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32957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锂源、碳源制成水分散液;S2.将所述水分散液和磷酸铁混合研磨;所得混合物的D50范围为100nm≤D50<500nm;S3.将步骤S2所得混合物喷雾干燥;S4.将步骤S3所得干燥产物和补锂剂混合,并烧结;所述补锂剂占所述干燥产物的质量百分数范围为:0%≤质量百分数<5%。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磷酸铁锂,具有较高的容量和首效。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制备方法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尤其是涉及一种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磷酸铁锂是一种常用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具备价格低、充放电平台稳定、高循环以及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等优点,具有172mah/g的理论容量密度,但受限于制备工艺的影响,使得传统工艺制得的磷酸铁锂的克比容量较低,与理论上的能量密度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且首次库伦效率也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较低的容量和库伦效率在一定程度制约了磷酸铁锂的进一步发展。

2、综上,尝试提出新的制备方法,以提升磷酸铁锂的容量和首效,非常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克比容量至≥150mah/g,提升比例超过20%;还可以有效提升首效,提升幅度不低于13个百分点。

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制备方法的应用。

3、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将锂源、碳源制成水分散液;

5、s2.将所述水分散液和磷酸铁混合研磨;所得混合物的d50范围为100nm≤d50<500nm;

6、s3.将步骤s2所得混合物喷雾干燥;

7、s4.将步骤s3所得干燥产物和补锂剂混合,并烧结;

8、所述补锂剂占所述干燥产物的质量百分数范围为:0%≤质量百分数<5%。

9、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制备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本专利技术先将锂源和碳源制成分散液,提升了锂源、碳源和磷酸铁的混合均匀程度,由此提升了磷酸铁中嵌锂的均匀程度和碳包覆的均匀程度,最终所得磷酸铁锂的材质均匀,导电性良好,前者提升了其容量;后者提升了其库伦效率。

11、由于导电性较差,传统技术中通常尝试制得更小粒径的磷酸铁锂,以缩小锂离子的在磷酸铁锂晶格中的传输路径,以期提升导电性;但是这也导致了另一个问题:正极材料和电解液表面的副反应也增加,导致了库伦效率和循环性能等方面的下降,且振实密度等下降;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中,首先将原材料研磨至纳米粒径,再将纳米粒径通过喷雾造粒制备成二次颗粒,由此提升了碳包覆的均匀程度,一次纳米颗粒同样具有缩小锂离子传输路径的作用,且二次颗粒的存在,可一定程度上提升振实密度。

1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还可能包括将喷雾干燥后的产物和补锂剂混合,由此补充了首次循环对活性锂离子的消耗,提升了首次库伦效率,并提升了所得磷酸铁锂的整体容量密度。

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步骤s1中,所述碳源包括碳酸锂和氢氧化锂中的至少一种。例如具体就可以是碳酸锂。

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步骤s1中,所述碳源包括蔗糖、葡萄糖、海藻糖和纤维素钠中的至少一种。例如具体可以是蔗糖。

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步骤s1中,所述锂源和碳源中,li和fe的比例为1~1.2:1。例如具体可以是约1.1:1。

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步骤s1中,所述水分散液中,所述水溶液锂源和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80~200g/l。例如具体可以是约190g/l。

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步骤s1中,所述水分散液的配制方法包括将所述锂源、碳源、水混合后进行砂磨。砂磨过程可降低锂源、碳源的粒径,加速溶解,提升水分散液的质地均匀性。砂磨后,所述水分散液中,固体物质的d50粒径<500nm。

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制备所述水分散液的砂磨,时长为0.5~1.5h。例如具体可以是约1h。

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制备所述水分散液的砂磨,转速为2000~3000rpm。例如具体可以是2500~2800rpm。进一步具体的可以是约2600rpm。

20、所述水分散液的砂磨中,研磨时长和转速决定所得混合物的粒径大小,实际生产中,可根据所需的粒径,以及仪器的状态进行调整。

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碳源和所述磷酸铁的质量比为1:2.5~10。

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碳源和所述磷酸铁的质量比为1:4~4.5。例如具体可以是1:4.1~4.2。

2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步骤s2中,所述磷酸铁包括无水磷酸铁和含有结晶水磷酸铁中的至少一种。如果所述磷酸铁中含有结晶水,则在计算质量的过程中,仅计算磷酸铁,而不计算结晶水的质量。

24、根据本发的一些实施例,步骤s2中,所述磷酸铁的d50为1~5μm。例如具体可以是2~3μm。

2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步骤s2中,所述混合研磨采用的仪器包括砂磨机。和传统高混机等研磨混合模式相比,本专利技术采用砂磨机进行研磨,可最大程度降低所得磷酸铁锂颗粒的破损,为提升容量和首效都有一定的贡献。

2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步骤s2所得混合物的固含量为30~60%。例如具体可以是约40%。如果步骤s1添加的水不满足上述固含量,则需要在步骤s2中,和所述磷酸铁混合时,同时和额外的水进行混合。例如,步骤s1和步骤s2中,添加的水量比约为1:1。所述固含量的大小决定实际生产效率,在上述范围内,可确保搅拌顺利进行,也可避免固含量太低导致的混合研磨效率下降。

2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砂磨机中,包括研磨珠。所述研磨珠的材质包括氧化锆。所述研磨珠的粒径为0.2~0.5mm,例如具体可以是约0.3mm。实际生产中,所述研磨珠的材质和粒径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只要能达到预设粒径,并不引入磁性异物即可,此处不进行严格限定。

2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步骤s3中,所述喷雾干燥中,所用喷雾干燥器的进口温度为150~200℃。例如具体可以是175~185℃。

2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步骤s3中,所述喷雾干燥中,所用喷雾干燥器的出口温度为80~120℃。例如具体可以是90~110℃。

3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步骤s3中,所述喷雾干燥的进料速度为20~50ml/min。

3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步骤s4中,所述补锂剂包括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

3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步骤s4中,所述补锂剂占所述干燥产物的质量百分数为1%~4%。例如具体可以是2~3%,

3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步骤s4中,所述混合,在惰性气氛中进行。

3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步骤s4中,所述烧结,在惰性气氛中进行。

3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惰性气氛包括氮气、氩气和氦气中的至少一种。

3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步骤s4中,所述烧结包括依次进行的一次恒温和二次恒温。

3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一次恒温的温度为300~600℃。

3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一次恒温的温度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源包括碳酸锂和氢氧化锂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源包括蔗糖、葡萄糖、海藻糖和纤维素钠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锂源和碳源中,Li和Fe的比例为1~1.2:1;和/或,所述碳源和所述磷酸铁的质量比为1:2.5~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干燥中,所用喷雾干燥器的进口温度为150~200℃;和/或,所述喷雾干燥中,所用喷雾干燥器的出口温度为80~1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补锂剂包括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和/或,所述补锂剂占所述干燥产物的质量百分数为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结包括依次进行的一次恒温和二次恒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恒温的温度为300~600℃;和/或,所述一次恒温的时长为0.5~1.5h。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恒温的温度为600~800℃;和/或,所述二次恒温的时长为8~20h。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在制备锂二次电池中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源包括碳酸锂和氢氧化锂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源包括蔗糖、葡萄糖、海藻糖和纤维素钠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锂源和碳源中,li和fe的比例为1~1.2:1;和/或,所述碳源和所述磷酸铁的质量比为1:2.5~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干燥中,所用喷雾干燥器的进口温度为150~200℃;和/或,所述喷雾干燥中,所用喷雾干燥器的出口温度为8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友军宋飞陈万杰黄继宏刘芳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航盛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