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零部件加工设备及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31933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零部件加工设备及加工方法,它属于湍流器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包括驱动组件,包括主传动轴;扭板组件,包括固定凸轮盘和旋转盘;固定凸轮盘具有内孔,内孔内壁面包括两段第一圆弧面;旋转盘与主传动轴传动连接;旋转盘上设有两块能在相互靠近或者远离的方向上移动的扭板块;两块扭板块之间设有第一弹性元件;两块扭板块位于内孔内并均与内孔内壁面抵接;输送组件,包括主动辊,主动辊与主传动轴之间通过间歇运动机构传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主传动轴同步的驱动旋转盘转动以及主动辊间歇转动;旋转盘上的两个扭板块在固定凸轮盘的内孔的限位下,周期性的靠近或远离;在扭板组件和输送组件的配合下,实现湍流器的连续机械自动化制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湍流器加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零部件加工设备及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1、换热器能够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是工业流体实现热交换的一种主要装置;在换热器的换热管道内插入湍流器,可以提高换热效率;湍流器为一长条形零件,通常为扭转成螺旋麻花状的薄钢带。

2、现阶段,湍流器的制造多采用人工扭转的方式,具体为将薄钢带的一端固定,人工绷紧薄钢带的另一端并扭转,保持一段时间成型后松开,即可使薄钢带扭转变形成麻花状,形成最终的湍流器;现有的湍流器的制造方法具有以下缺陷:一、薄钢带整体在扭转时受力不均匀,靠近扭转端的薄钢带承受的扭转力大,扭转形成的扭转间距密集;靠近固定端的薄钢带承受的扭转力小,扭转形成的扭转间距稀疏;这就造成整个湍流器的扭转间距不均匀,会影响到流体的换热效率;二、薄钢带在扭转成型后容易回弹变形,无法稳定的保持制造时的扭转间距要求,湍流器的扭转间距难以精准的控制,废品率较高;三、湍流器只能一条一条的扭制,无法连续加工,也难以实现机械自动化,制造效率低下,制造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四、对于长度较长的湍流器,由于制造时的扭转力的传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零部件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部件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主动辊(4)静止时,所述扭板块(31)与所述第一圆弧面(211)抵接,两块所述扭板块(31)之间的间距最小;当所述主动辊(4)转动时,所述扭板块(31)与所述连接面(212)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零部件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弧面(211)的弧度设为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部件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电机(11)和减速机(12),所述电机(11)通过所述减速机(12)与所述主传动轴(1)传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零部件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部件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主动辊(4)静止时,所述扭板块(31)与所述第一圆弧面(211)抵接,两块所述扭板块(31)之间的间距最小;当所述主动辊(4)转动时,所述扭板块(31)与所述连接面(212)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零部件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弧面(211)的弧度设为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部件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电机(11)和减速机(12),所述电机(11)通过所述减速机(12)与所述主传动轴(1)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零部件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槽轮(51)包括若干周向间隔分布的径向开口槽(511)和内凹锁止弧(512);所述拨盘(52)包括若干周向间隔分布的拨动销(521)和外凸锁止弧(522);所述径向开口槽(511)与所述拨动销(521)相匹配,所述内凹锁止弧(512)与所述外凸锁止弧(522)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零部件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与所述扭板组件之间设有固定导向组件(6),所述固定导向组件(6)包括导向槽(61),所述导向槽(6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路伟庄海燕李希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信悦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