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系钠离子电池的多孔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31897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水系钠离子电池的多孔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水系钠离子电池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水系钠离子电池用电极的孔径较小且不均一、生产过程中电解液用量大、电极强度低的问题。制备方包:将电极活性物质、导电碳材料与溶剂按比例混合并进行球磨混合均匀得到浆料,浆料经过喷雾干燥得电极材料;配制胶液;将电极材料、表面活性剂、膨松剂和胶液搅拌混合得到胶体电极浆料,然后把胶体电极浆料冷却成电极坯体;将电极坯体进行高温碳化处理,得到多孔电极;将多孔电极放入导电树脂溶液中进行浸泡、烘干后进行300~400℃保温,自然降温后得到高强度多孔电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高强度多孔电极具有大小一致的均匀孔径,比表面积大,电解液吸附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系钠离子电池,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水系钠离子电池的多孔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水系钠离子电池因具有环境友好性,成本低和安全性高等优势,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由于传统的工艺制备得到的电极孔径较小且不均一、比表面积较小,导致电极材料与电解液浸润面积小,在生产过程中电解液用量较大、浸泡时间较长,且电极强度低,在生产和电池装配过程中易损坏,不良品率较高,提高生产成本。因此如何制备孔径均匀、电解液浸润面积大、强度高的电极片来提高电池装配效率和良品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的分析,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水系钠离子电池的多孔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用以解决现有水系钠离子电池用的电极的孔径较小且不均一、生产过程中电解液用量较大、浸泡时间较长、电极强度低的问题之一。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水系钠离子电池的多孔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s1、将电极活性物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水系钠离子电池的多孔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导电碳材料包括碳纤维,以及乙炔黑、石墨、炭黑、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碳纤维的质量占电极活性物质和导电碳材料的总质量的2%~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电极活性物质为正极材料或负极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电极活性物质与导电碳材料的质量比为6~8:2~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系钠离子电池的多孔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导电碳材料包括碳纤维,以及乙炔黑、石墨、炭黑、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碳纤维的质量占电极活性物质和导电碳材料的总质量的2%~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电极活性物质为正极材料或负极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电极活性物质与导电碳材料的质量比为6~8:2~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热塑性树脂、多元醇和酮类溶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献蒋立君杨鹏钱森森高钰涵徐深秋
申请(专利权)人:超威电源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