经经历了不少的转变。玉米收获后的玉米秸秆,若不妥善处理,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如何高效、环保地处理秸秆,成为农业生产的研究方向。

2、目前,人们对于秸秆还田的作用已形成普遍认识,生产上秸秆还田主要分为深翻还田和覆盖还田两种形式,其中深翻还田技术已较为成熟,但仅适用于玉米生育期降雨量大于450毫米的区域,且土壤耕层厚度需要在30厘米以上。在东北西部玉米生育期降雨量小于450毫米的地区和风沙土区均以覆盖还田为主体,覆盖还田技术中,秸秆拖堆、苗期质量差等问题仍十分突出,严重影响播种质量,很难实现秸秆全量覆盖还田。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玉米种植方式中秸秆处理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既可以合理处理秸秆,不大幅增加秸秆处理成本,又可以优化免耕效果的种植方式,同时提供了相关配套的处理装置。

2、一种秸秆免耕播种方法,准备玉米收获机械,进行田间秸秆处理点规划,使用玉米收获机进行收割,将收获的玉米进行初步清理,分离出玉米粒,进行秸秆粉碎,秸秆处理点规整处理,粉碎秸秆按照秸秆处理点存放,进行秸秆肥化处理,肥化处理完成后,通过施肥机械进行无车辆运输施肥,采用免耕补水播种机在已清理好的播种带上一次性完成播种、补水、施肥、镇压;出苗后喷除草剂进行除草;在玉米3-4展叶时,对玉米苗下土壤进行疏松,且不损伤根系;田间管理,玉米进入成熟期之后收获玉米。

3、田间秸秆处理点规划效果达到,减少作业车辆碾压范围,将秸秆存储量与无车辆运输施肥的设备运输范围相适应,达到不使用作业车辆运输及降低人工使用的效果,达到经济效益及田地维护两方面的有益效果。

4、在大面积种植中,将秸秆处理点分为多个,均匀设置在田间,秸秆处理点为圆心的圆半径为12-20米,优选16米,相邻的秸秆处理点为圆心的圆的内接正六边形相互共边,由于单位面积秸秆产量,无车辆运输施肥的设备运输经济范围为12-20米,优选16米时,其内接正六边形面积正好接近于一亩地的实际面积,便于按照传统习惯管理,也符合作业机械作业范围,秸秆处理量也符合处理工艺要求。

5、秸秆粉碎小于5cm的颗粒,方便堆肥使用,优选小于2cm的颗粒,可以方便堆肥,也方便沼化,优化沼化效果。

6、秸秆肥化处理为田间堆肥发酵,大面积农田的秸秆处理点均匀布置,将稻壳和/或甜菜粕与枯草芽孢杆菌干粉混合均匀之后均匀铺撤于玉米秸秆上;稻壳和/或甜菜粕的用量为每亩30-50kg。所述枯草芽孢杆菌干粉的用量为每亩50-150g,其中枯草芽孢杆菌干粉中活菌数量为5×108cfu/g以上。

7、有机肥在使用时,通过免耕卷扬布肥机将肥料均匀抛洒在土地上,免耕卷扬布肥机采用整体旋转结构及抛撒角度调节结构,通过步进电机调节卷扬机的水平角度和抛洒方向,通过自动上料设备将堆肥装入卷扬机。

8、秸秆肥化处理为田间沼化,大面积农田的秸秆处理点均匀布置,采用田间挖掘浅坑,用浅坑四周培土将发酵罩罩四周掩埋,发酵物为:玉米秸秆约占总重的70-80%;动物粪便约占总重的15-25%;水按需添加,使得整体混合物的湿度控制在50%-60%,添加微生物菌剂、营养添加剂:尿素约占0.5%-1%的总重;磷酸二氢钾或其他磷钾肥约占0.2%-0.5%的总重,发酵持续15-20天,保持发酵池的温度在甲烷菌最佳生长的温度范围。定期使用池内的搅拌装置,确保混合物均匀。监测ph值,确保其在6.5-7.5范围内,以保证微生物活性。

9、发酵完成后,将发酵罩拆除,发酵残余物进行除湿处理后,将发酵残余均匀抛洒在土地上。

10、发酵完成后,将发酵罩拆除,发酵残余物不进行除湿处理,通过泵送,将发酵残余均匀抛洒在土地上。

11、施肥采用缓控释复合肥和速效单质肥分次施用,其中底肥选择控释氮占总氮量20-40%的缓控释复合肥料,每亩施用量为:氮(n):12kg~13.33kg;五氧化二磷(p2o5):4.67kg~6kg;氧化钾(k2o):4.67kg~6kg;硫酸锌(znso4):1kg,在播种时将底肥侧深施于耕层10cm~15cm。

12、除草剂用量为:出苗后4叶前,每亩采用3-5%烟嘧磺隆悬乳剂50-70毫升+30-45%莠去津悬浮剂150-250毫升+50-70%2,4-滴丁酯15-25毫升+3-5%烟嘧磺隆悬乳剂40-80毫升。

13、本专利技术通过对秸秆进行粉碎后在田间聚堆,既能为农田提供有机肥料,又能避免烧秸造成的环境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秸秆的机械加工转运,定点存储,减少人力使用。可以避免车辆对农田的反复碾压,较以往的免耕播种方法在不增加或少增加人力消耗的前提下,即增加了土地肥力,又通过发酵的方式杀死虫卵,减轻了病虫害风险,减少了秸秆影响,又保持了减少耕作成本的免耕播种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秸秆免耕播种方法,准备玉米收获机械,进行田间秸秆处理点规划,使用玉米收获机进行收割,将收获的玉米进行初步清理,分离出玉米粒,进行秸秆粉碎,秸秆处理点规整处理,粉碎秸秆按照秸秆处理点存放,进行秸秆肥化处理,肥化处理完成后,通过施肥机械进行无车辆运输施肥,采用免耕补水播种机在已清理好的播种带上一次性完成播种、补水、施肥、镇压;出苗后喷除草剂进行除草;在玉米3-4展叶时,对玉米苗下土壤进行疏松,且不损伤根系;田间管理,玉米进入成熟期之后收获玉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免耕播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大面积种植中,将秸秆处理点分为多个,均匀设置在田间,秸秆处理点为圆心的圆半径为12-20米,相邻的秸秆处理点为圆心的圆的内接正六边形相互共边,由于单位面积秸秆产量,无车辆运输施肥的设备运输经济范围为12-20米,其内接正六边形面积正好接近于一亩地的实际面积,便于按照传统习惯管理,也符合作业机械作业范围,秸秆处理量也符合处理工艺要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免耕播种方法,其特征在于:秸秆粉碎小于5Cm的颗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免耕播种方法,其特征在于:秸秆肥化处理为田间堆肥发酵,大面积农田的秸秆处理点均匀布置,将稻壳和/或甜菜粕与枯草芽孢杆菌干粉混合均匀之后均匀铺撤于玉米秸秆上;稻壳和/或甜菜粕的用量为每亩30-50kg。所述枯草芽孢杆菌干粉的用量为每亩50-150g,其中枯草芽孢杆菌干粉中活菌数量为5×108cfu/g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免耕播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有机肥在使用时,通过免耕卷扬布肥机将肥料均匀抛洒在土地上,免耕卷扬布肥机采用整体旋转结构及抛撒角度调节结构,通过步进电机调节卷扬机的水平角度和抛洒方向,通过自动上料设备将堆肥装入卷扬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免耕播种方法,其特征在于:秸秆肥化处理为田间沼化,大面积农田的秸秆处理点均匀布置,采用田间挖掘浅坑,用浅坑四周培土将发酵罩罩四周掩埋,发酵物为:玉米秸秆约占总重的70-80%;动物粪便约占总重的15-25%;水按需添加,使得整体混合物的湿度控制在50%-60%,添加微生物菌剂、营养添加剂:尿素约占0.5%-1%的总重;磷酸二氢钾或其他磷钾肥约占0.2%-0.5%的总重,发酵持续15-20天,保持发酵池的温度在甲烷菌最佳生长的温度范围。定期使用池内的搅拌装置,确保混合物均匀。监测pH值,确保其在6.5-7.5范围内,以保证微生物活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免耕播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完成后,将发酵罩拆除,发酵残余物进行除湿处理后,将发酵残余均匀抛洒在土地上;或发酵残余物不进行除湿处理,通过泵送,将发酵残余均匀抛洒在土地上。

8.一种秸秆免耕播种使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玉米收获秸秆粉碎阶段使用的玉米收获机械和秸秆破碎机的组合或者玉米收割破碎一体机,在秸秆肥化处理使用的肥化装置,在肥化后秸秆还田使用的还田设备,在玉米播种阶段使用的免耕播种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秸秆免耕播种使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肥化装置为沼化发酵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秸秆免耕播种使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田设备为免耕卷扬布肥机或者沼液输送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秸秆免耕播种方法,准备玉米收获机械,进行田间秸秆处理点规划,使用玉米收获机进行收割,将收获的玉米进行初步清理,分离出玉米粒,进行秸秆粉碎,秸秆处理点规整处理,粉碎秸秆按照秸秆处理点存放,进行秸秆肥化处理,肥化处理完成后,通过施肥机械进行无车辆运输施肥,采用免耕补水播种机在已清理好的播种带上一次性完成播种、补水、施肥、镇压;出苗后喷除草剂进行除草;在玉米3-4展叶时,对玉米苗下土壤进行疏松,且不损伤根系;田间管理,玉米进入成熟期之后收获玉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免耕播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大面积种植中,将秸秆处理点分为多个,均匀设置在田间,秸秆处理点为圆心的圆半径为12-20米,相邻的秸秆处理点为圆心的圆的内接正六边形相互共边,由于单位面积秸秆产量,无车辆运输施肥的设备运输经济范围为12-20米,其内接正六边形面积正好接近于一亩地的实际面积,便于按照传统习惯管理,也符合作业机械作业范围,秸秆处理量也符合处理工艺要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免耕播种方法,其特征在于:秸秆粉碎小于5cm的颗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免耕播种方法,其特征在于:秸秆肥化处理为田间堆肥发酵,大面积农田的秸秆处理点均匀布置,将稻壳和/或甜菜粕与枯草芽孢杆菌干粉混合均匀之后均匀铺撤于玉米秸秆上;稻壳和/或甜菜粕的用量为每亩30-50kg。所述枯草芽孢杆菌干粉的用量为每亩50-150g,其中枯草芽孢杆菌干粉中活菌数量为5×108cfu/g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免耕播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有机肥在使用时,通过免耕卷扬布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春蔡红光刘剑钊梁尧袁静超程松张畅刘松涛任军张秀芝胡楠李瑞平秦裕波孙芸芸孙海全任皓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