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说明书涉及医疗,特别涉及一种内镜用切开装置及内镜。
技术介绍
1、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是利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技术(ercp),在内镜下用高频电刀切开十二指肠括约肌,用以扩大胆管开口的一种临床手术。在手术过程中,完成ercp操作后,轻收切丝使鞘管前端弯曲为弓形,露出切开刀并向切开刀通入高频电流,将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其中,若控制不好牵拉切丝的力,则容易导致切丝断裂或脱落,因此对操作人员的经验要求极高。
2、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内镜及其切开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内镜用切开装置,包括:操作部;鞘管,包括第一腔道;切丝,所述切丝至少部分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腔道内,所述切丝的近端与所述操作部连接,所述切丝的远端包括:切割段,所述切割段从所述鞘管的侧壁伸出于所述鞘管外;弯曲作用段,所述弯曲作用段设于所述切割段的远端侧,所述弯曲作用段被配置为当所述操作部由远端向近端牵拉所述切丝时带动所述鞘管远端弯曲;旋转作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镜用切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用切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镜用切开装置还包括第一限位件,第一限位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腔道内,所述弯曲作用段与所述第一限位件固定,所述第一限位件用于限制所述弯曲作用段相对于所述第一腔道的轴向位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镜用切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一腔道的内壁之间形成有轴向限位的卡合结构,所述卡合结构包括沿周向延伸的至少一个限位凹和至少一个限位凸,所述限位凹和限位凸的其中一者设于所述第一限位件的外壁,另一者设于所述第一腔道的内壁,所述限位凹和所述限位凸相互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镜用切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用切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镜用切开装置还包括第一限位件,第一限位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腔道内,所述弯曲作用段与所述第一限位件固定,所述第一限位件用于限制所述弯曲作用段相对于所述第一腔道的轴向位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镜用切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一腔道的内壁之间形成有轴向限位的卡合结构,所述卡合结构包括沿周向延伸的至少一个限位凹和至少一个限位凸,所述限位凹和限位凸的其中一者设于所述第一限位件的外壁,另一者设于所述第一腔道的内壁,所述限位凹和所述限位凸相互咬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镜用切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卡合结构包括塔状结构、锯齿状结构、螺纹状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镜用切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至少部分的横截面形状为非圆形,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一腔道形成周向限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用切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沿其轴向构造为等截面柱体,所述第一限位件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于所述第一腔道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用切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道的侧壁形成有与所述鞘管外壁连通的第一穿孔组和至少一个第二穿孔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穿孔组设置于所述第一穿孔组的远端侧,所述第一穿孔组包括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切丝从所述第一孔穿出至所述鞘管外侧构成所述切割段,所述弯曲作用段从所述第二孔穿入至所述第一腔道,所述旋转作用段依次穿过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春琦,袁家斌,郑玲燕,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安杰思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