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单轨道管双缸电磁活塞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1970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1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单轨道管双缸电磁活塞压缩机,包括:高磁活塞,轨道管,电磁线圈,减振底座,三通阀,进气装置,排气装置,电控装置,连接管等组成。所述轨道管两端均密封,所述轨道管两端均由电磁线圈均匀缠绕,且所述轨道管两端的两侧分别设置进气装置与排气装置。高磁活塞置于轨道管中并通过密封环进行密封,高磁活塞在磁场力的作用下往返运动压缩气体。进气阀可利用轨道管内外压差开启,完成吸气,排气阀在管内气体压力达到排气压力时开启,完成排气。本技术结构紧凑,利用一个轨道管实现双缸运行,结构紧凑,本技术采用电控系统,控制精准,控制三通阀的开闭可以实现双缸并联单级压缩和双缸串联双级压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压缩机,特别涉及一种利用高磁活塞受通有加载交流电流的电磁线圈产生的交变磁场力的作用下实现高磁活塞往返运动压缩气体的新型单轨道管双缸电磁活塞压缩机


技术介绍

1、目前往复式活塞压缩机的动力来源主要为燃油发动机或电机,通过连接机构将动力机械的旋转运动转变为活塞的往复运动,具有体积大、噪音大等问题。新型单轨道管双缸电磁活塞压缩机将动力源集成于缸体之内,且利用一个轨道管实现双缸运行,极大的缩小了压缩机的体积。新型单轨道管双缸电磁活塞压缩机采用电控系统,可以实现对力的精准控制,从而更好的控制噪音。新型单轨道管双缸电磁活塞压缩机采用双级压缩,节省功率消耗,提高气缸的容积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单轨道管双缸电磁活塞压缩机,解决了往复式活塞压缩机结构复杂、且效率较低,联动轴通过转子、轴承等摩擦产生机械能的损失的问题。

2、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新型单轨道管双缸电磁活塞压缩机,包括轨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单轨道管双缸电磁活塞压缩机,包括轨道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管(4)两端均做封闭处理,所述轨道管(4)左端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进气装置(2)和第一排气装置(6),所述轨道管(4)右侧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二进气装置(12)和第二排气装置(15),所述轨道管(4)两端分别由第一电磁线圈(23)和第二电磁线圈(17)均匀缠绕,所述轨道管(4)内部有一高磁活塞(19),所述第一电磁线圈(23)和第二电磁线圈(17)固定在机体(22)上,所述机体(22)置于减振底座(21)上,所述机体(22)上设有电控装置(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单轨道管双缸电磁活塞压缩机,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单轨道管双缸电磁活塞压缩机,包括轨道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管(4)两端均做封闭处理,所述轨道管(4)左端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进气装置(2)和第一排气装置(6),所述轨道管(4)右侧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二进气装置(12)和第二排气装置(15),所述轨道管(4)两端分别由第一电磁线圈(23)和第二电磁线圈(17)均匀缠绕,所述轨道管(4)内部有一高磁活塞(19),所述第一电磁线圈(23)和第二电磁线圈(17)固定在机体(22)上,所述机体(22)置于减振底座(21)上,所述机体(22)上设有电控装置(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单轨道管双缸电磁活塞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线圈(23)和第二电磁线圈(17)受电控装置(20)控制产生交变磁场,所述高磁活塞(19)在交变磁场中磁场力的作用下往复运动,高磁活塞(19)上设置高磁活塞密封圈(18)以保证密封性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单轨道管双缸电磁活塞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磁活塞(19)与轨道管(4)两端之间的密闭容积为压缩容积,所述高磁活塞(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超张世龙张东伟张博文郭宇泽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