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带式输送机,具体涉及一种双液压张紧可伸缩带式输送机。
技术介绍
1、可伸缩带式输送机的输送长度可以根据工作的需要伸长或缩短,具有很好的灵活性和伸缩性而被煤矿广泛应用于综掘和回采。可伸缩带式输送机面临的巷道条件也比较复杂,常常面临跨巷,致使卸载到储带张紧的距离又加大,导致过多煤层无法开采,停采线过长,回采率低,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双液压张紧可伸缩带式输送机;解决目前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停采线过长,回采率低的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双液压张紧可伸缩带式输送机,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有机头传动装置、前储带张紧装置、跨巷装置、卷带装置、后储带张紧装置、机身、自移机尾,在机头传动装置的一侧设置有两个驱动装置,两个驱动装置分别与机头传动装置内部的两个主动滚筒相固定连接,前储带张紧装置以及后储带张紧装置内部均包括多个沿着前后方向排列设置的储带仓架、储带转向架、分层小车、张紧小车、液压张紧装置,相邻的储带仓架通过上端的上侧连接杆以及下端的下侧轨道相连接,分层小车与张紧小车均在下侧轨道上滚动,储带转向架以及液压张紧装置分别设置于储带张紧装置的两端,后储带张紧装置与前储带张紧装置相比采用倒装结构。
4、进一步的,所述机头传动装置包括沿着前后方向所延伸设置的机头架,机头架包括上下分布的、水平的顶架以及底架,在顶架以及底架之间设置有连接件;在机头架的顶架上端沿着前后方
5、进一步的,前储带张紧装置以及后储带张紧装置的储带仓架包括左右两侧竖直的立柱,在两侧立柱的上端之间设置有一个上托辊,在两侧立柱的下端之间设置有一个下托辊。
6、进一步的,在前储带张紧装置内部,储带转向架位于下侧轨道前端与上侧连接杆前端之间,前储带张紧装置的储带转向架内部设置有第一转向滚筒、第二转向滚筒、第三转向滚筒,第一转向滚筒位于第二转向滚筒的上方,第三转向滚筒位于第一转向滚筒与第二转向滚筒连接处的后方;在下侧轨道后端与上侧连接杆后端之间固定设置有液压张紧装置,液压张紧装置包括一根前后水平设置的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水平向前。
7、进一步的,张紧小车位于前储带张紧装置的储带仓架与液压张紧装置之间,张紧小车两侧的移动轮在两侧的下侧轨道上滚动;在张紧小车上设置有三个转向滚筒,分别为第四转向滚筒、第五转向滚筒、第六转向滚筒,其中第四转向滚筒位于第五转向滚筒的上方,第六转向滚筒位于第四转向滚筒与第五转向滚筒连接处的前方;第三转向滚筒的高度与第四转向滚筒的高度相同,第二转向滚筒的高度与第六转向滚筒的高度相同,第五转向滚筒的最低点与第二导向辊的最低点高度相同。
8、进一步的,前储带张紧装置的分层小车数量为一个,设置于储带仓架与张紧小车之间,分层小车的两侧的移动轮在两侧的下侧轨道上滚动;在分层小车内部分别设置有上下排列的上部托辊、中部托辊、下部托辊,其中上部托辊位于储带仓架的上托辊的下方,下部托辊位于储带仓架的下托辊的上方。
9、进一步的,所述后储带张紧装置内部的储带转向架设置于后端,液压张紧装置设置于前端,张紧小车设置于储带仓架与液压张紧装置之间,三个分层小车设置于储带仓架与张紧小车之间。
10、进一步的,后储带张紧装置内部的储带转向架上设置有三个转向滚筒,分别为第七转向滚筒、第八转向滚筒、第九转向滚筒,其中第七转向滚筒位于第八转向滚筒的上方,第九转向滚筒位于第七转向滚筒与第八转向滚筒连接处的前方;后储带张紧装置内部的张紧小车上设置有三个转向滚筒,分别为第十转向滚筒、第十一转向滚筒、第十二转向滚筒,其中第十转向滚筒位于第十一转向滚筒的上方,第十二转向滚筒位于第十转向滚筒与第十二转向滚筒连接处的后方;第九转向滚筒的高度与第十转向滚筒的高度相同,第八转向滚筒的高度与第十二转向滚筒的高度相同,第十一转向滚筒的最低点与储带仓架上下托辊的最低点高度相同。
11、进一步的,机身包括倾斜架以及支柱,倾斜架的后端高度逐渐降低,在倾斜架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多个支柱来对倾斜架进行支撑;倾斜架上端面设置有多个上托辊,最前端的上托辊与后储带张紧装置的上托辊高度相等;在每根支柱上设置有一个下托辊,支柱上下托辊的高度与储带仓架上的下托辊高度相等。在自移机尾上设置有一个后侧滚筒。
12、更进一步的,胶带的一端从前侧滚筒的上端向前绕过后向后绕出,与第一导向辊的上端接触后,从后侧主动滚筒的上端向后绕过后向前绕出,从前侧主动滚筒的上端向前绕过后向后绕出,与第二导向辊的下端接触后,依次与前储带张紧装置的下托辊上端相接触,从第五转向滚筒的下端向后绕过后向上绕出,从第四转向滚筒的后端向前绕出,与前储带张紧装置的分层小车的上部托辊上端相接触,从第三转向滚筒的前端向下绕过后向后绕出,与前储带张紧装置的分层小车的中部托辊上端相接触,从第六转向滚筒的后端向下绕过后向前绕出,与前储带张紧装置的分层小车的下部托辊上端相接触,从第二转向滚筒的下端向前绕过后向上绕出,从第一转向滚筒的前端向上绕过后向后绕出,从第八转向滚筒的上端向后绕过后向下绕出,从第九转向滚筒的后端向下绕过后向前绕出,与后储带张紧装置的多个分层小车的下部托辊上端相接触,从第十二转向滚筒的下端向前绕过后向后绕出,与后储带张紧装置的多个分层小车的中部托辊上端相接触,从第九转向滚筒的下端向后绕过后向前绕出,与后储带张紧装置的多个分层小车的上部托辊相接触,从第十转向滚筒的上端向前绕过后向下绕出,从第十一转向滚筒的前端向下绕过后向后绕出,依次与后储带张紧装置的下托辊下端相接触,再依次与机身的下托辊相接触,从自移机尾的后侧滚筒下端向后绕过后再向前绕出,依次与倾斜架上的上托辊上端相接触,再依次与后储带张紧装置、卷带架、跨巷装置、前储带张紧装置、机头架上的上托辊相接触,最后与胶带的端部相对接而形成一个首尾相接的胶带。
13、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了双液压张紧,前储带张紧和后储带张紧结合使用,同时能够配合自移机尾,可实现不停机自动张紧的需求,加快了回采和掘进的进度,提高了设备的连续运行性;同时又解决了传统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停采线过长,回采率低的问题,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在后期还可当作固定带式输送机使用,实现了一机两用,提高了设备利用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液压张紧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有机头传动装置(1)、前储带张紧装置(2)、跨巷装置(4)、卷带装置(5)、后储带张紧装置(6)、机身(7)、自移机尾(8),在机头传动装置(1)的一侧设置有两个驱动装置(9),两个驱动装置(9)分别与机头传动装置(1)内部的两个主动滚筒相固定连接,前储带张紧装置(2)以及后储带张紧装置(6)内部均包括多个沿着前后方向排列设置的储带仓架(16)、储带转向架(19)、分层小车(23)、张紧小车(25)、液压张紧装置(24),相邻的储带仓架(16)通过上端的上侧连接杆(17)以及下端的下侧轨道(18)相连接,分层小车(23)与张紧小车(25)均在下侧轨道(18)上滚动,储带转向架(19)以及液压张紧装置(24)分别设置于储带张紧装置的两端,后储带张紧装置(6)与前储带张紧装置(2)相比采用倒装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液压张紧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传动装置(1)包括沿着前后方向所延伸设置的机头架(10),机头架(10)包括上下分布的、水平的顶架以及底架,在顶架以及底架之间设置有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液压张紧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前储带张紧装置(2)以及后储带张紧装置(6)的储带仓架(16)包括左右两侧竖直的立柱,在两侧立柱的上端之间设置有一个上托辊,在两侧立柱的下端之间设置有一个下托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液压张紧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在前储带张紧装置(2)内部,储带转向架(19)位于下侧轨道(18)前端与上侧连接杆(17)前端之间,前储带张紧装置(2)的储带转向架(19)内部设置有第一转向滚筒(20)、第二转向滚筒(21)、第三转向滚筒(22),第一转向滚筒(20)位于第二转向滚筒(21)的上方,第三转向滚筒(22)位于第一转向滚筒(20)与第二转向滚筒(21)连接处的后方;在下侧轨道(18)后端与上侧连接杆(17)后端之间固定设置有液压张紧装置(24),液压张紧装置(24)包括一根前后水平设置的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水平向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液压张紧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张紧小车(25)位于前储带张紧装置(2)的储带仓架(16)与液压张紧装置(24)之间,张紧小车(25)两侧的移动轮在两侧的下侧轨道(18)上滚动;在张紧小车(25)上设置有三个转向滚筒,分别为第四转向滚筒(26)、第五转向滚筒(27)、第六转向滚筒(28),其中第四转向滚筒(26)位于第五转向滚筒(27)的上方,第六转向滚筒(28)位于第四转向滚筒(26)与第五转向滚筒(27)连接处的前方;第三转向滚筒(22)的高度与第四转向滚筒(26)的高度相同,第二转向滚筒(21)的高度与第六转向滚筒(28)的高度相同,第五转向滚筒(27)的最低点与第二导向辊(15)的最低点高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液压张紧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前储带张紧装置(2)的分层小车(23)数量为一个,设置于储带仓架(16)与张紧小车(25)之间,分层小车(23)的两侧的移动轮在两侧的下侧轨道(18)上滚动;在分层小车(23)内部分别设置有上下排列的上部托辊(29)、中部托辊(30)、下部托辊(31),其中上部托辊(29)位于储带仓架(16)的上托辊的下方,下部托辊(31)位于储带仓架(16)的下托辊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液压张紧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储带张紧装置(6)内部的储带转向架(19)设置于后端,液压张紧装置(24)设置于前端,张紧小车(25)设置于储带仓架(16)与液压张紧装置(24)之间,三个分层小车(23)设置于储带仓架(16)与张紧小车(25)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液压张紧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后储带张紧装置(6)内部的储带转向架(19)上设置有三个转向滚筒,分别为第七转向滚筒(36)、第八转向滚筒(37)、第九转向滚筒(38),其中第七转向滚筒(36)位于第八转向滚筒(37)的上方,第九转向滚筒(38)位于第七转向滚筒(3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液压张紧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有机头传动装置(1)、前储带张紧装置(2)、跨巷装置(4)、卷带装置(5)、后储带张紧装置(6)、机身(7)、自移机尾(8),在机头传动装置(1)的一侧设置有两个驱动装置(9),两个驱动装置(9)分别与机头传动装置(1)内部的两个主动滚筒相固定连接,前储带张紧装置(2)以及后储带张紧装置(6)内部均包括多个沿着前后方向排列设置的储带仓架(16)、储带转向架(19)、分层小车(23)、张紧小车(25)、液压张紧装置(24),相邻的储带仓架(16)通过上端的上侧连接杆(17)以及下端的下侧轨道(18)相连接,分层小车(23)与张紧小车(25)均在下侧轨道(18)上滚动,储带转向架(19)以及液压张紧装置(24)分别设置于储带张紧装置的两端,后储带张紧装置(6)与前储带张紧装置(2)相比采用倒装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液压张紧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传动装置(1)包括沿着前后方向所延伸设置的机头架(10),机头架(10)包括上下分布的、水平的顶架以及底架,在顶架以及底架之间设置有连接件;在机头架(10)的顶架上端沿着前后方向均匀设置有一排上托辊;在机头架(10)的顶架前端设置有一个前侧滚筒(11);在机头架(10)的顶架后端以及底架后端之间分别设置有一个前侧主动滚筒(12)以及一个后侧主动滚筒(13),后侧主动滚筒(13)的高度高于前侧主动滚筒(12)的高度;在前侧主动滚筒(12)与前侧滚筒(11)之间的顶架下端面设置有一个第一导向辊(14);在后侧主动滚筒(13)后侧的第一底架上端面设置有一个第二导向辊(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液压张紧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前储带张紧装置(2)以及后储带张紧装置(6)的储带仓架(16)包括左右两侧竖直的立柱,在两侧立柱的上端之间设置有一个上托辊,在两侧立柱的下端之间设置有一个下托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液压张紧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在前储带张紧装置(2)内部,储带转向架(19)位于下侧轨道(18)前端与上侧连接杆(17)前端之间,前储带张紧装置(2)的储带转向架(19)内部设置有第一转向滚筒(20)、第二转向滚筒(21)、第三转向滚筒(22),第一转向滚筒(20)位于第二转向滚筒(21)的上方,第三转向滚筒(22)位于第一转向滚筒(20)与第二转向滚筒(21)连接处的后方;在下侧轨道(18)后端与上侧连接杆(17)后端之间固定设置有液压张紧装置(24),液压张紧装置(24)包括一根前后水平设置的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水平向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液压张紧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张紧小车(25)位于前储带张紧装置(2)的储带仓架(16)与液压张紧装置(24)之间,张紧小车(25)两侧的移动轮在两侧的下侧轨道(18)上滚动;在张紧小车(25)上设置有三个转向滚筒,分别为第四转向滚筒(26)、第五转向滚筒(27)、第六转向滚筒(28),其中第四转向滚筒(26)位于第五转向滚筒(27)的上方,第六转向滚筒(28)位于第四转向滚筒(26)与第五转向滚筒(27)连接处的前方;第三转向滚筒(22)的高度与第四转向滚筒(26)的高度相同,第二转向滚筒(21)的高度与第六转向滚筒(28)的高度相同,第五转向滚筒(27)的最低点与第二导向辊(15)的最低点高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液压张紧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前储带张紧装置(2)的分层小车(23)数量为一个,设置于储带仓架(16)与张紧小车(25)之间,分层小车(23)的两侧的移动轮在两侧的下侧轨道(18)上滚动;在分层小车(23)内部分别设置有上下排列的上部托辊(29)、中部托辊(30)、下部托辊(31),其中上部托辊(29)位于储带仓架(16)的上托辊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瑞,刘青红,吕康宁,叶华,魏景,史可良,
申请(专利权)人:中铝宁夏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