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钻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2229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钻孔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滑动配合一主轴,所述主轴前段设置钻头装配孔,主轴的后段通过轴承与一轴承座滑动配合,所述轴承座固定连接一推杆,所述推杆与壳体间隙配合,所述推杆通过上端设置的齿条与壳体上设置的一齿轮啮合,所述齿轮周向固定连接一手柄,所述主轴的中段周向定位轴向移动配合一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与壳体上设置的主动锥齿轮啮合,所述主动锥齿轮上设置一矩形接口用于连接台钻的转轴。解决大型零部件费时费力、难以操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加工,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钻孔装置


技术介绍

1、通过采用台式钻床或者卧式钻床进行钻孔是较为普遍的加工方式,但是大型零部件尺寸较大,都无法放置到普通的台式钻床或者卧式钻床的钻台上,如果要使用钻床只能采用结构更大的钻床,但是大型的钻床造价较高,成本高,或使用手动的方式进行钻孔,但是手动的钻孔会使钻孔受力不平衡,钻孔质量差;台式钻床钻孔方向只局限于垂直方向,如果要钻水平方向孔,就必须换卧式钻床,如果是小型零部件,可以方便的转移加工,但是大部分大型零部件的结构较为复杂,加工孔洞的需求的数量、方位不一,要完成钻孔就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钻床,并且将大型的零部件搬来搬去,工作强度大,费时费力;且面对配孔位置结构复杂,空间有限的的钻孔,钻床也无法满足钻孔需求。怎样解决这些问题,一直是各生产商长期研究的对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便携式钻孔装置,通过壳体内设置的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配合,将台式钻床的转轴的垂直方向的钻孔方式转换为水平方向,解决大型零部件钻孔费时费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钻孔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滑动配合一主轴(3),所述主轴(3)前段轴向设置钻头装配孔(31),主轴(3)的后段通过轴承与一轴承座(9)滑动配合,所述轴承座(9)固定连接一推杆(7),所述推杆(7)与壳体(1)间隙配合,所述推杆(7)通过上端设置的齿条(74)与壳体(1)上设置的一齿轮(6)啮合,所述齿轮(6)周向固定连接一手柄(10),所述主轴(3)的中段(32)周向定位轴向移动配合一从动锥齿轮(4),所述从动锥齿轮(4)与壳体(1)上设置的主动锥齿轮(5)啮合,所述主动锥齿轮(5)上端面设置一矩形接口(51)用于连接台钻的转轴。

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钻孔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滑动配合一主轴(3),所述主轴(3)前段轴向设置钻头装配孔(31),主轴(3)的后段通过轴承与一轴承座(9)滑动配合,所述轴承座(9)固定连接一推杆(7),所述推杆(7)与壳体(1)间隙配合,所述推杆(7)通过上端设置的齿条(74)与壳体(1)上设置的一齿轮(6)啮合,所述齿轮(6)周向固定连接一手柄(10),所述主轴(3)的中段(32)周向定位轴向移动配合一从动锥齿轮(4),所述从动锥齿轮(4)与壳体(1)上设置的主动锥齿轮(5)啮合,所述主动锥齿轮(5)上端面设置一矩形接口(51)用于连接台钻的转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置一衬套(2),所述主轴(3)通过轴承支承于衬套(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2)径向设置第一铁屑出口(21),所述壳体(1)上设置第二铁屑出口(12),所述第一铁屑出口(21)位于第二铁屑出口(12)下方,所述主轴(3)的前段径向设置第一径向通孔(33),所述第一径向通孔(33)与钻头装配孔(31)相连通,所述第一径向通孔(33)与第一铁屑出口(21)、第二铁屑出口(12)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2)的端部设置一沿圆周凸起的第一限位凸缘(23),所述衬套(2)通过第一限位凸缘(23)上轴向设置的螺栓过孔与外壳(1)前端螺栓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7)轴向设置拉簧安装孔(71),所述拉簧安装孔(71)内设置一拉簧(8),所述拉簧(8)一端固定连接壳体(1)的后端盖(81),另一端与拉簧安装孔(71)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长江杜伟畅杨明光杨池祁伟然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