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多边形加工车床,具体为一种多边形加工车床。
技术介绍
1、多边形工件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构件之一,随着工件不断更新换代和消费者审美变化,传统圆形结构的设计市场占比逐渐减少,非圆形结构设计特别是多边形(例如方形)设计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比如各大手机终端品牌纷纷推出的方形摄像头结构、方形结构的智能穿戴部件等,而在多边形工件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加工车床,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多边形加工车床在使用时不能根据需求切出不同的边数工件,从而降低了其加工效率,且其在加工过程中不能进行有效的通风,从而会使得有废屑残留至多边形工件上,降低了其工作效率,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多边形加工车床。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多边形加工车床。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边形加工车床,包括操作台体,所述操作台体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罩体,且罩体的右侧通过螺栓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的左侧滑动连接有盒体,且盒体的左侧为开口设置,所述盒体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边形加工车床,包括操作台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体(1)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罩体(6),且罩体(6)的右侧通过螺栓连接有侧板(5),所述侧板(5)的左侧滑动连接有盒体(9),且盒体(9)的左侧为开口设置,所述盒体(9)的右侧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电缸(29),所述电缸(29)的推杆左端通过螺栓连接有U形板(32),且U形板(32)滑动连接在盒体(9)内,所述U形板(32)内滑动连接有活动板(31),且活动板(31)的前壁上开设有螺纹孔,并且螺纹孔内套设有丝杆(30),所述丝杆(30)的前端和后端均穿过螺纹孔并分别通过轴承与盒体(9)的前后侧内壁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边形加工车床,包括操作台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体(1)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罩体(6),且罩体(6)的右侧通过螺栓连接有侧板(5),所述侧板(5)的左侧滑动连接有盒体(9),且盒体(9)的左侧为开口设置,所述盒体(9)的右侧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电缸(29),所述电缸(29)的推杆左端通过螺栓连接有u形板(32),且u形板(32)滑动连接在盒体(9)内,所述u形板(32)内滑动连接有活动板(31),且活动板(31)的前壁上开设有螺纹孔,并且螺纹孔内套设有丝杆(30),所述丝杆(30)的前端和后端均穿过螺纹孔并分别通过轴承与盒体(9)的前后侧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盒体(9)的前侧外壁上通过螺栓连接有伺服电机(37),且丝杆(30)的前端穿过轴承的内圈与伺服电机(37)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31)的左侧通过螺栓连接有贴合板(33),所述贴合板(33)的左侧通过转轴和轴承活动连接有放置板(12),所述贴合板(33)上开设有凹槽(35),且凹槽(35)内通过螺栓连接有调节电机(36),所述放置板(12)右侧上的转轴右端穿过轴承的内圈与调节电机(3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板(12)的左侧靠近顶部和底部处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气缸(13),两个所述气缸(13)上推杆相对的一端均通过螺栓连接有定位板(34),所述罩体(6)内靠近左侧处活动连接有切割件(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边形加工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6)的内腔顶部和底部之间靠近左侧处滑动连接有移动板(14),所述移动板(14)的右侧中间处通过螺栓连接有矩形板(20),且矩形板(20)的右侧开设有矩形槽(19),所述矩形槽(19)内铰接有直板(18),所述直板(18)的右侧开设有通槽(16),所述切割件(17)通过转轴和轴承活动连接在通槽(16)内,所述直板(18)的后侧通过螺栓连接有驱动电机(38),所述切割件(17)后壁上的转轴后端穿过轴承的内圈与驱动电机(38)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边形加工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体(1)和罩体(6)的左侧通过螺栓连接有同一个左壳体(8),所述左壳体(8)的左侧内壁靠近顶部处通过螺栓连接有管体(40),且管体...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