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为志专利>正文

一种能承受大吨位车辆及排洪的井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2409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1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能承受大吨位车辆及排洪的井盖结构,井座设置于井身顶部,边框设置于井座内,盖体一侧通过销锁与边框可拆卸连接;边框底部设有固定于井座内的拦渣滤网,栏栅滤网覆盖在井座的井口上方。通过井座与井身连接,钢结构将承载的车辆荷载传导给井身,有效抵抗荷载对路面路基带来的变形,保证井盖与路面连接平滑、顺适,能将路面上存在的积水及时排向排水沟或地下排水管网,减少路面、井盖的损坏,特别是当大雨、暴雨造成洪水泛滥,大面积的积水时更能有效排除,减少洪灾的损失。该结构工艺简单,省时省力,降低井盖的维修频率,节约日常维修、维护费用,同时能将其它类型损坏的井盖用此类型井盖作快速修复,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道路施工,具体是指一种能承受大吨位车辆及排洪的井盖结构


技术介绍

1、井盖常用在公路上作承载及排水用,公路上到处可见。若公路是承受大吨位车辆碾压,一般材料的井盖将随时会被损坏,造成井室塌陷、下沉,导致路面也会受损坏,严格影响行车、行人安全。当路面或道路边缘长期有积水或是当遇到暴雨时,地势地低洼路段的水将更难及时排走,轻则影响车辆通过,重则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2、为了满足大吨位车辆平顺通过和及时排除雨季洪水,常用井盖为混凝土、金属或聚合物复合材料,但井盖经过大吨位车辆的冲击,使用不长时间将会到损坏,需经常维修或更换,管理难度大、费用高。

3、更换井盖、修复沉井,均是十分费力和费时的事,要把两边的混凝土凿开,直到把原来的锚碇构造取出来,拆除损坏沉井,修复圬工结构、安装井盖、养护,然后才能通车。整个工作时间长、影响人民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

4、所以,一种能承受大吨位车辆及排洪的井盖结构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承受大吨位车辆及排洪的井盖结构,其能经受大吨位车辆长时间的碾压,遭遇强降雨时水也能及时排走,减少井盖、沉井的维修频率和费用投入。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能承受大吨位车辆及排洪的井盖结构,包括井座与井盖,所述井座设置于井身顶部,所述井盖包括盖体、边框以及销锁,所述边框设置于井座内,所述盖体一侧通过销锁与边框可拆卸连接;所述边框底部设有固定于井座内的拦渣滤网,所述拦渣滤网覆盖在井座的井口上方。

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技术能经受大吨位车辆长时间的碾压,遭遇强降雨时水也能及时排走,减少井盖、沉井的维修频率和费用投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承受大吨位车辆及排洪的井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井座(1)与井盖,所述井座(1)设置于井身(2)顶部,所述井盖包括盖体(3)、边框(4)以及销锁(5),所述边框(4)设置于井座(1)内,所述盖体(3)一侧通过销锁(5)与边框(4)可拆卸连接;所述边框(4)底部设有固定于井座(1)内的拦渣滤网(6),所述拦渣滤网覆盖在井座(1)的井口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承受大吨位车辆及排洪的井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呈圆形,所述井座(1)的顶部形状与井盖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承受大吨位车辆及排洪的井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呈矩形,所述井座(1)的顶部形状与井盖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能承受大吨位车辆及排洪的井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井身(2)内壁与井座(1)内壁直径相同且二者平滑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承受大吨位车辆及排洪的井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井座(1)与井盖,所述井座(1)设置于井身(2)顶部,所述井盖包括盖体(3)、边框(4)以及销锁(5),所述边框(4)设置于井座(1)内,所述盖体(3)一侧通过销锁(5)与边框(4)可拆卸连接;所述边框(4)底部设有固定于井座(1)内的拦渣滤网(6),所述拦渣滤网覆盖在井座(1)的井口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为志江泉灵
申请(专利权)人:江为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