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为志专利>正文

一种挡土墙泄水孔进水口施工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66672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挡土墙泄水孔进水口施工的方法,涉及建筑施工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挡土墙泄水孔进口位置及四周需处理的区域,作好标注;对泄水孔进水口以下位置进行夯实、碾压、铺设防水布施工,或用砂浆、片石砼或砼进行局部硬化施工;墙体及墙背外露部分泄水管安装在泄水管进口的四周采用碎石码砌包裹,并在碎石外侧包裹土工布或过滤网框;在过滤网框或土工布的外层四周作反滤层或人工码砌片块石处理;检查泄水孔进口段是否稳定牢固、堵塞,砌筑或浇筑挡土墙身。本方法中,泄水管不易堵塞,操作简单,有效防止因墙背不能排水或无法排水引发的墙体垮塌安全风险,避免财产损失和确保生命安全,同时也能节约后期管理、养护成本。养护成本。养护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挡土墙泄水孔进水口施工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挡土墙泄水孔进水口施工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挡土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受力承重结构,根据施工材料、承重方式、断面结构形式等类型不同称法叫多,其涉及公路、铁路、隧道、桥梁、大坝、水库等基础设施和工业与民用建筑。
[0003]泄水孔是设置在挡水墙内及后背部分的泄水结构,现有泄水孔施工时,在墙体内留好预埋件和预留孔管,或通过片块石等材料砌筑成方形或圆形孔洞,墙后泄水孔进口设置粗粒料反滤层,在混凝土浇筑工或砌筑过程中,极可能造成泄水孔进水口被胶浆淤堵,长时间使用过程中,进水口泥土也会将粗粒料反滤层形成隔绝层,轻则导致泄水孔的排水效能下降,重则造成泄水孔的堵塞。泄水孔洞进口堵塞导致无法排水或排水不畅时,挡土墙将发生位移、开裂、倾斜甚至垮塌,极可能造成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影响极大。同时当挡土墙的功能将不再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只得重复建设,代价较大。
[0004]综上所述,我们提出了一种挡土墙泄水孔进水口施工的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挡土墙泄水孔进水口施工的方法,泄水管不易堵塞,整个工艺更方便快捷,省时省力,有效降低因墙背不能或无法排水引发的墙体垮塌安全风险,避免财产损失和确保生命安全,同时也能节约后期管理、养护成本。
[0006]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000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挡土墙泄水孔进水口施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确定挡土墙泄水孔进口位置及四周需处理的区域,作好标注;
[0009]S2、对泄水孔进水口以下位置进行夯实、碾压和铺设防水布施工,或用砂浆、片石砼或砼进行局部硬化施工;
[0010]S3、墙体及墙背外露部分泄水管安装;
[0011]S4、在泄水管进口的四周采用碎石码砌包裹,并在碎石外侧包裹土工布或过滤网框。
[0012]S5、在过滤网框或土工布的外层四周作反滤层或人工码砌片块石处理;
[0013]S6、检查泄水孔进口段是否稳定牢固、堵塞,砌筑或浇筑挡土墙身。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5中的过滤网框为土工格栅或带孔的塑料框。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网框采用柔性材料制成。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泄水管采用PVC等塑料材料制成。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3中,泄水管伸出墙体浇筑模板的长度在30cm以上。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4中所述过滤网框内选用的碎石粒径为5~8cm。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4中,过滤网框的长宽高均处于40~50cm范围内。
[0020]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0021](1)在本专利技术中,可采用过滤网框和碎石的组合结构,土工布和碎石的组合结构,构成了泄水管的进水过滤结构,相较于传统的粗粒料反滤层过滤结构更不易堵塞,且工艺更方便快捷,省时省力,有效降低因墙背不能或无法排水引发的墙体垮塌安全风险,避免财产损失和确保生命安全,同时也能节约后期管理、养护成本。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一种挡土墙泄水孔进水口施工的方法;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一种挡土墙泄水孔进水口施工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实施例1
[0026]参照图1本方法提供一种挡土墙泄水孔进水口施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7]S1、确定挡土墙泄水孔进口位置及四周需处理的区域,作好标注。
[0028]泄水孔进口位置及四周需处理的区域,依据实际地质地形、地表水量、设计建议书自行确定,针对不同的施工场景,区域范围不同。
[0029]S2、对泄水孔进水口以下位置进行夯实、碾压和铺设防水布施工,或用砂浆、片石砼或砼进行局部硬化施工。
[0030]对基础设施的夯实、碾压、硬化施工,进一步提高墙背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防止出现过大的沉降,发挥泄水孔的充分排水作用。
[0031]S3、墙体及墙背外露部分泄水管安装;
[0032]泄水管进口尽量正对地表水集中或水源点位置,对墙体外露部的泄水管钻孔是充分排除靠近墙背部分的地表水,钻孔位置用土工格栅包裹是防止孔口被泥砂堵塞。外露部分泄水管与墙体部分可以通过人工或机械钻孔连接固定。在沉降量较大的软土路基等特殊位置,泄水管的进口也可以通过可伸缩的软管连接,但安装时就适当提高进水口位置。
[0033]S4、用土工布包裹的碎(砂、砾卵)石对泄水管四周进行堆码,形成堆嚢。
[0034]用土工布包裹主要是防止碎(砂、砾卵)石因施工和后期使用散落,形成堆嚢具体整体效应。
[0035]S5、在土工布的外层四周作反滤层或人工码砌片块石处理。
[0036]人工码砌对堆嚢具有支撑、稳固作用,同时也能保证墙背一定位置的均匀沉降。
[0037]S6、检查泄水孔进口段是否稳定牢固、堵塞,砌筑或浇筑挡土墙身。
[0038]挡土墙可以是浆砌片块石结构,也可以是片石砼、砼、钢筋砼结构。具体选用何种结构在实际中都不影响泄水孔进水口的设置和施工。
[0039]本方法中,采用土工布包裹的碎(砂、砾卵)石对泄水管四周进行堆码,形成堆嚢的
组合结构,构成了泄水管的进水口过滤结构,相较于传统的粗粒料反滤层过滤结构更不易堵塞,且工艺更方便快捷,省时省力,有效降低因墙背不能或无法排水引发的墙体垮塌安全风险,避免财产损失和确保生命安全,同时也能节约后期管理、养护成本。
[004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泄水管采用PVC材料制成。
[0041]在上述实施例中,聚氯乙烯,英文简称PVC(Polyvinylchloride),是氯乙烯单体(vinylchloridemonomer,简称VCM)在过氧化物、偶氮化合物等引发剂;或在光、热作用下按自由基聚合反应机理聚合而成的聚合物。氯乙烯均聚物和氯乙烯共聚物统称之为氯乙烯树脂。PVC制成的泄水管具有材质轻、防水和防潮的优点,能提高过滤网框的使用寿命。
[004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3中,泄水管伸出墙体砌筑、浇筑模板的长度在30厘米以上。
[0043]在上述实施例中,泄水管伸出墙体砌筑、浇筑模板的长度在30cm以上,避免了泄水管排水口位于墙体浇筑模板内侧时,砂浆、混凝土在墙体浇筑区浇筑中,混凝土流入泄水管内,导程泄水管端口的堵塞,可能会导致泄水管失效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挡土墙泄水孔进水口施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挡土墙泄水孔进口位置及四周需处理的区域,作好标注;S2、对泄水孔进水口以下位置进行夯实、碾压和铺设防水布施工,或用砂浆、片石砼或砼进行局部硬化施工;S3、墙体及墙背外露部分泄水管安装;S4、在泄水管进口的四周采用碎石码砌包裹,并在碎石外侧包裹土工布或过滤网框;S5、在过滤网框或土工布的外层四周作反滤层或人工码砌片块石处理;S6、检查泄水孔进口段是否稳定牢固、堵塞,砌筑或浇筑挡土墙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挡土墙泄水孔进水口施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的过滤网框为土工格栅或带孔的塑料框。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为志任建淑江泉灵顾绍判王牌
申请(专利权)人:江为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